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存敬畏,才有向上的力量

這個春節假期,多數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度過。我們前所未有地被束縛於眼前之地,也前所未有地關心著遠方: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有關疫情的新聞,不論是變動的數字,還是出現了好消息,總能輕易牽動我們的心。

隔離與遠方、空閑與充實,看似矛盾卻不盡然。此次疫情帶來的“無聊”,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很多人開始回顧走過的路,也重新思考與規劃未來的生活。《三體》中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無聊和傲慢,容易讓人失去敬畏之心。少了敬畏,生活就少了向上的力量。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喚起了康德心中的敬畏。我們也不妨借此機會認真想想,有什麽能喚起自己心中的敬畏?怎樣的生活才是我需要的?

懂得敬畏才會有憂患意識,但這種憂患意識絕非杞人憂天般頹廢。“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這句野阪昭如在《螢火蟲之墓》中說的話,如今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前面還有兩句——珍惜今天,珍惜現在。

以前,爸爸每天下班後的生活就是刷手機。時間長了,不僅身材發福,自己也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習慣,卻總是難以改正。這段時間,我每天都會拉著他在家中健身、讀書。不到一個月,他表示“感覺自己年輕了不少。”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人在準備雅思、托福,有人在複習考研專業課,原本不會做飯的同學每天研究菜單、花式烹飪美食,健身達人在家中練習波比觸胸跳和背後擊掌俯臥撐……我相信他們並不無聊,也一定充滿著與疫情對抗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我們信心的來源便是對過去的反思。吉登斯將現代社會稱為“失控的世界”:不同於傳統風險,人類成為了風險的主要生產者。此次疫情將亂捕濫食野生動物又一次放到輿論批評的焦點之中,人與自然的對立中,“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僅憑科學和理性並不足以有效地控制風險,我們還應以超越理性的眼光去審視“理性的自負”,以謙卑之心去善待未知的世界,用敬畏的心照拂理性看不見的社會。

《易經》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君子整天勤勉做事,兢兢業業,到晚上,也隨時保持警惕,好像會遇到危險一樣。這樣的話,即使有危難,也會化險為夷,平安無事。

在疫情的膠著期,有人焦躁,有人乏悶,有人放鬆警惕。此時,請不要慌張,也不要懈怠——大量醫護人員還在前線與病毒搏殺;越來越多的痊愈者捐獻血漿,搭建生命之橋;全國第一例的遺體捐獻解剖,讓我們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實現質的飛躍……請敬畏他人的努力,也珍惜自己過去的堅持。你的一舉一動,同樣關係著抗疫大局。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大疫當頭,無論彼此是近在咫尺,還是遠隔天涯,其實心理距離都是零。在生命底線面前,我們挨得從來沒有今天這麽近,我們的心比任何時候更能交感共情:懂得敬畏,懂得珍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