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茶泡得不好喝?三招補救,簡單實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茶要怎麼沖泡,才好喝?

這個問題,不下千位茶友問過。

有的,是剛入門的茶友,之前從未泡過白茶,一切是零基礎,沖泡前先積累經驗,避免毀了一泡好茶。

有的,則是入門3-6個月的茶友,在這期間,反覆探索沖泡方式,就是不得其法,他們還調侃自己是「手殘黨」,怎麼也泡不好茶。

有的,是閱茶無數的老茶友,雖然喝茶經驗豐富,然而多數都是別人泡,自己喝。段位雖高,但是泡起茶來,和新手一個水準。

不論是何種情況,在學習沖泡時,我們只有一個目的——把茶泡得好喝,至少別毀了它。

為此,村姑陳經過不斷探索、實驗,終於發現讓一款白茶能變得好喝的秘訣。

要茶好喝,不過是選對蓋碗、用對水質、投茶量準確、快出水,顧及好這四個細節,即可泡得好茶。這個秘訣,也反覆在文章中提到。

然,方法是分享出去了,但是仍有小部分茶友還是在反饋:「怎麼回事,我的茶還是不好喝。」

在此情況下,建議您對號入座,試試以下三個應急方法。

《2》

方法一:換蓋碗

常言道:器為茶之父。茶器對沖泡而言,不可或缺。在眾多茶器中,泡白茶,最好選擇白瓷蓋碗。

箇中原因,用過的茶友都知道,不吸收香氣、滋味,方便出水,可聞香等。

不過,大家在選購白瓷蓋碗時,隨意性也不可太強。要想白茶泡的好喝,一定要選擇胎壁薄、碗沿外翻、蓋紐高的一類,最好還要選擇細腰型的,萬萬不可選擇碗肚寬又大的蓋碗。

胎壁薄的蓋碗,它散熱快,不會悶到茶葉。而且散熱快,也不會造成蓋碗燙手。

曾有不少朋友說自己買的蓋碗特別燙手,發來圖片一看,果然發現問題,朋友選擇的蓋碗胎壁太厚了!

厚厚的胎壁,散熱慢,整個蓋碗摸起來就像火球一般,拿在手裡自然覺得很燙。這類燙手的蓋碗,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出湯。

出湯速度慢,湯水容易變濃,喝起來就比較刺激。

碗沿外翻,大拇指和中指可以遠離熱氣。碗沿外翻幅度越大,手指距離熱氣越遠,沖泡起來越不容易燙手。如果沒有碗沿的蓋碗,使用起來燙手概率高。

蓋紐,就是我們看到的蓋子上的凸起部分。蓋紐越高,距離熱氣越遠,越不容易燙手。

不燙手,才不會影響出水。若是蓋碗湯水,出水時斷斷續續,茶湯易變苦,變澀。

最後,要說說蓋碗的「肚子」大小,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

蓋碗的「肚子」,也就是蓋碗用於容納茶葉和水的部分。蓋碗在選購時,不建議大家選擇肚子大的,一來是這種肥胖的造型,容易致使注水量太多,很容易影響茶湯的濃淡程度。

二來是這種肚子大的蓋碗泡茶,會影響出水時間。肚子大的蓋碗,水注入其中,茶葉會隨著水散開,有的朋友擔心茶葉沒法控制在蓋子下,就會左刮一下茶葉,右刮一下茶葉,然後再出水。

別小看刮茶動作,前後加起來,至少會延緩5秒出水。出水時間延緩,湯容易變濃。

如果您要購買蓋碗,可參考村姑陳最經常使用的蓋碗器型,120毫升容量,大小方便,操作起來難度低。

《3》

方法二:換沖泡用水

水為茶之母,在沖泡用水選擇上,亦有原則要遵守。

就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水源中,以山泉水泡茶為好,其次是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等,排在最末的,是自來水。

也就是說,除非是萬不得已的情況,別輕易用自來水泡茶。

自來水,經過氯化法消毒後,水中容易殘留異味以及某些雜質。這些異味和雜質,容易破壞白茶的香氣和口感。

同樣是2018高山白牡丹,一泡用山泉水沖泡,一泡用自來水沖泡,二者呈現的口感截然不同。

用自來水沖泡的白牡丹,茶湯苦澀味明顯,茶香變弱許多,原本高揚的花香也變得比較清淡,品質一落千丈。

而山泉水沖泡的白牡丹,茶湯清甜、稠滑、鮮爽、甜潤,整體口感比較圓潤飽滿,香醇可人。在茶香的表現上,花香豐盈,層次多變。

對比過不同水質沖泡白茶的口感,您就會知道原來水沒有用對,對一款白茶品質影響如此之大。

《4》

方法三:減少投茶量

投茶量,又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平時泡茶,有多少人是隨意抓一把茶就泡的?

這類隨性的投茶量,泡出來的茶湯往往也是十分任性,要麼茶湯太淡,要麼茶湯太濃,根本不能體會到白茶正常的滋味。

為了準確體會白茶的口感,在沖泡時,請務必準確投茶。

若是不準確投茶,自然就不能埋怨茶的品質不好,畢竟是我們主動剝奪了白茶展示自我機會。

言歸正傳,沖泡白茶,放多少茶合適?

如果您是用120毫升的白瓷蓋碗泡茶,搭配5克白茶最好,不論是新茶、老茶,散茶、餅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均按照次投茶量。

如果您是用300毫升透明玻璃杯泡茶,投茶2-3克即可。玻璃杯泡茶,茶和水浸泡的時間會稍微長一些,故而不必投茶太多,否則易苦澀。

如果您是煮茶,那麼在茶水比例上要控制到位。通常是400毫升水配3-5克老白茶,投茶量不宜過多。

倘若您在泡茶過程中,發現茶湯味道太濃,不妨減少投茶量再試試看吧。

《5》

俗語有雲:細節決定成敗,會影響一款白茶口感,往往是一些細枝末節。

如蓋碗器型沒選對,用水的一念之差,投茶量的隨性……這些都將引發蝴蝶效應,最後讓一款白茶毀於一旦。

為了茶好喝,請大家不厭其煩地對照一番,看看自己是哪個細節沒做到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