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葯研發鬥士」魯先平:希望中國抗癌藥能公平進入全球市場

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也就是說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2014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

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

「癌症目前還是不治之症,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有最新最好的葯,而在中國患者中確實存在大量『有錢去美國治療、沒錢去印度買葯』等客觀情況,這種社會現象在逼著改革深入進展。」被稱為「新葯研發鬥士」的微芯生物總裁兼首席科學家魯先平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如此評價最新的進口葯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

日前,魯先平剛剛在上海參加了「首屆全球華人科學家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魯先平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有著7000多家的製藥企業,數量全球第一,製劑生產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葯生產能力全球第二,卻在原創葯研發生產上遠遜於他國。」魯先平稱,「我們的想法很簡單,改變中國原創新葯產業的現狀,做老百姓吃的起的中國原創葯。」

魯先平

此前的2015年,魯先平創辦的微芯生物宣布: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抗癌新葯西達本胺獲準上市,實現了中國製藥從「仿製」到「創造」的零突破。因此,魯先平也被稱為「新葯研發鬥士」。2017年7月,獲準上市不足2年的西達本胺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1中國抗癌原創葯如何更快走出國門

4月1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魯先平表示,「關稅本身隻佔4%左右,所以對價格來說有影響但也有限」。 目前,中國進口抗癌藥每年約400億元,也就是說,零關稅後,可以減少16億元左右的開銷。

然而,相比關稅,進口抗癌藥17%的增值稅,仍有待降低。一般來說,進口抗癌藥在到達患者之前,要繳納關稅、增值稅,還要經過流通環節逐層加價等。就增值稅這項而言,歐洲各國的平均水準為8.8%,美國、澳大利亞為0。

魯先平提到,「像增值稅,此前政府也已經決定,自5月1日起,下調1%,這都是一些有力舉措。」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同時提到,將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

「我認為這次決定中傳遞出最重要的是,進口化葯不再需要海關葯檢,而是由企業自檢,這種改革是尤其大的步伐。在過去的話,進口藥品能夠批準進入中國確實是一個非常花時間的過程,從這點來講,病人對藥品的可及性一定是更好的。」

魯先平同樣提到,「對創新葯設立6年數據保護期,並給與境內外同步上市新葯額外5年專利保護期,這些都是意義更大的措施。」實際上,數據保護能禁止仿製葯借用原研葯的臨床試驗數據申請上市,等於變相延長了專利保護期。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有聲音認為,此番國家對進口抗癌藥物的這些利好政策將對本土葯企形成打擊,但魯先平認為,「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我認為遊戲的規則都是平等的,其實國內葯企的改革國家也已經在推進了,隻不過暫時很多還沒有落實。」

「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改革,去年36個藥品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包括我們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應該是中國有史以來以最短時間納入醫保的葯。其他很多跨國抗癌藥物,比如羅氏也等都進來了。實際上我們看到了國家醫保政策的方向已經在變了,醫保真正支持的是真正能治病救人、安全有效可控的藥物,這個方向已經非常明確了,我們看見這個市場是一種公平的競爭。」魯先平表示。

當然,在美國等先進抗癌藥物更易進入中國的同時,魯先平希望中國的原創新葯也能公平地進入全球市場。「藥品是特殊商品,需要特殊的監管和科學體系,由於過去的歷史情況,導致中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和市場規範國家之間存在著待遇的不平等,所以我想從這個角度講,國家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塊。」魯先平說,「作為葯企來說,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不僅能造福中國患者,也能造福全球的患者。」

2加速原創葯研發

進口抗癌藥在中國市場更加受益,同時也被認為會刺激本土葯企在和國際一流葯企正面較量下快速提高新葯研發能力。

針對加速原創葯研發,美國耶魯大學UTC癌症研究教授,免疫學、腫瘤內科學和皮膚病學教授,耶魯癌症中心免疫學部聯合主任陳列平在前述高峰論壇上給出了自己十餘年「心得」。

陳列平

1999年,陳列平在腫瘤細胞表面發現PD-1的配體(PD-L1),隨後發現利用抗體關閉PD-1/PD-L1通路,可增強自身免疫反應,打破腫瘤免疫逃逸機制,從而抑製腫瘤。目前,PD-1/PD-L1抗體已成為最好的抗癌藥之一,陳列平也被譽為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先鋒。

陳列平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其實幾年前我一直在問自己能不能做得更有效,一開始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腫瘤免疫當時還處於低潮,做起來肯定比較慢。但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個過程可以如何去改進的時候,是可以拿出相應措施的,我們知道怎麼樣可以節省時間。」

陳列平以其在美國的做法舉例。「我現在在美國和投資界、工業界有一個非常緊密的聯繫,這個做法實際上已經看到效果了。把這三位一體,比如我在做早期研發的時候,投資人已經在關注了,甚至已經投了一部分資金進來,同時我們和工業界很緊密地合作,技術上幾乎每兩周就要討論一次進展,這種情況下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陳列平提到,「我們原來做PD-1的時候,從研發到上臨床差不多花了10年時間,最近用「三位一體」這種方方法,我們用兩年半就把一種葯推到了臨床。」陳列平強調,「研究人員、投資、企業之間實際上有一些縫隙,有的時候遇到這些縫隙掉進去很可能就爬不起來了。」

2014年,陳列平曾獲得免疫領域頂級獎項威廉?科利獎。2016年年初,陳列平又獲得美國免疫家學會史坦曼大獎。去年5月,2017年沃倫?阿爾珀特獎(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公布,五位在腫瘤免疫領域做出開創性工作的研究者獲獎,其中就包括陳列平,5位科學獎分享50萬美金獎金。

沃倫?阿爾珀特獎的獲得者中有7人同時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陳列平是繼簡悅威、屠呦呦之後,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學者。

陳列平還獲得了2018拉斯克獎(Albert Lasker)提名,並被瑞典著名醫學院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正式邀請,將於2018年6月在諾貝爾研討會(Nobel Symposium)上做重要學術報告。拉斯克獎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項,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