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法海寺水月觀音高清大圖集錦,過目增福,趕緊收藏!

法海寺水月觀音圖位於正殿佛像背後,坐南向北,畫面寬高俱4.5米。繪有觀音、韋陀、童子等,本文末尾提供原文件下載,是臨摹學習與鑒賞的珍貴資料。

壁畫,是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裝飾性圖畫。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繪畫形式。中國壁畫自古以來就具有獨特的氣派與風格,它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繪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墓室壁畫,石窟寺壁畫,寺觀壁畫。

法海寺明代壁畫是法海寺的鎮寺之寶。法海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囗東北約兩公里的翠微山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寺內的大雄寶殿內保存了完整的明代巨型壁畫,瀝粉堆金、迭暈烘染,壁畫完成於明正統八年(1443年),是由宮廷畫士官宛福清、王恕,張平、王義、顧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十五人所繪。歷經五百餘年依然光彩,堪稱明代壁畫之最。

法海寺壁畫分布在大殿的三面牆,東西山牆和後山牆壁,共十鋪,面積236.7平方米,全殿壁畫共繪人物77個,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態各異,神情不一。有說法和坐禪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進的,還有冉冉飛舞的。所繪人物、禽獸、神怪和草木等,不僅形象生動,而且生意盎然,和諧明快,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淨、或莊嚴肅穆的佛國仙境。

水月觀音是漢傳佛教三十三種觀音菩薩形象中的一種,顧名思義,表現的是觀音作觀水中月影狀,因其獨特的神韻和深遠的宗教隱喻,深受信徒的喜愛,是寺院和信徒供奉的觀音塑畫像裡最常見的形象。有趣的是,在印度、尼泊爾較早或同期的佛造像以及繪畫藝術作品中,並沒有水月觀音這樣的造型。這是因為,包括水月觀音在內的民間流傳廣泛的“三十三種觀音”的淵源,乃是印度佛教東傳後,中國的佛教徒根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關於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三十三種身份不同的眾生形象,融合漢族傳統繪畫藝術和審美情趣,充分發揮想象力而應機繪製出來的。

相傳,水月觀音形象的創始者是唐代著名畫家、有“畫子女為古今之冠”美譽的周昉。隋唐時期,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繁榮,達到封建社會的一個高峰,而其中一大顯著特點則是吸收印度、波斯等外來藝術風格進行創作,尤其是出現了大量佛教風格和題材的作品。被後世尊稱為“畫聖”的吳道子,據說就在洛陽、長安兩京各大寺廟和敦煌莫高窟留下了大量佛教壁畫。而擅長於仕女畫、肖像畫的周昉在佛教興盛、佛畫流行的時代背景下,深受敦煌壁畫人物像的影響,博采眾長、厚積薄發,最終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佛像畫特色。他根據《大唐西域記》所記布呾洛迦山中的觀自在菩薩,妙創出水月觀音這樣“筆法柔麗、形象端嚴”的“神品”——“周家樣”,為後世繪畫與雕塑爭相效仿,流傳極廣。

水月觀音造像的核心特點是表現觀音一心觀水中月相的應化身。而水中月是大乘佛教最著名的比喻之一。水中月乃月之影像,非月之實體,意指諸法無自性、無實體,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水月觀音的象徵意義旨在告訴人們放下執著,勘破世間萬法假象,覺悟成佛。其造型樣式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觀音“常樂我淨”、“法喜充滿”的境界,仿佛能讓觀想者從菩薩微不可查的神態、情狀和安逸閑適的姿態中,聆聽到靈魂深處關於解脫、得大自在的秘密吟唱,達到了宗教藝術作品形式、內容與精神的高度統一和世間與出世間審美的頂峰。

此尊水月觀音位於正殿佛像背後,坐南向北,畫面寬高俱4.5米。觀音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表示觀音既是阿彌陀佛的脅侍,又是他的接班人。高達3米多的水月觀音衣袂飄飄,周身纏繞著一條朦朧的白色輕紗,紗上綴有一朵朵六菱花,六個花瓣,每個花瓣由48根金線組成,披莎畫工極細,細如蛛絲,精妙至極。披紗遠看輕薄、欲隱欲現。身上的纓絡繁多卻不顯累贅,相當細致精美。畫師以傳神之筆畫出表情溫和、形態端莊的觀世音,給人以出世超凡、清晰明淨、和藹可親的感覺,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善財童子位於水月觀音像左下部。當善財童子誕生時,有種種珍寶自然湧出,故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獲得正果,參拜的二十七位善知識是觀音菩薩,後成為觀音菩薩的脅侍。另在《善財龍女寶卷》中敘述了觀音如何收了兩個侍從。善財是九世紀時陳宰相之子,其父年過五十而無子,因此前往普陀向南海大士求子。由於他命中注定無子,觀音賜給他一個在賜福天官座下的侍童──招財童子做兒子。這孩子很早就顯露出非凡的能力,拜在妙善觀音摯友黃龍真人的門下學習,黃龍真人為這男孩取法名“善財”。三年中善財表現很好,當師父出外訪友時,囑咐他好好看守洞府。由於當時是善財父親六十歲生日前夕,他決定回家探望。但尚未離山便聽到一個女孩哭著求助,在獲救後,她恢復成大蟒蛇要吃他,因她已餓了十八年。觀音隨後救了善財,並施法使蛇魔爬回當初監禁她的瓶子內,然後把瓶子放在普陀山的潮音洞中,要她滌淨心中之毒。她修煉了七年轉化為龍女,毒心轉化為夜明珠,也就是她獻給觀音的那顆珍珠。

韋陀位於水月觀音的右上部。佛寺的守護神,傳說又是觀音菩薩的護法神,體格魁梧,威武勇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據說,在釋迦佛入涅時,邪魔把佛的遺骨搶走,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從宋代開始,中國寺廟中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護助出家人。

金犼位於水月觀音像右下部。觀音的坐騎。金犼又叫金毛犼,似犬,凶猛異常,食人,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往往不能取勝。

鸚鵡位於水月觀音像左上部。佛經中關於鸚鵡傳說較多,如阿彌陀佛化為鸚鵡教化國人,再如山火燒林,鸚鵡思林恩,取水灑淋,天帝見而感之,降雨止火。在《阿彌陀經》中描述鸚鵡、頻迦鳥等鳥在極樂世界中歌誦讚歎淨土的功德,使往生淨土的人得到利益。像善財的來歷一樣,鸚鵡的出處後來也受到民俗式的處理。另在《鸚哥寶卷》中載,鸚鵡的父親死了,而罹患重病的母親想吃僅生長於東土的櫻桃。雖然母親警告東土的人都很邪惡,但這隻孝順的鸚鵡仍不顧一切地飛去尋取櫻桃。它不幸被獵人逮捕,他們發現它會說人話,就把它賣給一位富有的地主。它便開始講道,結果使那些獵人放棄打獵皈依佛教,但這富人拒絕釋放它。有天達摩降臨提示它以裝死來逃脫,當這富人看到它瀕臨死亡,就把它丟到地上。它終於飛回家去看母親,但母親已經去世,它悲傷得昏了過去。觀音為它的孝心所感動,以淨水將它救醒,又幫助它的雙親投生善處,於是鸚鵡請求終身跟隨觀音以報恩。

《法海寺水月觀音原大高清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