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輕人逃離工廠送外賣,2200萬製造業人才缺口怎麽填

日前,就業成為全國性話題,外賣行業吸納年輕人就業引發熱議。

上世紀70、80年代,“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聲紅遍大街小巷,人們以進工廠成為工人為榮,認為這是一份驕傲而體面的工作。

而如今,年輕人的思想觀念變了,工廠不再是就業的“香餑餑”,製造業工廠似乎成為了就業市場被遺忘的角落。與之對應的是,早在2019年,快遞員從業人數就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突破700萬。某平台曾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兩個月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製造業工人。

前不久,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關於“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建議,引發網友熱議。

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的製造業已成為全球製造的重要一環。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建設雙循環格局有著重要作用。當前,各地開始強調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我國製造業面臨較大的人才缺口。

年輕人為什麽不願進工廠而選擇送外賣,製造業人才都流向了哪兒?製造業招工難的問題何解?

製造業:一堆人競爭一個人

今年高校畢業人數將突破千萬,較去年增加167萬人,又是一年“最難畢業季”,不少行業都是一堆人競爭一個崗位,製造業卻一反常態——“一堆人競爭一個人”,從“工廠挑人”變成了“人挑工廠”。

有富士康員工將招工的過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他走了無數個工業區,發現來找工作的人還沒有招工的人多,他遇到的十個有八個都是中介,而兩個找工作的人聽到工作需要“兩班倒”(早班和夜班輪流),就都不願意了。

有媒體報導,江蘇一家電子廠以月薪8000元招來的普通工人,剛到現場就被隔壁電子廠以月薪1萬元搶走了。

剛從工廠辭職轉去送外賣的小彭說:“工廠招不到人、工人跑路的原因無非是開的工資低,待遇差,管理不人性化。”

小彭原來在一家無錫的工廠工作,一天八小時,包吃包住,夥食非常好,宿捨的熱水和空調都是免費的,逢年過節就發購物卡,一個月下來工資可以到手5000元,他覺得乾得美滋滋的。

但好景不長,工廠因為一些原因被大企業收購,工資降了,原來的福利都取消了,工作時長也從8小時變成了15個小時,所以他才辭去工廠的工作跑去送外賣。

“你在外賣的路上風雨無阻,我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憂鬱哀愁;你看到的是藍天白雲,我看到的是鐵壁銅牆。”一位青年工人網友的留言一時間獲得讚同之聲,道出了不少同齡打工者的心裡話,也折射出青年勞動者擇業觀的新變化。

廣州市總工會公布的一則行業薪酬報告顯示,大部分外賣員年薪達10萬以上,月收入在8000-10000元的佔比人數高達71.5%。還有很大一部分兼職騎手有其他收入來源,比如工廠工人、企事業部門、自己做小生意或創業等。

反觀製造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製造業2020年年平均工資82783元,折算下來平均月薪僅6899元左右,不敵外賣行業。

收入,是年輕人選擇就業崗位的一個重要因素。待遇好不好,也是招工部門能留住人的關鍵。

從待遇上看,雖然大多數外賣員每天工作時長也高達9-12個小時,但時間上更為自由。美團的調查報告顯示,3.8萬份問卷中,有32%選擇做美團騎手的原因是時間靈活。

來自“騎手之鄉”臨泉縣的劉琴,是個有兩個孩子的寶媽,她初中畢業,當家庭主婦六年,也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裡添點補貼。

對她來說,時間自由、多勞多得、即時到账的外賣騎手,是最好的兼職選擇。

談起送外賣的經歷,她說這份工作的好處是人際簡單,不被人管,也不用跟有心機的同事相處。她喜歡接景區的單,借著外賣員的工作,她去了很多之前不捨得花錢的景區,送餐之餘還會停下來拍幾張照。

外賣員每天在路上奔忙,但看到的是藍天白雲,而在製造業工廠裡,工人們面對的則是老舊廠房、油汙手套、滿地鐵屑,整天面對著車床機器、一杓白菜加一杓辣椒下飯的夥食、快到連上廁所都沒有時間的流水線。

年輕人用行動表達了“逃離”工廠的決心。

送外賣,真的是年輕人的理想職業嗎?

