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00畝石漠山變成花果山

深秋,站在湖北宜城市石門水庫壩尾的制高點上,3000畝起伏山場層林盡染。你也許想不到,這裡曾是嚴重石漠化的山體,52歲的馮德紅,這位宜城市南洲村的農民企業家,用15年時間,讓石漠山變成綠森林。

7000畝山場,3000畝是裸山

馮德紅做農產品貿易,販運花生、西瓜等農產品,銷往全國,生意做得很大。2002年春天,馮德紅隨合作夥伴到湖南益陽考察時,入住一農莊,該農莊遠離城區,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幽靜閑適。

馮德紅決定建一座這樣的農莊。當時林權制度改革尚在醞釀中,馮德紅回到宜城後,踏遍石門水庫周邊,尋找合適的地方,最終承包荒山7000余畝,其中石門水庫壩尾龍溝處3000畝石漠化裸山最先承包,這裡在地理圖示得標示為裸山。

馮德紅帶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樹林,在樹下泥土中找出一塊片石說,這是敷了土的,這山屬於幾千萬年形成的頁岩石,嚴重石漠化。他又來到一處預留建房屋的空場介紹:這才是山體的真面目。為啥叫“裸山”,就是啥樹木都不長。

水果生態園

頭縫敷土植綠,一畝花費5萬元

對造林充滿期待的馮德紅,帶領家人開始了同石漠化山體的抗爭。

2003年春天,馮德紅耗資380萬元,買來香樟、欒樹、桂花、皂角、刺槐、廣玉蘭等10多個品種,共計160餘萬株。他請來民工,像種菜一樣,把桂花、香樟、廣玉蘭等貴重苗木種在有點土的地方,把欒樹等便宜的苗木在石頭山上掏個窩栽上。這樣種下的千畝欒樹全部死光,損失百萬餘元。

馮德紅認為,欒樹死因是山坡上不能涵養水。第二年,他調來大型機械對石頭山進行平整。他又買來紅葉石楠、銀杏等價值60萬元的苗木栽植。這一年,苗木又全軍覆沒,投資打了水漂。

不能再蠻幹了。第三年,馮德紅經宜城市林業局介紹,聘請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國懷、高級園藝師黃振坤為顧問。教授前來勘查現場時,面對嚴重石漠化的山坡也直搖頭。最終,李國懷教授建議將石漠化山坡整成梯田,覆土0.8米到1米,山體開槽後和碎石拌勻。馮德紅說,“一畝地,光買土、運土、拌土就要2萬元。綜合算下來,一畝地成本5萬元,比流轉良田的費用高許多。”

看著每天一車車土運上山,大型機械作業,一天油錢一萬塊,鄉親們提醒馮德紅:“虧死了,別搞了”。聘請的經理勸馮德紅:“這樣搞,還不如直接流轉良田。”馮德紅還是堅持,經理覺得這樣乾沒有前途,撂挑子辭職了。3000畝石漠化山坡耗巨資敷土,經過3年努力,栽種的海棠、櫻花、紫薇、月季、紅梅、對節白蠟等苗木全部成活。

15年堅持不懈,裸山開始回報

2012年夏,宜城大旱,40攝氏度的高溫持續42天,石門水庫乾成死水位。馮德紅不停地運水給苗木澆水,可水澆進地裡冒一股白煙後就又幹了。300多萬株紅葉石楠、銀杏等苗木不堪高溫,眼睜睜看著乾死。這一年,馮德紅開始挖堰塘,一直挖到今年10月份,花了300多萬元,在荒山上挖了30多口,堰塘深10米。距水庫、水塘較遠的地方,打了3口深井,最深的一口達到188米。

今年初,一場寒潮又凍死16.8萬株香樟。除夕夜,吃完團年飯,馮德紅一人來到樹乾葉枯的香樟林裡,摸摸這棵,碰碰那棵,忍不住大哭一場。

戰天鬥地,得有技術。馮德紅每年都出去學習苗木種植經驗,還專門到塞罕壩去學習。現在,馮德紅說起種樹來滔滔不絕:“紅櫸買回來要密植3年。大喬木要和小喬木套種,四季常青的樹要和冬天落葉的樹套種,這樣才能提高經濟效益。剛修複好的空地先種草,然後漚肥,如此循環3年後再開始栽樹……”

如今,7000畝山坡,綠化苗木有60多種,還有各類林果苗木170多種,苗木量超過600萬株。看著姹紫嫣紅的秋色,馮德紅十分欣慰,“雖說這麽多年做貿易賺的錢都投進來了,畢竟建了一座‘銀行’。”2013年開始,“青山銀行”發力。那年,僅欒樹就賺了700多萬元。

裸山開始回報,馮德紅的生態莊園夢在加速實現,林場形成“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循環、管成網”的生態園林雛形。當代愚公多壯志,敢叫裸山變青山。馮德紅說,只要初心不變加油乾,夢想一定能實現。(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