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上課坐不住、不聽講、愛打人?教你一招搞定

很多媽媽為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而苦惱:

孩子坐不住,不能安靜下來聽課,還總是招惹同學,打人搶東西,惹得老師頻頻告狀;

道理不知道講了多少遍,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孩子也承認錯誤了,可是好不了幾天,又故態複萌了,甚至更加嚴重了。

怎麽辦?童童建議大家不妨試著和孩子做個遊戲吧!

遊戲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課,孩子之所以出現上面那些問題,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1. 缺乏對情緒衝動的控制力,不會適當地表達感受。

2. 缺乏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容易衝動行事。

3. 內心缺乏安全感,從父母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情感支持。

4. 內心充滿挫敗無力感,用不被規則認可的方式來發泄。

《遊戲力》的作者、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告訴我們,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遊戲得到緩解。

首先, 是自我調節的遊戲。

孩子坐不住,不專心聽課,還打人,搶別人的玩具……

出現這種狀況,很可能是孩子在感到焦慮或挫折時,無法安撫自己,他不知道該怎麽控制情緒的衝動。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自我調節的遊戲。

比如讓孩子跳、跑、搖擺、舞動身體,或者其他重複性的動作,你來指揮頻率:

“快一點,慢一點,慢一點,快一點,超級快,超級慢……左邊,右邊……用左腳,換右腳,兩隻腳一起……”

這類遊戲可以有很多變化,如果孩子愛唱歌,就指揮他:“唱大聲,小聲,再小聲,特別小聲,最大聲……”

這種“自我調節”的遊戲是治療孩子情緒控制障礙很好的辦法,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控制情緒和衝動,增強自控力。

第二,模擬現實的遊戲。

心理學家觀察到:

一個五歲男孩上課時總是打斷老師,不能安靜地坐在教室裡。但當他和其他孩子玩“上課遊戲”時,他的表現卻很棒。

這樣玩一段時間遊戲後,他就將遊戲中的控制力帶進了真正的教室。

遊戲會讓孩子感到有趣,而不是像現實中那樣會受到批評或者懲罰,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練習機會。

第三,置換角色的遊戲。

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恢復自信,擺脫無力感,克服恐懼和壓抑。

孩子受到老師和父母的批評,即使表現得滿不在乎,但內心一定是沮喪、充滿挫敗感的。

批評和打罵,是會削弱一個人的內在力量,從而導致沒有改變的動力

我們可以讓孩子當老師,父母當學生,模擬上課的情景。

通過角色置換,讓他體會到權威的力量,找回主動選擇、自我控制的感覺,“咦,當老師的感覺原來是這樣,我也可以像老師一樣教育我的學生了。”

我們可以在遊戲中放下面子,扮演一個有點笨、有點耍寶的學生,誇張一些的表演會讓遊戲變得更有趣噢~

第四,追跑打鬧的遊戲。

《動物世界》裡,經常有小獅子、小老虎互相打鬧嬉戲的場景,其實它們也在學習如何控制、調整自己的攻擊性。

用什麽方式、用幾分的力量可以打贏對方,又不至於給對方造成傷害。

孩子也需要釋放能量和攻擊性,尤其是男孩子,需要在追跑打鬧中學習控制自己的肌肉和情緒,探索衝突、結盟和策略的微妙複雜。

所以,每天拿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盡情打鬧吧

在家裡,在戶外,枕頭大戰、襪子大戰、警察抓小偷、闖關奪寶、老鷹捉小雞……和他打成一片,滾成一團,讓他哈哈大笑,讓他滿頭大汗,讓他興奮不已。

就像《遊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說的:

“如果不能加速,你就不能學習如何減速;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機會玩打鬧遊戲,那麽他們一有機會就會撒野。打鬧對抗的遊戲,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學會如何放鬆下來。”

第五,情感連接的遊戲。

特別是一些活潑、精力充沛的孩子,如果他在親子關係中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通過挑戰規則、尋求刺激,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情感連接和力量支持。

在遊戲中,父母和孩子會有很多的身體接觸,擁抱、對視、擊掌、摔跤,這些都是連接的途徑。

在遊戲中,每個人都會開心地哈哈大笑。笑聲是最好的橋梁,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更好地拉近彼此的情感。

和父母的情感連接,會讓孩子感到:還有人愛著他、關注著他,他並不是那麽一無是處。

從父母那裡獲得力量,他才能夠有能量去改變,去主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因為恐懼被懲罰而被動地服從。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有多久沒有心無雜念地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了?有多久沒有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了?有多久沒有用心地去擁抱孩子了?

再遇到一籌莫展的問題時,不妨放下心裡的焦慮和擔憂,和孩子開心地做個遊戲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