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貿易議題會讓美國選民分裂加深嗎?川普面臨期中考

《財經》記者 王曉楓 黃承婧 蔡婷貽 | 文 郝洲 | 編輯

六年前,在奧巴馬贏得總統連任後的第二天,川普就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一標誌性號召,隻不過那時候幾乎沒有人在意這位從未涉足過政界的房地產商。

時光流轉,如今已成為總統的川普即將接受選民的一次大範圍信任公投,11月6日的中期選舉成敗也將成為檢驗這一共識號召的試金石。

本次中期選舉恰逢中美貿易摩擦難解,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成為此次選舉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貿易政策的重要性在兩黨選民內得到無差別認可,55%的共和黨支持者和57%的民主黨支持者認可貿易政策是本次選舉重要議題。

關稅貿易戰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中期選舉鮮少遇到的問題,著名政治媒體Politico文章認為,川普與中國、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盟大打貿易戰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使共和黨選情加難,讓民主黨有機會去剝離那些長期支持共和黨卻蒙受損失的重要行業選民。

“本次選舉不是選擇共和黨還是民主黨,而是選擇一個關心你的錢袋子發生了什麽(實際利益)的人,這才是主要資訊。”選舉資訊網站Inside Elections分析師利亞·阿斯卡麗那姆(Leah Askarinam)認為。

阿斯卡麗那姆所言是指貿易關稅政策重要性雖然不能和教育、醫療和國內經濟等傳統選舉議題相比,但卻是動員選情的抓手,特別是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一切可能影響選情的因素都很重要。

豆農受損嚴重,但不一定倒戈

美國商會(USCC)統計了除華盛頓特區之外全美50個州出口產品因關稅受損失情況。《財經》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川普與共和黨的30個州當中,在對華出口中因被施加懲罰性關稅而損失530億美元,平均每州損失18億美元,23個州被列為損失程度最高等級。得克薩斯州損失尤為嚴重,高達110億美元。支持希拉裡與民主黨的20個州也被川普的關稅政策殃及,對華出口產品共遭受405億美元損失,平均每州損失20億美元,其中加利福尼亞州損失最高,高達130億美元。

毗鄰五大湖的中西部12個州也是重災區,在這場關稅戰中,這裡的對華出口產品損失高達180億美元,大豆是主要受損產品。作為美國主要農業經濟區,該地區選民既是川普贏得2016年大選的關鍵票倉,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戰略最堅定的擁護者。如今,關稅讓這裡籠罩著失望的情緒。

“這個秋天我絕不會給任何共和黨人投票,任何支持川普關稅政策的人都休想得到我的選票。”明尼蘇達州農民蒂姆·杜福特(Tim Dufault)對《財經》記者無奈地表示,他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很失望,他沒預料到關稅會帶來這樣的後果。

今年58歲的杜福特是典型的美國農民,他和妻子居住在距美加邊境145公里的小鎮克魯克斯頓(Crookston),自從19世紀末,杜福特家族就在這片土地上務農。他擁有1萬多畝農場,並種植大豆和小麥。他所在的明尼蘇達州是遭受損失最嚴重的州之一,數額高達18億美元。該州農業人口聚居的選區在2016年大選壓倒性投票支持川普,杜福特也是川普與共和黨支持者,但關稅帶來的經濟損失卻在悄然改變他對本次選舉的態度。

10月初的克魯克斯頓氣溫已接近零攝氏度,讓杜福特感到寒意刺骨的不僅是氣象還有持續下跌的大豆交易行情。

每年此時,豆農們都在忙著讓剛收割的大豆進入出口交易市場,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大豆出口國,約佔全球份額40%。50%左右的大豆供應出口市場,因此豆農們很大一部分收入都來自出口貿易。今年的行情卻讓豆農一籌莫展,因為中國對包括大豆在內的106項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以回應川普的貿易政策。