但是,送外賣真的有年輕人想象中的那麽好嗎?事實並非如此。

鄭廣懷研究團隊將外賣騎手的勞動特徵概括為強吸引、弱契約、高監管以及低反抗。

強吸引即媒體和平台宣傳外賣騎手低準入門檻、高薪酬、勞動自由度高的優勢給年輕人造夢,對年輕人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弱契約即外賣行業存在勞動關係高度不穩定、頻繁跳槽、崗前培訓隨意而速成的問題;高監管即外賣騎手要面臨平台、商家、消費者的三重製約;低反抗即外賣騎手面對平台的高度集中而嚴密的監管,更多的是采取無力的矛盾轉移和自我消化。

工作時間過長導致過勞問題是全職外賣騎手面臨的普遍問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馮向楠研究發現,84%的外賣員每日工作時長超過10小時,平均日工作時長11.4小時,超過11小時的國家標準。這導致外賣員的過勞問題很嚴重,存在職業病的風險。

有全職騎手留言稱,每個月拿8000-15000的是每天乾12-14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的極端騎手,除了吃飯睡覺都在送,這類騎手大概隻佔5%。

頻發的交通事故,也是外賣騎手擔憂的難題。之前《人物》發表過一篇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在外賣平台嚴苛的算法考核機制下,騎手不得不奔跑在大雨裡,與死神賽跑,抄近道、闖紅燈,在大馬路上橫衝直撞。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交警部門僅7個月內,就查處騎手違法近萬次,事故196件,傷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個騎手因違法傷亡。

而廣東省廣州市的交警部門在2018年9月這一個月內,就查處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近2000宗。

這樣的悲劇不斷發生,讓外賣騎手成為了一個高危職業。

此外,由於大多數外賣員屬於兼職送外賣,勞動關係界定困難,平台便逃避了兼職外賣騎手的五險一金,覆蓋面最廣的意外傷害險也只有49.31%的平台工人享有,而在正規就業中,企業社保費用可佔工資的30%。外賣騎手在送餐過程中如果出現意外或事故,不能享受工傷賠償,意外保險也經常遭遇不予賠付的情況,這些費用全部都要自己承擔。

由此可見,外賣騎手也不是那麽好當的,但相比製造業工廠嚴苛的紀律管理,強調命令與服從的高集權化管理風格,追求自由和希望有獨立空間的新生代員工顯然更青睞外賣騎手的工作模式。

什麽才是年輕人的理想職業?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學者詹婧、李玉茹、孟續鐸研究得出:新生代員工就業時還會較多考慮非貨幣因素,如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個人發展前景等,這些都是他們就業決策時考慮的“薪酬因素”。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世界工廠”,製造業在中國GDP的比重高達40%,直接為1.3億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全球80%的空調、90%的個人電腦、75%的太陽能電池板、70%的手機和63%的鞋子都產自中國。

但是,支撐起國家經濟基礎的製造業卻面臨著大量的人才缺口。

據統計,2020年中國製造業人才缺口達2200萬左右,近五年,製造業平均每年淨減少150萬人。人社部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才總量將接近6200萬人,人才需求缺口將近3000萬人,缺口率高達48%。

製造業如何才能成為年輕人的理想職業?

實際上,並非所有的製造業都遭到年輕人的厭棄。名校畢業生扎堆去卷煙廠就是一個例子。

在河南中煙公布的2021年擬錄用人員名單中,名校畢業生扎堆,被擬錄用的135人中,除了普通二三本院校外,不乏人大、武大、北京交通大學等名牌本科院校。而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達41人,約佔30.37%,包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海外學歷。

江蘇中煙、湖北中煙、雲南中煙、安徽中煙、重慶中煙等公司的招聘,均要求操作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而這些公司亦聚集了大量名校畢業生。

從表面上看,名校畢業生去卷煙廠是“大材小用”,但若放到個人層面上來看,實則名校畢業生的理性選擇。卷煙廠待遇優厚,工作穩定,除了新手到手約15萬的年薪之外還有話費、車補、節假日禮品、免費食宿等福利。這樣的薪資水準和崗位待遇很難不讓名校畢業生心動。

煙廠的招聘經歷說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行得通的。製造業出現“用工荒”,歸根到底還是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所謂招工難,不是缺少勞動力,而是缺少廉價的勞動力。

要想創造年輕人理想的職業,就要在收入上提高競爭力,在工作時間上提高靈活度,在工作環境上提高舒適度。從權益保障、體制機制、職業教育、就業效率等多環節入手,保障製造業轉型升級,讓更多年輕人擁抱實體經濟。

參考材料:

1.新浪財經:工人緊缺!製造業工人都去哪了

2.周翔:美團數據不可信,外賣騎手真正收入低於城市底薪

3.央視網: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我國製造業怎麽辦?

4.南方都市報:大部分外賣員年薪達10萬以上,廣州21個行業薪資福利發布

5.詹婧,李玉茹,孟續鐸.年輕人為何寧願送外賣也不想去工廠?——我國新生代製造業工人全面薪酬體系指標研究[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9,13(01):20-25+51.

6.澎湃新聞:卷煙廠“卷”到了什麽程度?人大、武大畢業生上流水線

7.中國青年報:年輕人真的在“逃離”工廠嗎?

特約撰稿 鄭睿 設計 石登江 鄧麗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