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戰北非的轉折點,沙漠之狐隆美爾在此慘敗

說到北非國家埃及與二戰的關係,大家會第一個想到著名的開羅會議,很少會提到阿拉曼(阿萊曼)。

阿拉曼位於埃及“正方形”國土的中部,北臨地中海,在首都開羅以西240公里,亞歷山大以西104公里。阿萊曼是個非常小的城鎮,規模在埃及排不上號。但就是這個“小不點”,卻發生了改變二戰走勢的重大戰役——阿拉曼戰役。

戰爭的起因並不複雜:1940年,德國在西歐戰場風卷殘雲,反法西斯同盟進行戰略收縮。德國的盟友、佔領埃塞俄比亞的意大利卻中發現“商機”。7月,意軍大舉進攻英國在非洲的地盤。英國打不過德國,對付意大利並不難。30萬意軍在10萬英軍面前成了臭豆腐,三拳兩腳就砸得稀巴爛。最讓意大利人氣沮的是,2萬軍意軍先鋒隊竟然被3千英軍暴打,全部被俘虜……

圖-隆美爾

“豬隊友”專拉德國後腿,希特勒氣得破口大罵。但為了德國利益,1941年2月,在兵力緊張的情況下,希特勒不得不派重兵南下非洲支援意軍。這支德國軍團的指揮官,名叫埃爾溫-隆美爾,外號沙漠之狐。

德國軍團橫掃歐洲,進入非洲後繼續各種橫掃。在利比亞,英軍成了德軍的活靶子,被掃的灰頭土臉。德軍狂飆東進,企圖拿下蘇伊士運河,斬斷盟軍水運通道。然後進入中東,獲得石油資源,以油養戰。但德軍殺到阿拉曼附近,被迫停了下來。很簡單,打地面,英軍不是德軍對手。但英國和美國的空軍和海軍實力強大,英美的飛機控制天上,海軍控制海上。德軍停下來後,英軍第8軍團在阿拉曼地區構建了長約40公里的防線。只要守住阿拉曼防線,蘇伊士運河無憂。

隆美爾是沒有本錢和擁有巨大殖民地的英國、擁有巨大戰略縱深的美國打對耗戰的,必須速戰速決。但盟軍物資充足,拚盡全力,守住了阿拉曼防線,隆美爾想攻佔亞歷山大的計劃失敗。

1942年7月,底氣明顯不足的隆美爾不再猶豫,再次主動進攻盟軍。由於準備不足,在阿拉穆一戰,德軍被半個主場的英軍痛擊,士氣大受打擊。最要命的是物資越來越少,吃飯都成了問題。隆美爾不停的發電報給希特勒要軍用物資,德軍主力被吸引在蘇聯戰場動彈不得,沒有多少閑余物資支援非洲戰場。

英美的軍用物資則源源不斷運到非洲,士氣大振,慢慢縮小對德軍的戰略包圍圈。隆美爾沒有辦法,只能採用相當危險的一招——埋地雷。

表面上看,50萬顆反坦克地雷給盟軍的坦克進攻造成了巨大麻煩,這勢必會造成盟軍的巨大傷亡。但反過來講,不也是給德軍自己畫地為牢嗎?反而縛束了德軍反攻的手腳。

英軍主帥蒙哥馬利制定了輕足計劃。什麽意思呢?反坦克地雷專門對付笨重的坦克,但人在踩在地雷上是沒事的。蒙哥馬利派出工兵隊在地雷陣中開辟了一條寬約8米的坦克專用通道。

不過,輕足計劃效果不太好。德軍不會坐以待斃,炮火對準英軍第30軍團士兵狂轟亂炸,英軍進展緩慢。英軍決定用飛機轟炸德意聯軍,雙方的坦克則在炮火和塵土中進行混戰。戰役進行的非常慘烈,英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佔領了基德尼山脊。隨後,盟軍的澳大利亞軍團攻克泰爾阿爾-艾薩的山頭。怎麽比喻呢?就像《三國演義》定軍山一戰,黃忠和法正佔領了對夏侯淵軍團致命的西山。

圖-蒙哥馬利

隆美爾從德國度假回來,才發現小山頭丟了,非常震驚,不惜兵力要奪回來。可盟軍武器先進,後勤保障好,頂住了德軍的狂攻。盟軍非常清楚:隆美爾能用的汽油不多了,最多還能堅持三天。

1942年11月4日,德軍鬥志幾近崩潰,隆美爾求援希特勒無果後,下令撤退。盟軍本來有信心全殲隆美爾軍團,只是一場意外的大雨,導致路線泥濘,盟軍坦克受阻泥地。這是老天不滅隆美爾,德軍輕裝逃出生天,但也有3萬人被俘,傷亡2萬,武器全都丟光。盟軍也付出了傷亡2.3萬人的巨大代價,但和保住蘇伊士運河相比,這個代價付出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德軍此後再無力在非洲發動大規模戰役,進入消極防禦階段。

隆美爾死於1944年10月14日,被希特勒逼著服毒自殺。而在此之前的1943年5月13日,在北非的德國、意大利軍團向盟軍投降。

如果德軍打贏阿拉曼戰役,德軍控制蘇伊士運河,對盟軍來說是災難性的。可以說,阿拉曼戰役的勝利,是二戰同盟國取得勝利的關鍵之一。雖然論知名度,阿拉曼戰役沒有列寧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史達林格勒戰役出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