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額砍頭息,嗜血高利貸,宜信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1、借7萬還11萬的小崔

2018年12月,在廣州做陶瓷生意的小崔,因為客戶突然取消了訂單,導致大量已經生產的瓷磚無法賣出,可是錢已經給了供貨商,其他的產品又需要錢出貨,小崔陷入了資金周轉問題。

“以前都按時付款的客戶,不知道為什麽就沒錢了。”

客戶失信了,但小崔不想失信,於是,他登錄了宜信旗下的宜人貸平台上,貸款了7萬元錢。小崔在當時選擇的是分36期進行還款,按照宜人貸給出的年綜合費率22.68%,小崔一共要還97000元左右,每個月應該要還2700元。

“22%,我應該勉強還的上,宜人貸貸款還是非常容易,只要在app上填寫資料,並提交系統審核,沒過多久馬上就到款了,也沒有簽署什麽合約。”小崔回憶到。

借70000元,實際到手的金額是69000元,因為申請時注明有服務費,小崔並沒有太過在意。但一開始還款,小崔就發現有點不太對勁,每個月需要還的錢並不只有2700元,而是要還3200元。

“明明自己隻借了7萬元,按照22%利率還款,也應該隻用還9萬多。但現在這麽算,自己如果36期全部還完,需要償還11萬4千元。比借款整整多出了4萬元,相當於要還借款的二分之一還多。

小崔於是向宜信詢問,原來還款計劃中除了本身的7萬元之外,其中還包含了兩項其他的費用,分別是前期服務保障金8214元,以及信息谘詢服務費4928元。這兩筆費用的金額加起來要13142元,算在整體合約金額中,成為後續還款所要償付的利息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多出來的13142元的服務費,屬於變相的“砍頭息”。

這麽算下來,小崔此次借款的本金其實高達83142元,36期下來算上利息,小崔總共應還114764元。但是按照借款的69000元計算,小崔的實際支付的年化利率超過了36%。

然而,根據2015年最高法院頒布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應予支持;約定高於24%不超過36%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但債務人已經支付利息,要求放貸者返還的,法院不予支持;超過36%的,借款人已經支付的可以要求出借人返還。

這也就是說,年化利率超過36%的宜人貸,已經超出了借貸的監管紅線,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

2、被暴力催收的小張

除了宜人貸,宜信旗下的另一款借貸app宜信普惠,同樣也出現了不少類似事件,來自湖北的小張就是受害者之一。

2018年3月,小張因為新家裝修,在宜信普惠門市借了6萬元錢,當時合約簽訂償還3年。在已償還5萬元左右後,小張突然發現,自己總共還需償還接近7萬元,這相當於自己要償還雙倍的借款。

根據其簽訂的借款合約,通過個人貸款利率計算機計算,小張的借貸資金成本年化利率約為46%。

無力償還的小張決定在還完本金後,放棄後續還款。但宜信普惠顯然早有準備,爆通訊錄、言語威脅、上門騷擾輪番上陣。很快,他通訊錄裡的親朋好友,都受到了捷信催收部高頻的電話轟炸與言語威脅。

不得已,小張只能通過網上的投訴平台進行投訴。不過宜信似乎對此滿不在乎,依舊該放貸放貸,該暴力催收繼續暴力催收,似乎沒人治得了它。

3、宜信的前世今生

宜信的創始人唐寧早年曾就讀於北京大學數學系,後赴美國南方大學攻讀經濟學。唐寧曾任職美國華爾街 DLJ 投資銀行,從事金融、電信、媒體及高科技類企業的上市、發債和並購業務。

2000年,唐寧回到中國,他加入亞信,擔任戰略投資總監,專注於新興科技風險投資。2006 年,唐寧在北京創辦了宜信公司,這距離聯合國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僅僅隔了一年。

當初的“普惠金融”指的是,通過包容性金融,服務更多小微人群。那時的互聯網金融才在國內剛剛興起,注冊账號還需要通過人工審核,年化利率也沒有現在這麽高,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的美好,當然只是看起來。

