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憑 3D 列印拿 3000 萬美元融資,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麽?

「第三種工業力量」逐漸現身。

2011 年,美國《經濟學人》雜誌的專題「領袖篇」中,將 3D 列印技術與晶體管、蒸汽機和印刷術並列,認為這個剛剛出現二十年的技術將使單個物品與批量生產成本近似,進而「削弱規模經濟」,對相關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對未來的憧憬固然激動人心,但是技術發展有其特定速度。其後幾年,3D 列印雖然成為創業熱點,但是人們急於 To C 的催熟心態,吹起消費級 3D 印表機的泡沫,又在短期內見證了泡沫的破裂,3D 列印技術的風頭也漸漸被更新的虛擬現實和 AI 等技術奪走。

當消費級 3D 列印漸漸被人們遺忘時,工業級 3D 列印產業卻一直在默默發展。不久前,一家中國 3D 列印公司獲得來自頂級風投 KPCB 領投的 B 輪 3000 萬美元融資,拿到近幾年來這個領域中罕見的高估值。

在 3D 列印這條路上,這家叫做清鋒時代的公司做對了什麽?

創業即複讀

「第一次在外國網站上看到 3D 列印技術的時候,腦袋『嗡』的一聲。」

2011 年姚志鋒剛知道 3D 列印的時候,剛從清華美術學院雕塑系本科畢業。作為一個「立體藝術」專業的人,姚的第一反應是,3D 列印技術如果流行起來,自己可能會失業。姚志鋒認為,3D 列印技術對雕塑的衝擊,就像攝影技術的誕生對繪畫的影響,「攝影發展起來後,寫實派畫家就消失了,因為拚寫實能力,一定比不過攝影。」

在興趣和恐懼之中,姚志鋒開始悶頭學習 3D 列印技術,並創建了自己第一家 3D 列印公司,專門生產自製的雷射印表機。當時市面上常見的是使用熱熔技術的消費級 3D 印表機,便宜但是效果一般,頂多能列印一些塑料玩具。由於基本元件採用自研,姚志鋒團隊的雷射 3D 印表機成本低廉,但是效果高出同行數倍,在業內口碑良好。

雖然已經發展近 30 年,但不管是哪個流派的 3D 列印技術,在列印效率和材料品質上的提升依然有限,最終結果是工業級 3D 列印只能用於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領域,不過也僅限於原型製造,不具備參與大規模生產的可能。

姚志鋒的第一家公司在 3D 列印產品數量上已取得很大進展,但是離真正的規模化生產還有較大差距。如果滿足於此,3D 列印技術真正落地則無從談起。姚認為,3D 列印技術如果不能對傳統製造業造成影響,其方向一定是走錯了,所以果斷退出了第一個創業項目。這樣的行事風格來自姚過去的經歷,為了考取清華美院,他曾經複讀四年。「超長待機」的複讀經驗帶給姚志鋒超強的心理素質,以及分析前進方向的能力。

在 3D 行業的第一次創業經歷為姚志鋒積累了很多經驗,更重要的是堅定了他看好的技術方向,也因此將他帶向了 3D 列印的第二次「複讀」。

第三種工業力量

「3D 列印代表的應該是第三種工業力量的崛起。」姚志鋒說到。

姚認為,人類製造史上有兩個技術帶來了真正的工業變革:一個是熱成型,我們引以為傲的青銅器即誕生自這個技術;第二個則是現代 CNC 數控機床的出現,代表機械精準造物的可能。這兩種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幫助人們實現了「創意——規模生產」的理想。

從創意落地的角度來說,3D 列印技術不像熱成型技術一樣需要開模,產品的精度卻可以和 CNC 機床相媲美,無論效率還是成本,都比前兩種技術更有優勢,隨著 3D 列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也將其成為「第三種工業力量」的根本。

2015 年,Carbon 3D 公司公布了連續液界面製造(CLIP)技術,將「光固化」技術的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十倍,3D 列印技術第一次具備了量產的可能。技術突破也為 Carbon 公司帶來了來自大廠 Adidas 的合作訂單。

Carbon 的消息讓姚志鋒感到非常興奮,對於 3D 列印行業的前從業者而言,這項技術終於離成為「第三次工業力量」更近了一步。姚因此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 3D 列印技術的創業,這次他選擇的突破點是運動鞋。

