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通揮別恩智浦 如何實現5G未來及業務多元化?

  高通揮別恩智浦 如何實現5G未來及業務多元化?

  經濟觀察網 沈建緣/文 雖然之前中興被美國政府“解禁”曾被視為積極的信號,但高通並未獲得“放行”。

  7月26日,因未能在最後時限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批複,高通(Qualcomm)宣布,“其間接全資子公司Qualcomm River Holdings B.V.終止對恩智浦半導體(NASDAQ: NXPI)的收購(以下簡稱恩智浦),立即生效。”並轉而開啟3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預計將於2019財年結束前完成大部分的股票回購。

  按照收購協定條款規定,高通方面也終止了其之前宣布的對恩智浦全部已發行在外流通股份的公開收購要約。並於當日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分手費”。至此,這起價值440億美元的並購交易失敗。

  對這起“全球最大半導體收購案”因隻缺中國監管機構的批複而終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於當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高通收購恩智浦未獲批準一案屬於反壟斷審查問題,與中美經貿摩擦無關。

  7月27日上午8:00,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發文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對高通最新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條件方案進行了市場評估,以確定該方案能否有效減少集中對市場競爭產生的排除、限制競爭影響。評估結果表明,高通的最新方案不能解決競爭關注,市場監管總局已將評估結果通報高通,期望繼續與高通溝通,在審查期限內找到合適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本次集中的進一步審查階段截止日是2018年8月15日,進一步審查階段延長期截止日是2018年10月14日。”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對高通和恩智浦因雙方約定的交易期限到期而決定放棄本次交易,“表示遺憾”並“尊重交易雙方的選擇”。雖然監管部門一再表示雙方正在進行態度友好的積極溝通,但是遲來的審核已經無法改變收購的實質性終結。

  不尋常的時機

  身處非常時刻,或許對高通而言,繼續前進,專注於業務本身,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投資未來的目標並未改變——但需要通過連貫的行動逐一落地。

  在宣布終止收購恩智浦交易的同時,7月26日,高通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其收入增長6%,至56億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利潤增長41%,至12億美元。財務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在啟動3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外,高通還將進行包括10億美元成本削減計劃並實現在新行業的多元化業務增長。

  財報顯示,在過去兩年間,高通在5G技術與計算、連接和人工智能結合的應用等領域的布局已實現新的增長。其中,2017財年,高通在物聯網領域營收超過10億美元。在汽車領域截至2018年7月,產品訂單總值達50億美元。

  財報發布電話會議中,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n M. Mollenkopf)表示:“我們很清楚,巨集觀環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因素。” 但並不影響“高通朝著兩件事前進。其一是專注於未來的機遇,另一方面是向合作夥伴、股東和員工提供確定性——我們要繼續前進。”

  “我們推動Qualcomm的技術進入具有更大增長機遇的行業,這一核心戰略保持不變。” 他說。高通預計2018財年公司來自於這些領域的營收將達到約50億美元,較2016財年增長超過70%。來自物聯網等領域的新機遇有助於高通將其可服務市場(Serviceable Addressable Market)的規模擴大至1千億美元。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5G標準首個版本——5G新空口(NR)R15 的完成,包括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的標準凍結,高通推動行業將5G標準進展往前提了一年。

  據市場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指出,各國開始紛紛部署5G基礎設施,5G手機的銷量將會大幅增長。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1億部,較2020年增長255%。隨著5G智能手機於2019年進入初步商業化階段,中國、美國、歐洲、韓國和日本將成為5G基礎設施部署和推動智能手機銷量增長的關鍵市場。

  目前,高通的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已獲得多家頂級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設計採用,此外高通與四家領先的手機廠商合作夥伴——聯想、OPPO、vivo和小米已分別簽署射頻前端採購諒解備忘錄,總價值達20億美元。

  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透露,2018年12月下旬,將會在一些市場看到第一批終端,包括5G數據終端和移動寬頻終端。基於高通的驍龍X50調製解調器,目前已經有近20款不同的設計。高通的合作夥伴計劃最早於2019年3月到4月發布5G智能手機。

  業內智能手機行業有望將首批發布5G終端的企業高管表示,“高通與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之間,建立的正是這種相互守望與信任相伴隨的關係。” 彼此的合作“激發了連貫性的技術探索。”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顯示,中國廠商出貨量已從5年前的微量增長到現在超過30%的市場規模。