美國2017年大豆對華出口量為3286萬噸,佔其總出口量62%,關稅政策調整給農民帶來的衝擊可想而知。

“今年形勢不好,出口的大豆找不到買家。”杜福特歎了一口氣。他給《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账,關稅剛開始徵收時,運往海外市場的大豆每蒲式耳(大約36.37公升)少賺2美元,比此前少賺20%。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美國曾嘗試通過出口他國並轉口將大豆賣給中國,但杜福特認為這行不通,阿根廷曾購買美國大豆並試圖賣給中國,但中國表示不會買原產自美國的大豆。

更讓杜福特糟心的是中美貿易戰對豆農的影響不只是交易價格大幅下跌,而且還重創了農場現金流,因為農民需要賣更多大豆才能支付肥料、機械貸款和燃油等費用,這是一個生產鏈條,缺少現金將難以為繼,所有這些費用加起來壓垮了豆農。

大豆滯銷對經濟影響重大,也會波及政治。像杜福特這樣的農民原本寄希望重商的川普與共和黨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經濟利益,然而關稅政策反而讓他們成為最直接受害者。

為了安撫農業群體,川普政府宣布向受貿易戰影響的美國農民提供120億美元緊急補貼,用來援助貿易戰中受損的美國農民,但這項計劃遭到許多國會議員、農業協會代表和農場主的反對。

“要貿易,不要援助。”杜福特也不認同這個折中方案,“美國農民想要市場收入,而非政府補貼。這些援助或許有用,但不能彌補關稅帶來的損失。關稅已經給美國農民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其他美國納稅人同樣遭受損失,因為120億美元補貼是他們買單。”

大豆生產大州艾奧瓦州也是貿易戰的重災區。來到艾奧瓦州助選時,川普對選民宣布取消對汽油中乙醛含量15%(簡稱E15)限制。“我們實現了競選時和初選時的承諾,你們要投給共和黨。”川普在助選演講時重申。

對於川普宣布的優惠政策,59歲的豆農希普利(Bill Shipley)卻認為,“這是早就應該做的事。”希普利告訴《財經》記者,“我投票的標準是基於我相信的價值。我關心的議題是醫保、稅負,然後是經濟發展。”

艾奧瓦第四選區的另一名大豆農夫桑德(Randy Souder)也有同樣看法,“這種優惠政策不會影響我投票。當這項政策真正落實時,或許對他2020選舉有所幫助。” 桑德強調他投票時,考慮的是候選人是否在乎農業、和農夫講話自不自在。

希普利所在的艾奧瓦州第三選區屬於選情激烈的選區,民主黨可能在這個傳統紅色州拿下席次。共和黨對該區選情高度重視,總統川普、副總統彭斯和即將卸任的國會議長保羅·瑞恩都到此為尋求連任的共和黨議員大衛·楊(David Young)助選。

而有志於參與2020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政治人物,包括佛蒙特州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加州參議員哈裡斯(Kamala Harris)也將艾奧瓦州當作重點助選州。

如今,美國農業正在經歷近八年以來最低獲利水準,農產品大量滯銷促使一些農民像杜福特那樣選擇不投票,但有些人則選擇相信川普,他們仍期待川普能盡快與中國達成一個成功的貿易協定。

著名農業雜誌DTN/The Progressive Farmer民調詮釋了這種矛盾的抉擇,雖然僅有30%農民認為川普對農業足夠重視,五成農民認為他已偏離目標,但70%農民表示仍然不會倒戈支持民主黨。

製造業的失望情緒

除了彷徨中的農民,關稅也讓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戰略的另一重要擁護者——親共和黨的商會和製造業行業協會騎虎難下。一位在知名製造業行業協會工作的事務官員私下對《財經》記者抱怨,美國決策者不了解製造業和貿易規則,關稅不是解決貿易問題的最好手段,這種局面讓他們很難辦。

這些商會和行業協會一方面要繼續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另一方面還要想盡辦法減少關稅帶來的損失並安撫選民。亞利桑那州商會CEO格蘭·漢莫(Glenn Hamer)是共和黨支持者,他有著在政商兩界20年的從業經驗。上任之初,川普打出減稅、去監管和製造業回流這三張牌,這讓製造業從業者一片歡呼。

漢莫對《財經》記者高度讚揚川普的三把火,在他看來,這是自1986裡根政府以來最有效的減稅方案,川普政府也是美國歷史上改革監管政策最具進取心的政府,這為經濟創造了舒適的發展環境,從上至下給經濟徹底鬆綁。

