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 | 楊爍挨批:用力過猛的挫折教育,正在毀掉多少孩子

特約作者 | 熊志

12月22日,新一期的《一起出發吧》(原《爸爸去哪兒6》)節目播出。不過作為節目嘉賓的演員楊爍,卻因為教育方式過於粗暴而引發廣泛爭議。

在節目中,楊爍用嚴格的標準對待孩子,強迫孩子執行自己的命令,甚至時不時冷嘲熱諷的挖苦幾句。對此有網友表示,楊爍是“把粗暴當嚴厲,把奴隸孩子當成男子漢教育”,那麽如此用力過猛的挫折教育,是否合適?

楊爍被批評不冤

不管是電視劇、電影,還是真人秀節目,受人設、剪輯等因素影響,我們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情況,因此楊爍教育手段的粗暴,當然不排除有被放大的可能。

然而就節目中的諸多細節表現來看,楊爍被批評也不算冤。

比如父子兩下車時,因為兒子和自己走的方向不同,就進行呵斥,並讓他按照自己的路線重走一遍;對孩子按照幸運數字選來的房間,楊爍更是各種不滿意,還不停地用“你選的,很棒棒”“5號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之類的語言挖苦……

此外,兒子衣服沒有穿好,或者走路姿勢不對,都難逃被訓斥。總之,一旦表現不好,隨時都可能被罵,儘管在一些問題上其實談不上有什麽錯誤。如此嚴格到苛責的姿態,連同樣是嚴父的陳小春都表示太凶。

對於軍訓式、窒息式的教育方法,楊爍表示,想要兒子體驗有多難。然而矛盾的是,對自己的女兒,他又是百般寵愛。至於為何對兒子和女兒差別對待,楊爍解釋稱,兒子“將來要成為男子漢,所以對他更嚴厲”。

中國一直都有“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說法,尤其在對待兒子時,棍棒教育更是家常便飯。因此楊爍的思路,和很多家長的想法如出一轍。在他們看來,面對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再把孩子當溫室裡的話花朵養育已經不適合。用高壓來鍛煉孩子的抗打擊能力,讓他們提前適應社會的殘酷,激發鬥志,就成了一種流行的挫折教育手段。

比如“狼爸虎媽”就曾被廣泛推崇。像“虎媽”美籍華裔母親蔡美兒,將自己用辱罵、恐嚇等高壓手段管教孩子的經驗,寫成了《虎媽戰歌》出版,一度成為國內外的暢銷書。

為了逼迫孩子進步,一些家長不僅在其犯錯時會訓斥、打罵或者挖苦、諷刺,試圖激起孩子的自尊心,甚至還會人為地給他們製造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去馴化他們。

比如前兩年,樂嘉帶著4歲女兒連續四天徒步穿越張掖沙漠。用一個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完成的逆境,去考驗“鞭打”年僅4歲的女兒,這種育兒手段明顯有力過猛了。

挫折教育可能讓孩子“習得性無助”

90年代時,一篇《我們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對手嗎?》的文章,引起了關於教育方法的廣泛討論。文章大意是,中國的孩子太嬌生慣養了。

所以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知網上,還可以找到關於語文教材中悲劇性作品對學生挫折教育的研究。逆境商數(AQ)概念,也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也被廣泛應用,而“過得太順利的人‘逆商’差”,更是成為流行的民間說法。

但正如楊爍的例子顯示的,中國家長在開展挫折教育的過程中,經常陷入觀念誤區,誤以為挫折教育就是打擊教育,就是不斷給孩子挑刺,先讓他感受到挫敗的教訓,然後再通過不留情面的貶損、訓斥,來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

殊不知在依靠家長權威的打壓和馴化過程中,感到挫敗的孩子,有可能激發鬥志,同樣可能自暴自棄,形成“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認知,導致悲觀、自卑、逃避等消極的心理因素不斷蔓延,喪失生活的動力。

另一方面,用力過猛的挫折教育,也未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相反,它卻可能造就一種斯德哥爾摩式的心理。像前幾年武漢一高中學霸高考前精神“崩潰”的案例中,在長期的狼性教育之下,該學生因為身體不適考試跌出前十,“回家後竟主動求罵”。

這種精神狀態,有點像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習得性無助”。它是指因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而對那些長期被打擊的孩子來說,負面情緒疊加,往往會有兩個結果:要麽順從到底,要麽徹底爆發,最終都會毀了孩子。

其實別說用力過猛,就是在尺度之內的挫折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原因很簡單,不同孩子的特質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在心理學界,就有關於兒童心理韌性的研究模型。相關的研究顯示,影響兒童心理韌性的因素,包括身體素質、基因素質、氣質和性別等內在因素,還包括家庭成長環境、教養方式、學校等外部因素。

可見孩子的心理韌性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他們需要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一刀切地採用成人化的抗壓標準,去進行挫折教育。更何況一些家長的挫折教育,說到底是將自身的挫折和不滿轉移到孩子身上,用孩子來進行發泄而已。

挫折教育不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挫折教育的不斷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家長們看到國外的孩子更加獨立,成年之後能夠無縫地融入到社會競爭中,而不是一味啃老。

那麽,國外的挫折教育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可以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在英國,《每日郵報》之前報導,英國有中學推出了難度極大的數學考試試題,並且校方直言“不可能拿滿分”,進而讓他們意識到失敗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像英國倫敦的溫布爾登中學開設了專門的“失敗周”,這種校園文化還被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些私立學校複製。

而據媒體報導,德國為了讓孩子直面人生一些痛苦的陰暗面,一些小學還專門開設了“死亡課”,讓孩子們輪流扮演角色,模擬諸如父母因車禍身亡時如何應對。

可見,讓孩子提前適應生存競爭的不容易,已經成了中外家長的共識。然而這些挫折教育的國外經驗,有明確的目的導向,不是為了打擊而打擊,也不是只有打擊。如果孩子的失敗不是源於自身的過錯,鼓勵和正面引導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年4月17日的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17歲的學生被批評後,突然下車跳橋身亡。事件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後,讓廣大網友倍感五味雜陳,它也再次說明孩子的抗擊打能力,有時比我們想象的要脆弱許多。

然而即便如此,一些家長還是會將挫折教育狹隘地理解為打擊教育,而打擊教育又被粗暴地簡化為棍棒教育。

最終在“為你好”的溫情脈脈的邏輯之下,無理由的打罵孩子,反而被披裹上了挫折教育的美好外衣。由此導致,挫折教育容易滑向體罰、虐待,虐待兒童的悲慘新聞時不時上演,超越尺度的管教被“合法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家長經常對標的日本,同樣有嚴格的挫折教育。比如為了鍛煉孩子的生存能力,會讓他們在艱苦的自然環境,自食其力、安營扎寨。然而另一面是,在兒童權利保護上,日本也是相當敏感,今年3月,日本甚至一度打算對兒童福利法案進行修訂,禁止父母體罰子女。可見,挫折教育,絕不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第4646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