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島咖啡大敗局:從3000多家門市到一無所有

曾幾何時,上島咖啡是城市小資和商務人士最喜歡去消費的場所,沒有之一。

畢竟,上世紀末,在剛剛享受到改革開放成果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大陸地區,「咖啡」這個洋玩意兒的普及率並不高,所以咖啡廳也自帶了一種新鮮和奢侈感。

上島咖啡就在這樣一個時機,於1997年進入了大陸這個廣袤的市場,遠遠早於星巴克或COSTA。缺少同行業競爭者的上島咖啡一家獨大,在最好的時機,搶佔了巨大的市場。

可以說,在九十年代時,許多人第一次進入咖啡館,踏進的就是上島咖啡的門檻。所以,短短七年時間,依靠拓展加盟店,掛著上島咖啡招牌的門市在大陸達到3000多家。遺憾的是,如此的輝煌成績並沒能持續下去。2016年,上島咖啡已不足1000家,現在已經一店難覓。

從「巔峰時期」到「被人遺棄」,上島咖啡腫麽了?上島咖啡由盛至衰的品牌敗局是對餐營者的啟示,在如今水深火熱的餐飲行業裡,更要避免前車之鑒。

隻管收加盟費,缺乏服務支持

上島咖啡的加盟模式很簡單,僅僅收取初次加盟費以及後期續約費。在短期「加盟費」的利益驅使下,股東們為了迅速獲取資金,大肆拓展加盟店數量。

在這樣的模式下,上島咖啡收取了加盟費用後就基本撒手不管,採取放養制度。那麼,既沒有開店選址的調研和指導,也沒有中期銷售的支持,甚至也沒有後期行銷數據分析,除了一塊上島咖啡的金字招牌,缺乏創業經驗的加盟商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

上島咖啡的加盟方式簡而言之就是:給錢就行。品牌收取初次加盟費和後期續約費,加盟門市獨立核算、自主經營。

早些年,初始加盟費20萬~30萬元/年,還有5~6萬元/年的加盟管理費。初期籌備,需從總部進貨,價格比市場上貴一半。總部也會派駐經理、廚師,工資又加盟店支付。經營中遇到問題,也可向總部求助。

很多老闆以為開這麼個店,逼格高、賺錢容易、經營也輕鬆。但是,事實情況呢?

對於開店而言的第一個重要項目——選址,總部並沒有指導;員工培訓,老早就停了;經營支持,聊勝於無;食材採購,後來放任不管。

也就是說,你每年幾十萬買的就是一塊招牌。到底怎麼經營,基本全靠自己摸索。

總部光顧著自己收錢,對於門市不予運營支持,很多老闆連本錢都沒收回來,店就開不下去了。關店看起來虧的只是加盟商,畢竟品牌方該收的錢都拿到了,而且還有大批人在加盟的來路上。可是長遠看來,門市經營不好,品牌會受損,加盟商也就越來越少了。

缺乏嚴格而統一的品牌管控標準

由於領先於競爭對手進入大陸市場,上島咖啡順風順水地做大做強。

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能力參差不齊的加盟商們現在上了同一條名為上島咖啡的「船」。作為「船長」的品牌商,就該篩選一下「船員」的體格,培訓他們的「航海技能」。

只有步調一致,動作統一,才能保證航行時大家的力量能用在一處,不至於跑偏。

如果沒有一套標準而嚴格的加盟管控制度來實現「標準化」、「統一化」,那麼過度自由發揮的枝葉,只會白白浪費掉品牌這顆大樹的養分。

比如,上島咖啡的品牌定位在高端商務會談,而一些加盟商看到其他行業本土化做得風生水起,就蠢蠢欲動地想要進行嘗試。一個品牌,進行本土化經營的策略需要謹慎評估和制定,稍有不慎就會失之千里。

然而,上島公司並沒有關注到這樣的「異動」,或者說,他們也沒打算「費心」來管這事。於是,上島咖啡慢慢變質——有的店,咖啡品質上乘,環境舒適;有的店面烏煙瘴氣,喧鬧嘈雜。原本「高端商務會談場所」變成了「地方炒菜」和「抽煙打牌聚會」的地方。甚至一些店面頗有「創意」地提供了麻將桌供客人搓麻……

對於加盟商來說,上島咖啡的品牌只是他們抱的「大腿」——一塊藉以吸引消費者的招牌。因此加盟商們隻關心自己的利潤,至於維持品牌口碑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控制的咖啡品質、裝修風格、服務水準,那不在他們的關心範圍。