今年初,無論是就業指數還是PMI(採購經理人指數)都顯示美國製造業呈現強勁復甦勢頭,《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是數十年來美國製造業最強勁時期。不過,關稅踩了一個急刹車。關稅帶來的原材料上漲、供應鏈斷裂、利潤下降等問題紛至遝來,一些中小企業不得不裁員減產、縮減開支來對衝成本提升。

亞利桑那州也不例外,漢莫表示不明白為何要在經濟行情看漲勢頭下搞貿易戰,他擔憂新政策會給美國賴以繁榮的貿易系統帶來後退,而且不知道最終結果會如何。

“亞利桑那州向中國出口半導體、銅礦以及牛肉豬肉等產品,我們不希望這些產品被施加關稅,希望能夠尋求更多出口機會。”漢莫說,關稅是“稅”的客套說法,消除貿易壁壘才能使自由貿易暢通無阻,實施關稅會對美國製造業和消費者帶來不好影響,貿易應該是雙贏的,而不是尋求出口多於進口。

據漢莫估算,亞利桑那州出口產品因為關稅至少損失2.6億美元。美國商會數據則顯示更多,僅對華出口產品就損失高達6億美元,損失慘重的產品是半導體和農產品。

製造業和農業是亞利桑那州支柱產業,也是最大就業來源,數千家中小企業和農場靠此營生。而這些人是共和黨在本州的基本盤。

漢莫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因為民主黨正在全美各地競選中拿關稅問題做文章,特別是在那些競爭激烈且遭受關稅打擊嚴重的州,例如,田納西州、亞利桑那州、佛羅裡達州、印第安納州、密蘇裡州、蒙大拿州等,民主黨通過推動貿易議題試圖撬動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紅州”。

以亞利桑那州為例,這個長期以來的紅州在本次中期選舉中成為民主黨與共和黨爭奪最激烈的州之一,且被認為有翻盤可能,兩黨將在1個參議員席位和9個眾議員席位上展開競爭。

《財經》記者曾接觸亞利桑那州幾位民主黨候選人,例如,競選參議員的克里斯滕·希尼瑪(Kyrsten Sinema)和競選眾議員的格雷格·斯坦頓(Greg Stanton),他們都不讚成關稅。斯坦頓擔任首府鳳凰城市長時曾對《財經》記者表示,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是其首要工作重心,他要加強與中國合作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今年7月,希尼瑪在國會推動H.R. 6337法案力求遏製關稅等不良貿易措施,這項法案使希尼瑪和同僚議員可以審閱關稅提議,如有必要可以叫停。她表示,為了創造就業機會和發展州經濟,亞利桑那州企業和農場需要從華府的混亂貿易政策中得到緩解,關稅將扼殺就業且提升家庭生活成本。

目前,共和黨候選人瑪莎·麥克莎莉(Martha McSally)僅以0.7個百分點領先希尼瑪。

除了希尼瑪,在密蘇裡州爭奪參議員席位的民主黨人克萊爾·麥克斯基(Claire McCaskill)也多次用貿易議題攻擊共和黨對手,因為關稅政策在那裡不受歡迎。蒙大拿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恩·泰斯塔(Jon Tester)多次提及關稅的負面效應,因為蒙大拿州有很多受影響的農民。

南達科他州也是選戰激烈的農業紅州,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參議員海蒂·海特坎普(Heidi Heitkamp)斥資數十萬美元拍攝一部30秒廣告在CNBC電視台向全州播放數周,批評其共和黨競選對手凱文·克萊默(Kevin Cramer)全然不顧農民利益,對農民遭受關稅損失置之不理。

面對民主黨的攻勢,川普與共和黨試圖減輕關稅對中期選舉帶來的負面效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對《財經》記者指出,很多負面效應不會在中期之前顯現出來,可以進行一些操作,實現短期獲益。例如,川普為了不讓公眾深刻感受到關稅帶來的負面效應,他在實施2000億美元關稅時先徵收10%,在明年1月才增加至25%。