2012年,宜信公司正式推出個人對個人P2P谘詢服務平台宜人貸,開始了狂飆突進的互聯網金融之路,2015年,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第一股”。彼時宜人貸的風頭,似乎蓋過了螞蟻金服,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龍頭。

2017年市值巔峰時,宜人貸更是無人能擋,每股53美元,市值高達49億,狂甩其他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如今,宜人貸的市值僅10.15億美元,是當初市值巔峰的五分之一。

但就在上市前後,第一財經等媒體就曾經質疑過宜信的高利貸行為,針對外界高利貸的質疑,唐寧當時提出了“手續費說”,唐寧表示,“借貸雙方和平台區隔是非常清晰的,借款人付出的是兩筆費用,一筆是資金獲取的利息,另外一方平台提供的各種服務。

2011年9月,宜信還曾經發布過聲明,借款人需支付的利息每年在10%~12%,而在服務費率上,據唐寧介紹,其比率在1%~10%以上,兩者相加,借款人需要支付20%左右的資金成本。對此,第一財經還撰文指出,《宜信“手續費說”難掩高利貸真相?》。

7年之後的今天,宜信的利率和服務費率均已經遠遠超過當年,借款成本從20%飆升至36%,上漲高達50%,幾乎已經觸碰了高利貸的紅線。

宜人貸的年報披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2017年全年,宜人貸淨收入55.43億元,淨利潤13.72億元。借款人上升到60萬,借貸金額高達414億元,為宜人貸貢獻50億的收入。而上述414億元的借貸資金中,宜人貸收取的服務費,就高達7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宜人貸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來自於服務費。也正因其超高的服務費,才能使得其在不斷增長的壞账下,還能盈利。而在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管控的環境下,宜人貸不被當做高利貸,正是因為其將服務費也歸入本金當中,從而提高年化利率收益,這相當於變相的砍頭息。

宜人貸如此、宜信旗下的宜信普惠和宜信惠民更是如此。唐寧從普惠金融的初心開始,最終把宜信做成了一個類高利貸公司。

4、變味的普惠金融

小編也相信,最初,唐寧在創立宜信,開創P2P商業模式的時候,應該還是有不小的理想主義成分。畢竟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一開始也是通過“微額貸款”的方式,來幫助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們,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格萊珉模式”。

小編當年曾經採訪過多名金融專家,都認為宜信這樣的P2P貸款平台有其存在的市場基礎,應從支持金融創新角度予以支持,他們都告訴小編,“大銀行像大型水泵,把水給國企、政府平台;P2P像一個橡皮管,把一部分水抽出來,輸送給中小企業等低端客戶。

在中國銀行業比較集中,個人小微企業主金融需求無人滿足,宜信等平台也給他們提供了難得的金融服務,所以最初P2P們都有一顆普惠金融的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P2P越來越開始變了味道。

簡小編注意到,僅在聚投訴平台上,關於宜人貸投訴量便高達3963起,宜信普惠的投訴量也不低,2359起。這些投訴中,幾乎全是投訴其超高的服務費用,以及其暴力催收的行為。而遍地開花的宜信網貸門市,也有不少家因為涉嫌高利貸、暴力催收、陰陽合約、非法金融業務宣傳等被投訴,正面臨調查。

最初他們做P2P普惠金融的時候,利率不過15%-20%,市場還勉強可以接受,但在過去幾年中,借款利率在不斷上行,宜信的實際利率已經突破36%,還算行業中的一個均值,實際很多平台鋌而走險,50%—100%也不少見。

個人小微企業主是有普惠金融的需要,但以36%的利率向他們借錢,這不是先扒皮,再抽筋,最後再榨乾骨髓麽?

於是各種暴力催收也粉墨登場,還有媒體報導,艾滋病人成為催收的“王牌人士”有艾滋病催收團隊號稱,沒有討不回來的債。此後,各種男女被高利貸逼死的新聞也就時有發生,一條條鮮活的人命逝去。

小編也提醒下讀者,珍愛生命,遠離各種高利貸,這樣的普惠金融,不要也罷。

作者:在家碼字威斯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