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朋友睜眼說瞎話怎辦?育兒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在噴淚

詳解6歲前孩子撒謊。

一個小男孩站在桌子前,指著桌子上的棒棒糖問媽媽:「媽媽,我能再吃一根嗎?」

媽媽說:「你已經吃了一根了。」

這時爸爸剛好進門,小男孩問爸爸:「我可以吃一根棒棒糖嗎?」

媽媽剛好進了廚房,這位媽媽聽到丈夫對兒子說:「按媽媽說的做。」說完就進了房間。

沒多久,媽媽從廚房出來的時候,發現小男孩已經在大口地舔棒棒糖。

「不是說不能再吃了嗎?」媽媽有些困惑。

「爸爸說我可以吃的。」小男孩一本正經地回答。

「我沒說你可以吃,你冤枉我。」這時爸爸喊。

「我也聽到你爸爸說『按媽媽說的做』呢。」

小男孩還是堅持說:「爸爸就是說『可以』的,我也可以全部吃光光的……」

夫妻倆哭笑不得,這不是明擺著的「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下面孩子們一些常見的類似表現,作為爸媽,你一定不陌生

孩子明明偷吃了香腸,嘴巴泛著油光,可他就是瞎掰說「香腸自動跑到我嘴裡」;

孩子明明趁媽媽沒注意,把花瓶裡的花抽出來剪壞了,手上還拿著剪刀,可就是瞎掰說「姥姥做夢剪壞的」;

孩子明明私自拿了媽媽的唇膏往牆上塗鴉,可就是瞎掰說「爸爸剛剛叫我畫的,說我畫畫厲害」,可爸爸已經出門上班了許久……

孩子們幼兒期經常「睜著眼睛說瞎話」?為什麼會這樣?

1、年幼小朋友缺乏邏輯思維,不知道自己的話會自相矛盾

什麼是邏輯?下面幼兒說用蘇格拉底的的例子解釋一下。

第一個前提是:「每一個小嬰兒都需要喝奶」。

第二個前提是:「蘇格拉底的兒子還是一個小嬰兒」。

結合兩個前提可以推理出:「蘇格拉底的兒子需要喝奶」。

這就是邏輯。可是,小朋友因為心智未成熟,基本不具備這種能力。從兒童的大腦研究來解釋,即使是6歲的孩子,也常常是「黑白思維」,邏輯思維還未正式發展。

那麼,什麼是「黑白思維」?非黑即白的思維,例如:大灰狼是壞蛋,一定會做各種壞事;小白兔很可愛,一定會助人為樂。5,6歲前的孩子,很難相信大灰狼會做好事。即使到了孩子們11歲,負責處理抽象邏輯思維的的腦區——前額葉也還未發育完全。所以,孩子年齡越小,越難以覺察到自己話語中的漏洞和自相矛盾的地方。

而大腦發育相對成熟的成年人,一下子就能覺察到孩子「睜著眼睛說瞎話」中的明顯的邏輯漏洞。例如,成年人會覺得,「香腸沒有生命,不會自動跑到孩子的嘴裡」,「爸爸不在家裡,不可能鼓勵孩子浪費媽媽的唇膏,還在牆上塗鴉」……

2、年幼小朋友「自我中心」思維,完全是本我的「真情流露」

看到「自我中心思維」的字眼,我想到了阿米什人。這群人雖然也用現代的手機,可他們每次聊電話的時候,總要躲進封閉的室內,「營造」一種在電話亭講電話的感覺。他們目的是告訴外部的人——「我們過得很簡樸」。

無論哪個地方,小朋友年齡越小,「自我中心」思維越明顯,他們所有的話語和行為,完全是本我的「真情流露」。「我想吃冰淇淋,媽媽不答應我也要吃」,「我想玩芭比玩具,爸爸不讓買,我也要買」,「早起床很困啊,即使被媽媽催,我還是想再睡一會兒」……

這其實也是幼兒大腦的發育導致的。正如幼兒說在前面提及的,即使孩子們到了10多歲,前額葉沒未發育完全,而小嬰兒在出生後,大腦中負責生理和情緒的部分腦區已經成熟了。所以,孩子「本我」的需求很強烈,這也就催生了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思維了。

3、年幼小朋友還不怎麼懂什麼是「謊言」

從幼兒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說,3歲以下的寶寶,還不會撒謊,即使他們看似在撒謊,那也是寶寶表達「期望」的方式。例如一個2歲的寶寶,可能會對媽媽說「我騎著三輪車飛過了河」。

孩子3歲後,開始有意識地撒謊,可是經常自相矛盾。例如一個三歲半的癡迷動畫片的小男孩會說,「小狗一定要讓我看動畫片,它說不看動畫片的孩子不乖」;又例如一個偷懶的3歲小女孩說,貓穿了她的芭蕾舞服,所以她不能去上芭蕾舞課。

4歲以上孩子,開始具備推測他人想法的能力,也就開始有了大人有時覺察不到的謊言。例如一個7歲的孩子因為不想寫作業,從家裡偷跑出來,遇到警察叔叔便撒謊說「我是孤兒」……

所以,孩子越小,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謊言,經常出現。

爸媽們如何應對孩子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行為呢?

當小寶寶3歲內,正因為他們撒謊常常混淆了「期望」,你除了能以此了解到寶寶們的小心思外,你大可採取一笑置之的態度。因為即使你直接拆穿他們的謊言,他們也不會改變,「小謊言」仍舊滿天飛;

當孩子3歲後,孩子已經具備了低級的撒謊能力,父母除了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邏輯演繹,例如「狗狗不懂說話,不會叫你看動畫片」,雖然孩子往往難聽進腦子裡;另外,父母要給孩子建立基本的行為規則,例如動畫片每天只能看30分鐘,玩具每天睡前要擺放整齊等;

當孩子4,5歲後,孩子就有了初步成熟的謊言,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進行道德規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了。爸媽們可以通過繪本故事的形式灌輸道德觀,也需要以身作則,甚至也可以列一個道德規範表格,幫助孩子對照。

看看下面一位熊爸爸是怎樣「拆穿」孩子的謊言的:

在一個二孩家庭裡,小哥哥愛欺負弟弟,無論弟弟手裡玩什麼玩具,他總會搶走弟弟手裡的玩具。

被爸爸批評的小哥哥說:「小B來我家,讓我搶的。」小B是小哥哥經常一起玩的小玩伴。

「小B沒來我們家啊。」爸爸說。

「小B剛剛來的,他從窗戶飛進來的。」

「好吧。」爸爸暫時表示無可奈何。

後來,他偷偷坐在沙發上拍攝兩個孩子玩耍的場景。當然,搶玩具總會發生。兩孩子玩著玩著,小哥哥又伸手搶弟弟的玩具,還伸手打了一下反抗的弟弟……這一過程,都被爸爸錄了下來。

保存了證據後,熊爸爸故意問大兒子:「你怎麼又搶玩具?」

小男孩又是舊謊言重來:「小B從窗戶飛進來讓我搶的。」

「你看看吧,把小B找出來!」爸爸播放了視頻,小男孩「嘻嘻」摸著頭笑了……

所以,孩子們撒謊時,你有時需要神經粗得能並排開四輛卡車;有時卻需要聰明得像個智者。不被孩子的謊言虐過,哪能看見成長?


關鍵字:撒謊說謊、心智成長、育兒方法、親子互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