“也許還需要一年,農民和其他行業從業者才能完全感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損失。”曾在亞利桑那州馬裡科帕郡民主黨機構工作的吉爾戈(Gary Gilger)說。

貿易議題對投票有多大影響

貿易戰的負面效應逐步顯現,使共和黨鞏固眾議院和參議院多數席位的努力將面臨不利因素,尤其是考慮到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參議院只有4個席位之差,可謂寸土必爭。

NBC和Marist Poll的聯合民調顯示,在爭奪參議員席位的六個關鍵州——田納西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密蘇裡州、賓夕法尼亞州、得克薩斯州,超過四成選民認識到關稅會傷及美國經濟,不到三成仍相信關稅會保護美國經濟。

在全美範圍內,認為自由貿易有利於美國經濟的選民上升到五成,比2017年同期高出7個百分點,而認同“自由貿易吃虧論”的選民比例則由34%下降至23%。

貿易議題可以起到動員作用,但這種動員如何左右選情尚無定論。雖然關稅也對製造業從業者造成衝擊,但他們中很多人仍然認同川普與共和黨。

亞利桑那州中小企業領袖、美國製造業協會董事會成員但丁·費洛斯(Dante Fierros)是共和黨支持者,已故參議員麥凱恩競選時曾來他的工廠拜票。他和同行在2016年時投票支持川普,因為他們認為川普會為製造業帶來更多紅利。

對於關稅帶來的損失,費洛斯對《財經》記者表示,政策變動帶來的後果並非立即顯而易見,而是會逐漸顯現,最終會順流而下轉嫁給小公司。川普關稅政策尚未影響他的工廠,因為他們不從中國採購,但會影響那些從中國採購的公司。然而無論如何他和同行還是支持共和黨與川普,因為這是一種傳統,即製造業企業在共和黨執政時期經營狀況都不錯,民主黨時期則不行。

鋼鐵行業被認為是關稅戰最大受益者,據谘詢公司全球貿易夥伴(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估算,川普關稅政策為鋼鐵行業帶來3萬個工作崗位。

今年7月,川普親臨伊利諾伊州花崗岩城,參加在那裡舉行的美國鋼鐵公司煉鋼廠重新開張儀式,這為當地藍領工人帶來500個工作崗位,並還有300個後續崗位。川普在講話中表示,工人們回到崗位,再次將美國鋼材注入國家脊梁。川普的講話讓一些因行業衰落而失業已久的工人激動得流下眼淚。

戴夫·福尼(Dave Fohney)在鋼鐵行業打拚25年,看盡行業興衰。2015年鋼廠關門時,他收到解聘書。“在職業生涯中出現這種情況是毀滅性的,你計劃了一切但生活突然改變了你。” 福尼感慨地說。如今,鋼廠重開讓他和工友們歡欣鼓舞,因為他們的生活又回來了。

同樣回到鋼廠的丹·拉勒芒(Dan Lallement)則想告訴那些抗議者,讓他們好好看看經濟發展情況。第三代鋼鐵工人托尼更是激動地表示,“我們終於找到一個人為我們保住工作,這對我們來說很艱難。”當被問及最想就川普和美國經濟說哪一句話,他乾脆地說,“我們回來了。”

Machining Technology是家生產零組件的製造企業,它的所有者德康寧克(Laurent Deconinck)自稱是川普政策狂熱愛好者,他的工廠位於明尼阿波利斯的聖保羅北郊。“好處隨處可見。”他說。

川普對鋼鐵和鋁進口的關稅可能會推高金屬成本,但德康寧克認為他可以將這些損失轉嫁給顧客。與此同時,共和黨減稅、鼓勵投資的政策已經使現金流得到了解放,這些現金現在可以用於購置製造用的金屬部件,他本人打算購買價值30萬美元的機器。

“許多人不想與川普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不支持他所說的那些糟糕語言,但他們確實認可他的行動。”德康寧克認為川普正在“嘗試新事物”。

事實上,製造業是明尼蘇達州的關鍵部門,去年增加了7400多個工作崗位,建築業人數增加了6800多人。招聘職位同比增長16%,創下歷史新高。

不太合格的工人如今也感受到更多的優待。根據明州政府的數據,針對只有高中學歷資格的候選人,廣告正打得如火如荼——平均時薪14美元,這一數字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15%。

為何農業和製造業從業者因關稅受損失但仍對川普與共和黨不離不棄?