加盟商自掃門前雪,損害的其實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品牌的整體形象。當品牌形象下降,自然會帶來利益的損失。但上島咖啡的股東們正忙著打自己的小算盤,也無暇顧及為一些加盟商做培訓和後期指導。

特許加盟需要管控一個度,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及硬體、門市的精細化管理都要跟上。而上島咖啡始終在吃品牌的老本,沒有明確的品牌規劃和重新定位,呈現出的是末路態勢。

股東內訌,家賊難防

過於依賴加盟模式,導致了股東們急於賺快錢、懶錢,公司經營的重點並不在總結管理經營標準、嚴選合作夥伴、幫助加盟商成長這樣的苦練內功上,而是想著如何更多的開拓門市賺取加盟費,並且打著各自的小九九,公司如同一盤散沙。

股東們紛紛發展自己的副業,創立對自家形成競爭(拆台)的新品牌——兩岸咖啡、迪歐咖啡、歐索米蘿咖啡,全是自家人挖的牆角。

中國烹飪協會國際美食委員會秘書長許萌曾表示,股東紛紛自行創立咖啡品牌,可以理解為他們不再看好上島咖啡這個品牌。

當一個企業不再以「管理」作為這個品牌經營和生存的核心,那麼死亡就是可以被預期的事了。

醜聞頻出 他人躺槍

依然和胡亂加盟息息相關。因為加盟門市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各個加盟店亂象橫生。變成小食堂、麻將館,更有門市爆出強製消費。很多門市關門大吉之後,消費者在該店購買的儲值卡不可通用便宣告作廢,消費者聲討現象在各地頻繁上演。

吃了虧的消費者當然不會去管品牌到底怎麼加盟的,他們隻對「上島咖啡」這個品牌生氣憤怒和失望。「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因為一家門市導致其他門市名譽受損、生意一落千丈,也讓無辜的加盟商受累。接二連三地爆出醜聞後,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加盟商,都對品牌的好感全部敗盡。

市場下沉,五六線城市前景如何

在一二線城市頹勢已然,上島咖啡似乎做了戰略調整,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不僅布局新疆地區,還在五六線的縣級城市開店。雖說一線城市的消費方式會影響二三線消費者,但品牌勢能漸弱的上島咖啡靠市場下沉,能否另闢新天地還有待觀望。

除了「下縣城」,上島咖啡集團還「加備胎」,推出法牧牛排咖啡和UBC coffee。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島咖啡店辦的儲值卡並不通用。之前曾有消費者因加盟店跑路儲值卡無法使用與上島公司發生糾紛。

末路態勢凸顯管理短板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加盟有兩個管道盈利:一個是加盟費,另外一個是食材的採購。如果上島咖啡的加盟店有自行採購權而不是總部集采,說明其加盟體系已經失控。

近年來,星巴克、COSTA等外資咖啡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數量紅海引申出了價格、運營以及門市管理等問題。上島咖啡近幾年始終在吃品牌的老本,沒有明確的品牌規劃和重新定位。此外,上島咖啡的消費人群與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出現重疊,當其他品牌不斷完善服務及店面管理的時候,更加凸顯了上島咖啡的管理短板。

「咖啡行業高速擴張的年代已經過去,行業的替代者也有很多。上島咖啡走到今天,在中國市場已經呈現末路態勢了」,朱丹蓬說,「特許加盟是市場快速擴張的方式,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管控這個度,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及硬體、門市的精細化管理都要跟上。」咖啡業研究員、鉑瀾咖啡學院創始人齊鳴認為,前期加盟模式太過成功,讓上島咖啡過於依賴品牌加盟這一模式,從而陷入了「船大掉頭難」的窘境。

「上島咖啡並非沒有展開自救的機會。」咖啡時間創始人李偉此前表示,首先,商務模式或者休閑模式的定位需要清晰。其次,近年來國內咖啡消費持續上漲,加盟重心可以逐漸轉向三四線城市。。

正是上述一系列因素,導致了上島咖啡的衰落。除去品牌方面的影響,股東內訌是上島咖啡逐漸沒落的主要原因。

作為管理者,更應認識到股權激勵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學會利用股權去招募同自己價值觀一致、對企業忠誠、對團隊有價值的合夥人,學會運用股權智慧去引進加盟商、利用股權去激勵優秀分店店長,從而實現企業持續發展與擴張。

註:文/(ID:ixinlingshou),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