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晚舞台視覺“奇觀”與黑科技

導讀

從1983年開始,央視春晚已經歷36個春秋寒暑,舞美技術也從傳統、歡樂、樸素的舞台,到現在動感、技術流、奇觀的舞台呈現。那麽2019年央視春晚又有哪些新的技術流應用呢?

來源: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

文/邱林

伴隨著熟悉的《難忘今宵》旋律的響起,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也落幕了。對於其評價,自然是褒貶不一。對於一部分觀眾來說,近些年吐槽央視春晚,已然成為了一種習慣偏好,並樂在其中。

換言之,與其說關心2019年具體的節目內容效果如何,筆者反而對於今年央視春晚上各種新技術的運用更感興趣,也打算跟大家一起盤一盤。

春晚黑科技知多少

先進的技術對於內容創新所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決定性作用力。對於一年一度的“國宴式”央視春晚,技術方面的發展,一方面助力內容維度的創新,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國家的綜合實力,尤其是科技進步水準。

其實,從1983年開始,央視春晚已經歷36個春秋寒暑,舞美技術也從傳統、歡樂、樸素的舞台,到現在動感、技術流、奇觀的舞台呈現。

1983年,第一屆春晚採用了現場直播技術;

1993年,LED顯示屏技術首次出現在春晚舞台;

1997年,春晚舞台結構,則採用了旋轉台與升降台二種方式;

2002年,春晚的舞台,升降和水池開合等機械舞台技術已精確到了時間部門“秒”;

2012年,全息LED首次在龍年春晚上大規模地應用;

2013年,在線虛擬技術、牆體投影技術和360度舞台搭配水幕新技術在春晚舞台被應用;

2015年,李宇春春晚舞台表演的《蜀繡》,則采取全息投影技術;

2018年,100輛高科技車輛組成的自動駕駛車隊在港珠澳大橋開跑。

2019央視春晚主打技術流

話說回來,那麽2019年央視春晚又有哪些新的技術流應用呢?

首先,4K+5G,實現超高清頻道直播。具體說就是,5G網絡4K電視傳輸,全程採用5.1環繞聲。其中4K是指一種超高清的分辨率標準,也就是4096×2160像素或與之接近的數值;而5G網絡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0Gbps,即每秒鐘可以傳輸10G大小的檔案。

不僅如此,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還使用5G網絡傳輸北京主會場以及江西井岡山、吉林長春、廣東深圳三個分會場的節目。簡言之,就是整台春晚現場的信號傳輸速度更快,觀眾可以同步觀看到更加清晰的節目聲畫。

之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分黨組成員薑文波曾在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春晚技術團隊一直在追求將最新的技術、最先進的設備應用到總台2019年春晚節目的製作中,為創作出更優秀的節目服務。”目前來看,確實達到了之前“許願”的小目標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央視春晚首次採用了4K超高清級AR虛擬技術。據了解,就是通過真實物理運算的技術引擎,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感受到接近真實世界的虛擬效果。

比如說,北京主會場的舞蹈表演《敦煌·飛天》,為了表現飛天的那種飄逸,現場則運用了AR技術,增強了視覺美感。

而其他分會場的表演中也增加了不少AR技術的呈現,整體來說,技術上的呈現著實給觀眾帶來不少的新鮮感。

特別是廣東深圳分會場節目表演中對鯨魚AR技術的呈現,令人印象深刻,其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技術製作中心錄製二部包裝科封毅曾表示,“底下的水和海豚實際上是AR虛擬部分的內容,通過編寫藍圖實現物理運算,產生真實的液態水流效果。所以它是非常真實的,包括水上的這種反射都是動態的。”

不僅如此,全面運用天鷹座和無人機等多個特種設備進行拍攝。特別是孫楠和張傑演唱歌曲《時間的遠方》時,其空中多個高科技無人機進行飛行,這些“飛燈”不僅可以發光,還可以不停地變換造型。另外,據了解這些飛燈技術團隊部分是由外國團隊保駕護航。

另外,在北京主會場一號演播大廳則使用了4K超高清主屏和大量冰屏,著實提升了舞台視覺效果的呈現。

最後,首次應用智能語音識別字幕製作技術。據了解,2019春晚通過采集、轉碼和語音轉寫技術,使得1小時春晚影片節目只需5分鐘就可完成字幕製作,並且準確率可達95%。

不得不說,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作為歷時最長,並且曾創下收視之最的國家級晚會,其在舞美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特別是對新材料、新技術、新介質等黑科技的嘗試,確實值得肯定。

所以說,電視舞美的發展呈現無疑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進,而聲光電以及新技術的綜合運用,必然把春晚舞台視覺“奇觀”推向更高峰,並將作為一種歷史記憶點永久存在。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