刁大明解釋說,他們支持川普並非只是因為經濟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價值觀驅動,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可能會減少投票率,但不可能投民主黨,因為接受不了一些價值觀。如果理念相符的共和黨候選人不太理想,因此可能選擇不投票。

另外,民主黨在此次選舉中將身份認同政治最大化,對藍領中下層白人吸引力有限,該群體也不會回歸民主黨。因此,民主黨雖然在中期選舉中勢頭強勁,但不代表共和黨對藍領中下層白人選民吸引力下降。

除了藍領工人和農民,共和黨內還存在溫和派且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他們是否會受貿易等議題驅動跑票,還是也選擇作壁上觀?刁大明認為,川普在共和黨內民調很穩定,可能從共和黨翻盤至民主黨的是一些城郊選區或大城市周邊衛星城席位,這些席位聚集很多白領白人,受教育程度高、中產收入水準,他們對一些社會議題看法較溫和,對政府乾預經濟比較保守,可能會在本次選舉中對川普帶來壓力,自2016年以來這些人對川普積聚了不滿情緒,如果這些席位能夠翻轉,那意味著川普在黨內並不是鐵板一塊。但也不能排除這些白領白人反對川普但並不倒向民主黨,他們可能也會不投票。

加利福尼亞州第49選區就是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地區之一,該選區覆蓋聖迭戈縣北部沿海和橙縣一部分地區,居住在這裡的共和黨選民多秉持羅姆尼式理念而非川普式理念,在大選中長期支持共和黨候選人,例如,小布什、麥凱恩和羅姆尼。

本次選舉中,共和黨在該選區選情不樂觀,已九次擔任國會眾議員的達雷爾·伊薩(Darrell Issa)選擇早早退選。

伊薩和川普一樣都是貿易鷹派,他們認為關稅是改變中美貿易規則的合理手段。然而加州是遭受關稅打擊最嚴重的州之一,這一選區也不例外。該選區經濟支柱由高科技產業、旅遊業、服務業等構成,中國是該區第二大貨物貿易出口市場和第一大服務貿易出口市場。

美國著名運動耳機品牌製造商Jlab Audio首席執行官溫·克雷默(Win Cramer)稱,政府本應保護他們,然而如今的貿易政策已危及其生計。計劃加關稅的產品涉及其80%生意往來,他不得不解雇12名員工,今後還會裁員更多。

與克雷默一樣,該選區眾議員候選人民主黨人麥克·李文(Mike Levin)也不認同川普對中國施加關稅,因為這給美國消費者帶來物價提升和工作機會減少等負面效應。李文強調,該選區大多數選民不讚同關稅,他們深知本地經濟取決於良好、自由和公平的貿易。

目前,李文在該選區支持率遙遙領先,民調分析網站538(FiveThirtyEight)甚至認為民主黨贏得這一選區可能性是94.7%,而李文對手共和黨籍候選人戴安·哈吉(Diane Harkey)僅為5.3%。鑒於該選區曾有在2016年大選中倒戈支持希拉裡的先例,此次中期選舉中也很可能會繼續翻盤的趨勢。

相比動員共和黨選民所存在的多種可能性,北艾奧瓦州大學教授克里斯托弗·拉裡莫(Christopher Larimer)認為,關稅議題反而可以有效動員民主黨人,特別是動員那些一般不會在中期選舉投票的民主黨人。

抑製共和黨選民投票熱情的同時刺激更多民主黨選民投票將對選舉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希拉裡2016年敗選不是因為川普成功動員了共和黨藍領選民,而是她沒能成功動員民主黨選民,特別是她對城市、少數族裔、女性和年輕人等民主黨基本盤選民沒太大吸引力。如今若能利用貿易關稅等熱點議題調動這些選民將對川普的反對轉變為對民主黨的選票,那麽會有利於民主黨的選情。

