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老闆舉牌排隊被工人挑,沒必要太驚訝

作者:張永群

廣州市海珠區一段3公里小路上,舉著牌子的製衣廠老闆上了熱搜。他們拿著各種衣服樣品,牌子上寫著崗位和薪酬等著路過的工人挑選。其中一位老闆說,兩夫妻一個月可以拿到一萬五六的工資,下半年做羽絨服可以拿到兩萬四五。她表示,以前是我們挑工人,現在反了,是工人挑老闆,現在90後、00後都不學這個了。

每月八千到一萬出頭,單就工資來說應該不算少,但牌子中沒寫到的東西,或許是這份工作不吸引人,尤其是不吸引年輕人的原因。這樣的招工大多是臨時工,要達到目標薪資可能需要更長的每日勞動時間,計件趕工,動輒一天十幾個小時,對身體的損害不能忽視。還有食宿、五險一金、成長和晉升模式等年輕人求職的關注重點,多數小製衣廠都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不願意去工廠,不學工廠活,那年輕求職者都去哪裡了呢?其實這個問題近些年每年春節過後用工荒時都會被討論。如今,服務業消化掉很多中青年的就業需求,比如送快遞、送外賣、開網約車等。以外賣騎手為例,《中國新聞周刊》的一篇報導中提到,2020年上半年,美團與餓了麽累計新增的超200萬外賣騎手中,有近三成來自製造業工人,有超八成是40歲以下青年。

與流水線的高強度重複勞動相比,做騎手、開網約車等選擇無疑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自由,在大平台下工資結算到账方面的顧慮也相對較少,能得到求職者的青睞並不意外。其實,去工廠也好,選擇新興業態也罷,並沒有孰優孰劣,也不是選擇了自由的時間就是好逸惡勞不肯吃苦。勞動力的流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人們的選擇也應該被尊重。

解決缺人的問題需要靠多方合力,但對於企業來說,這樣的結果也會倒逼其反思自身的生產和用工模式。與互聯網新業態比起來,傳統製造業,特別是新聞中這種小微企業出現用人荒用人難的問題,除了勞動強度、工作時間之外,其本身在招聘市場上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可能有所欠缺,如何提升員工的獲得感和歸屬感,維護他們的職業尊嚴,如何創造暖心、有凝聚力的內部環境,這些也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事實上,在產業升級、勞動人口減少的大背景下,“老闆舉牌被工人挑”可能會是一種常見景觀,以後也要慢慢習慣,不是人們擠破頭找工作,也有可能是企業一擁而上地找人。人社部持續發布的每季度缺工職業排行榜就是一個信號,它反映著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也提示我們,面對新業態的虹吸效應,留人可能不只需要薪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