「從某種意義上講,運動鞋上使用的材料技術,可能比汽車還複雜。」在清鋒時代的辦公室,姚志鋒一邊彎折藍色的鞋底樣板一邊介紹到。「運動鞋需要提供支撐、減震、耐磨、透氣等功能,且要保持高低溫不變形,你說難不難。」

傳統運動鞋製造的一個慣例是「鞋面等鞋底」,因為鞋底需要設計、開模和製造,每款鞋的研發到上市周期平均為一年半時間,像知名運動公司的產品對材料要求苛刻,其研發周期則更長。常見的發泡運動鞋底,開模後,在生產中先進行高溫膨脹,然後再低溫冷卻到相對尺寸,製作工藝複雜且難以保證結果。「這就是為什麽一樣的鞋款,每雙的大小都有差距。」姚志鋒說到。

通過清鋒時代團隊研發的 LEAP極速液態成型技術(Light Enabled Additive Production),3D 列印的效率相比傳統光刻技術提高近百倍,效率已經和傳統製鞋的注塑工藝接近,但由於不需要漫長的開模和後期繁複的製作過程,清鋒時代可以將運動鞋底的設計和生產過程提高數倍,為品牌節省大量物力和時間成本。

清鋒時代已經在寧波建立工廠,並與國內運動品牌進行合作,將在未來共同打造使用 LEAP 技術製造的運動鞋。對於曾經經歷過 3D 列印泡沫時期的姚志鋒來說,結束只能進行「原型「列印的過渡期,加入到傳統大批量生產製造過程中,才是 3D 列印技術普及的真正開始。

製造業的未來形態

清鋒時代目前在寧波建立的第一期智能工廠,預計 2024 年底能夠達到千萬雙運動鞋底的生產。不過,清鋒時代並不想成為傳統行業的「代工廠」,這只是清鋒向前邁進的第一步。姚志鋒認為,3D 列印技術除了能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從數據源頭重塑產業鏈。

與傳統製造技術相比,3D 列印突出的一點是天生適合定製化生產,例如,可以根據用戶腳的形狀,來生產完全貼合其腳底的運動鞋底。此前,定製化生產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有效獲取用戶的數據。而現在,隨著 3D 攝影頭模組在移動設備端的不斷發展,使用手機就可以「掃描」出比較精確的三維數據。將這些數據通過應用傳送到製造平台,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定製化產品的製造過程。

不僅運動鞋,像眼鏡、口罩、牙科以及醫療用品等需要高度定製化的產品,都是 3D 列印技術最好的落地場景。清鋒時代未來也計劃將覆蓋上述類別。「想象一下,如果有了上千萬用戶的三維數據,公司在任何行業都將是重要玩家。」姚志鋒說到。

姚志鋒認為,不管是出售或者租賃硬體,亦或是自建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都是過渡階段,清鋒時代想要打造的,是一個更具未來感的分布式智能生產製造平台。

平台上有三個主角:設計師、製造工廠和用戶。設計師可以上傳自己的獨特設計,用戶選擇喜歡的設計,上傳三維數據;製造工廠結合用戶數據和設計進行定製生產,然後將產品運送至用戶手中。從設計到生產的過程完全是數據的傳送,拋開了傳統製造的諸多生產和供應環節,不僅大幅提升效率,也將改變整個供應鏈體系,且產品不再是大規模工業製造的「妥協」結果,而是完全適合用戶的定製化產品。

品牌的定義不再是規模化生產能力,而真正變成了創意和設計的較量,更多具有想法的設計者將因此成為新的品牌。

「我們現在做的,其實是一個萬能生產平台。真正重要的,其實是設計創意。「姚志鋒認為,清鋒時代的技術是神筆馬良手中的畫筆,而這個無所不能的畫筆,有希望重新定義未來的製造業流程。

落地的力量和方向

2011 年,《經濟學人》雜誌上的 3D 列印技術吸引無數創業者加入到創業大潮中。8 年時間裡,3D 列印公司成群出現又大規模消失,「複讀生」姚志鋒則用經驗證明,一項新技術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落地場景,對固有行業和模式產生重要影響,僅憑創業者對技術的熱愛,不能將「黑科技」轉變為可行的商業模式,同樣也不能支持團隊的生存和發展。

獲得來自北極光、順為、KPCB 和複星國際的融資,也證明清鋒時代的 3D 列印製造平台構想,獲得了專業投資機構的認可。

姚志鋒的「複讀」,再次成功。

責任編輯:臥蟲

圖片來源:清鋒時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