民調機構普遍認為,民主黨的投票率有望高於以往,今年中期選舉的投票率可能會創半個世紀以來歷史新高。

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民主黨選民表示比以往更有投票熱情,這一比例高於之前三屆中期選舉。反之,59%的共和黨選民有投票熱情,這一數字比2014年(52%)略高,不到五成的共和黨選民表示投票是為了支持川普。

假如民主黨重掌眾議院

根據現行選舉規則,國會眾議員由民眾直選,參議員則由各州議會間接選出,很多美國媒體和分析師預測,此次選舉結果很可能是民主黨在眾議院實現翻盤,而在參議院仍是維持共和黨居多數的現狀。

民主黨重新執掌眾議院可能對很多政治議題帶來改變,特別是在國內議題上給川普造成更多掣肘,例如,不僅阻撓立法、預算和法官提名的通過,還會推動通俄門調查甚至增加啟動彈劾議程的可能性。

“眾議院在財政問題上有較大話語權,因此川普在推動建牆、基建和二次稅改等議題時會面臨比較困難局面。”刁大明分析說。若川普對2020大選有期待,那麽可能會在接下來兩年推動外部議題,因為總統在外部議題上優先權更強。外部議題包括他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及的大國博弈等問題。川普會試圖通過外部議題創造“聚旗效應”(Rally around the flag effect),並要確保可控,短時間內完成目標。否則拖到2020年大選還無法解決就騎虎難下了。

縱觀美國歷史,中期選舉的性質是國會改選,對國內議題產生影響要遠大於外部議題,除非是遇到戰爭等特殊情況。例如,2006年,小布什在第二任期中期選舉中丟掉國會兩院,這導致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對小布什發難。2007年,國會雖然通過戰爭撥款法案,但同時附帶美軍從伊拉克撤軍時間表,這遭到小布什拒絕,並動用總統否決權。

若民主黨獲勝,有觀點認為,他們可能會如法炮製通過議程設定對川普貿易政策施壓。對於這種觀點,即將卸任眾議員的達雷爾·伊薩(Darrell Issa)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對《財經》記者表示,選舉結果不會對川普政府的中美貿易政策產生影響,因為總統不會用選票決定國際戰略,他忠實於美國民眾寄望其終止以往“錯誤實踐”的願望,川普對信守承諾非常堅定,他承諾要為美國人民在雙邊談判中獲得平等條件。

至於國會能否限制川普以國家安全名義設定貿易壁壘的權力,伊薩則坦言,沒有這樣的先例。同行的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眾議員托德·羅基塔(Todd Rokita)也對《財經》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即川普在踐行“美國優先”戰略,因此中期選舉之前之後都是如此,不會有改變。對於民主黨獲勝是否會提升彈劾的可能性,他提醒說,總統不會因為沒做錯事情而被彈劾。

就在伊薩回答《財經》記者問題的當天,他本人被提名為美國貿易發展署(USTDA)主任,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指出,USTDA可以幫助美國企業與中國公司在海外展開競爭。《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認為,該提名若通過將為川普打貿易戰帶來一員乾將。

除了川普個人因素,民主黨長期以來支持貿易保護主義的理念也為其是否會在中期選舉後阻撓川普的貿易政策畫上問號。刁大明認為,即便民主黨掌握眾議院對川普形成製衡,也可能只是製衡他如何處理與美國盟友在安全和貿易議題上的關係,使之更符合建制派觀點,不太會產生有利於中國的製衡。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更是認為,民主黨比共和黨更重貿易保護主義,因此民主黨可能在貿易問題上更加針對中國,所以沒理由認為中期選舉會改變局面。

雖然不看好政策調整,但史劍道對《財經》記者提出一種對中國有利的可能性,即中期選舉結果可能導致川普政府分散注意力。“因為若民主黨勝選,兩黨衝突就會更尖銳,這會間接分散對中國的注意力。”

至於中美貿易和中美關係會在中期選舉後走向何方,史劍道坦言,川普是一個很有政治天賦的人,他對經濟的理解也基於政治,但他只有長期政治計劃,而無長期經濟策略,所以他應該沒有抑製中國的長期打算。

(本文首刊於2018年10月29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