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志願填報“大數據”是公開的秘密,若再花錢買有點冤

【平湖一柱 第1059期】

今年情況特殊,寒假延遲,學生要宅在家裡學習,但是今年的高考,是如期還是延遲,現在雖不得不知,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一定繼續,一定要考。因此,對於今年的高考生來說,現在好好複習,全力迎考,考出好分數是硬道理。

對於考生來說,高考是大事,考完後的志願填報也是大事。這不,距離高考還有好幾個月呢,各種志願填報谘詢機構的宣傳卻已是鋪天蓋地,許多所謂的專家對今年高校招生錄取已經開始了“大數據”“權威”預測。但是,專家“精力”有限,“時間”寶貴,因此,能給考生提供“一對一谘詢”“精準預測填報”的名額有限,考生最好提前預約。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給你谘詢,幫你“預測”,當然都是要收費的,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

十二載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對考生來說,高考很重要,填報志願也很重要。不上線大學與你無緣,上線了報不好志願,即可能會與理想學校失之交臂,甚至也存有滑檔落榜的危險,從這個意義來說,高考志願就是榜上考生的“生命線”,甚至有人戲稱之為“第二次高考”。

當下,高考志願是網上填報。電腦網絡的發展能夠讓學生了解越來越多的大學報考信息,能夠綜合各種信息做出更理想的選擇。網上填報志願不但給考生提供了選擇填報的便利——足不出戶便能完成志願的填報,更是讓考生避免了各種外界的干擾與阻撓,能夠真正填報自己心儀的學校。

過去傳統的人工高考錄取,實行的是順序志願,既按你填報的志願學校投檔,一著不慎,就滿盤皆輸——本來該上本科院校的,只能改上專科了。現在實行平行志願,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投檔,只要考生填報的志願有一定梯度,就可效避免高分滑檔現象出現。

這個志願填報梯度如何把握?如何規避意外滑檔風險?實事求是地說不不複雜,也不神秘,只要你的考分到了,了解一下志願填報規則,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意向,再借助“大數據”稍稍研究一下,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分數上一所心儀的大學。當然,如果自己不能把握,找一些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到一些相關機構谘詢也是應該的。但是,若是花錢,花天價找所謂“專家”進行“精準預測”則實在是有點“冤大頭”了!

因為,儘管不少機構打著高科技旗號,聲稱“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 “錄取公式”計算等,都不過是其為招攬生意吸人眼球的一種噱頭。試想,機構再有名、專家再高明,如果你的考分不到,他們豈能將你“分析”“計算”“預測”到清華和北大去?

實際上,各種機構宣稱的大數據,不外三部分,一是近三年(或再多兩年)高校招生錄取的分數、位次情況,二是當年各高校的招生計劃數量,三是當年所有考生的考試成績——即一分一段表,而所有這些,在各省招考院網站上已然是公開的“秘密”,是任何人都可以查到的,豈是他們的“獨門秘籍”?

他們宣稱的“錄取公式”計算“精準預測”,不過是把今年和往年的高校招生計劃數、考生成績、排名等多個數據進行模擬錄取,估算出的一種錄取概率。這個概率是什麽?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它是針對所有考生而言的一種錄取幾率,假設有100名考生,計算出的錄取率是99%,那也就意味著有99個考生能錄取,1個考生不能錄取。可是,這個99%的參考值是針對所有考生的,具體到每一個考生個體,你是在那99%部分呢,還是在1%部分呢?還是一個未知數。如果你是前者,你就被錄取了,如果你是後者,你就滑檔了。也就是說,你花大價錢買來的99%錄取率,不過是給大家夥買的,對個人而言毫無價值。

最為關鍵的是,考生和家長不要忘了,這些“大數據”計算出來的“錄取率”都是由往年的錄取情況計算得來的,今年的錄取分數線卻是取決於當年高校招生計劃和考生志願填報人數,到了最後錄取結束後才能劃定的。高校招生計劃已然是個定數,但志願填報人數卻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假設某高校某專業今年有100名學生預測錄取率99%,這些考生相信這個結果都去報這個志願,但是今年招生名額卻只有50人,那麽,今年的實際錄取率最後就只能是50%了,就會有一半人志願落空,這個概率值,也就只能成為2021年考生的參考值了!這種花大價錢為未來考生買教訓的做法,精神可圈可點可讚,但個人卻只是落得個空留遺憾!

最後,還要提醒考生和家長的是,2020年,山東實行新高考,高考志願填報雖然仍是實行平行志願,但卻有新變化,由原來”一拖6+1“的12個學校平行志願,變為“1=1”的96個專業學校志願,家長和考生要提前了解研究一下。如果96個志願都填報不準,甚至還滑檔,考生這12年寒窗讀書都讀了些什麽?值得反思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