  釋放5G動能

  毫無疑問,當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的時候,他們之間通常會有很強的相互認同感。他們樂於承擔實現既定目標的責任,認識到彼此貢獻的價值。高通與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深度合作證明了一個事實,5G從技術到應用,既需要核心的研發能力,更需要應用和落地;既是一個演進過程,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作為“解決無線通信領域系統性問題”的企業,高通的技術覆蓋了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如射頻、蜂窩技術、電源管理、數字信號處理器、多媒體、藍牙、Wi-Fi、照相機、GPS、安全網絡、IoT、手勢控制、路由器,載波聚合、4G、自動駕駛等等。

  高通高級工程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QTL)法律顧問陳立人表示:“高通在開發技術時並不只關注某一模塊,而是從基礎架構以及應用方面的研發角度出發。即使是在3GPP標準化的過程中,也很少提及芯片,更多的是在談底層技術。”

  而這些技術涉及眾多領域,涵蓋從LTE頻段、Sub-6 GHz頻段,到大規模MIMO技術,從基地台的功能到內部網絡,還有組播傳輸(Multi-cast),包括公共安全,兼容共存以及解決干擾等問題。為此,高通每年將財年收入的20%投入到研發中,累計研發投入超過510億美元。

  可以說,無線通信系統的複雜性以及高通在解決系統級問題上的努力,是高通專利許可模式的重要基石。

  截至目前,高通在全世界擁有超過345家技術許可合作夥伴,其中在中國,高通已與超過150家中國企業達成技術許可協定。自2015年高通與中國國家發改委以9.75億美元達成反壟斷的和解後,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高通與中國科技企業達成了一系列的專利授權合作, 取得高通的專利許可。

  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如同高通的技術創新一樣,是“高通系統化解決能力”的重要體現。20世紀90年代,高通為了實現碼分多址接入技術(即CDMA)這一移動通信技術的商業化,採用了向業內開放可交付技術平台的商業模式。

  如戴夫·莫克在《高通方程式》一書中所述,這種商業模式幫助被授權廠商迅速獲得新技術的進展並在短時間內將其推向市場。“這超越了傳統的授權方式。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專利和知識產權管理,還包括為眾多電信和終端設備廠商提供谘詢意見並建立牢固的關係。這意味著,高通的成就完全取決於被授權方的成功。只有被授權方持續成功,高通的授權模式才能獲得持續的成功。

  而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5G網絡能夠覆蓋的創新應用包括虛擬現實、沉浸式4K影片、自動駕駛汽車、工業和消費級物聯網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新的生態鏈將開始顯現,並與過去30年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建立的生態鏈截然不同。

  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由於無線通信技術歸根到底是系統層面的技術,單單5G芯片或者5G手機不足以實現5G的商業化。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商用實現依賴整個網絡的構建、頻譜分布,以及應用開發等各個方面。

  無論對高通還是中國廠商,乃至產業鏈中所有企業,一場較大規模的通過滿足應用需求而重新定義產業格局的較量即將展開。更大的挑戰還在前方,這是任何有志於此的企業僅靠一己之力都無法完成的。

  高通工程技術高級副總裁、4G/5G業務總經理馬德嘉(Dr. Durga Prasad Malladi)擁有3000多項技術專利,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頂尖人物,他的團隊正努力基於未來應用進行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他表示,“對於變得越來越複雜的生態系統來說,新的垂直行業的應用開發和過去截然不同,這是5G開發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方面我們與他們溝通技術可以實現什麽,另外也要知道他們需要實現什麽。什麽將在發生、什麽可以改變、什麽需要變化?這兩件事情要同時平行進行,(這種挑戰)這令我非常感興趣。” 他說,“每一個挑戰對我們都是機會,我們期待挑戰,然後用相應的技術去解決。”如今這位技術大咖的日常就是花大量的時間與那些對無線通信行業了解很少的行業客戶一起工作。

  5G時代,高通面對的合作夥伴將從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廠商,拓展到更多行業和領域。對高通來說, 在終止與恩智浦的交易之外,高通仍有機會與它的合作夥伴,相互賦能,彼此成就。

  如高通CEO 史蒂夫·莫倫科夫所言,“我們正在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認為有增長的領域的研發上。工業物聯網、汽車、網絡都明顯高於我們的底線,這是我們感到興奮的地方。我們正在把一些重點研發轉移到這些業務上,而不是總體上遠離這些業務。”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