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聲音·責任 | 健康領域這11個問題,醫界代表委員最關注!

《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宗俊琳 熊文爽 宋晶 尹晗 蔡增蕊 張廣有

「讓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用上好葯,實實在在收穫改革的幸福。」

「教育部要減少MD+Ph.D類高精尖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規模,破除『唯學歷論』,大力培養紮根臨床『能看病』、『會看病』的臨床醫生。」

「通過立法規範兒童專用藥物的適宜的採購方式、臨床使用規則,獲得安全、有效的兒童專用藥物。」

「患者上網查,發現醫生髮表SCI100多篇,患者不找他掛號看病了」

……

3月8日上午,在2019全國兩會期間,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主辦的第11屆「聲音·責任」2019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上,醫界代表、委員們圍繞當前醫療熱點話題,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強心健骨,乾好交付的事情

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表示,連續11年「聲音·責任「座談會已經成為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的經典與特色。 「暴力傷醫零容忍」「「設立中國醫師節」,執業環境有所改善,都是「聲音·責任「座談會連續發出聲音之後取得的成績,代表、委員和媒體,功不可沒。

今天,協會繼續關注大家的建言獻策,關注醫生隊伍的建設、管理、待遇,以及醫生的合法權益、責任等,乃至涉及到國家健康工程和醫改的問題。

中國醫師協會作為醫療行業組織,希望在政府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當中繼續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同時,協會應該強心健骨,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增強服務意識,乾好交付的事情。

出謀劃策,履行行業責任

國家衛健委健康監察專員郭燕紅指出,回顧近幾年工作,我們在維護醫師權益、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去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國務院頒布實施了《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同時,醫師隊伍建設中兒科醫師發展的短板、麻醉醫師發展的短板,都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兒科醫師隊伍發展和麻醉醫師隊伍發展當中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兒科醫師隊伍整體數量明顯提升。另外,去年迎來了首個中國醫師節,大家一步一個腳印,為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國家衛健委科教司陳昕煜副司長指出,在代表、委員呼籲下,醫學人才培養制度,包括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由聲音轉化成了政策,並推動落實。住培專培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醫學教育,存在院校之間的差異,質量和待遇等突出的問題。

為加強衛生系統改革,醫學教育需要加強監管,提升質量。當前,計劃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規範繼續教育辦班,加強監管,提升質量,例如最近起草修訂《繼續教育管理辦法》,防止繼續教育成為形式主義,保障其真正有效、有針對性的落實與推進。同時,通過院校教育,為新進人員打好基礎,將規模和質量對接。

以信心和能力踐行媒體社會責任

醫師報社王雁鵬社長表示,在中國醫師協會的領導下,在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大力支持下,醫師報有信心、有能力將媒體社會責任踐行下去,共同為人民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醫界代表、委員是令人敬佩的

一支重要力量

會議由中國醫師協會秘書長李松林、醫師報社常務副社長張艷萍主持。李松林秘書長對參會領導、嘉賓、代表委員的到來表示感謝。張艷萍表示,醫界代表、委員是令人敬佩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一支特殊的力量。今天的座談會現場,有很多老朋友的重聚,也有很多新朋友的加入。大家都希望就一些重要的醫界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讓人民群眾在醫療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需求逐步得以滿足,獲得感不斷增強。由此,才有了一次又一次「聲音·責任」座談會,座談會才有了不斷更新和拓展的空間。

會議現場,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等20家媒體共同關注。

主題報告

全國政協委員、瀋陽軍區總醫院心內科 韓雅玲院士

醫師管理 業必歸會

《執業醫師法》的實施對醫師隊伍建設、醫師業務素質保障與提高,醫師合法權益的維護,及醫師在維護公眾健康領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與公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相比,《執業醫師法》的一些內容亟待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一是如果需求決定教育,到底追求一個高素質的醫師隊伍,還是達到只要有人用就行了。

二是關於醫師執業註冊的問題,多點行醫已經成為共識,可否不對註冊地域進行限制?終身禁業制度對加強醫師隊伍的管理能起到積極作用,應否在修改中予以肯定?現行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培訓應在法律中予以確認,但如何和職稱制度對接?

三是關於醫師權益保護的問題,應考慮建立醫療損害責任強製保險和醫師健康意外險。

四是關於醫生薪酬制度的問題,醫師的薪酬保障和執業安全保障應當加強。

五是關於業必歸會的問題。特定的管理模式下,政府、社會、行業組織和醫師相互影響,如何發揮行業組織在醫師管理上的積極作用,可否考慮「業必歸會」的管理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邢台人民醫院

黨委書記 陳樹波教授

規培五年 「從無到有」的裂變性進展

我國自2014年初,實質性啟動住培制度以來,在短短的5年多時間內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裂變性進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績。很多有識之士都盛讚,我國的住培制度開創了醫師隊伍質量提升的主乾道,實現了臨床醫師培養模式的大突破,創造了醫師培訓教育史上的新奇蹟。

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醫教協同在機制上、體制上、具體政策的銜接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儘快理順關係,加快發展,如醫學院校培養規模遠大於住培容量,存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學位銜接不夠順暢等問題。

因此,建議教育部與衛健委加強溝通,一方面教育部要重新評估醫學院校擴招政策的利弊,提出合理的院校教育招生規模;另一方面,衛健委應考慮適當增加住培基地數量,通過多方籌資,擴大規培招收總量,以滿足基層醫療機構對高質量、同質化的合格住院醫師的迫切需求。同時,建議教育部減少MD+Ph.D類高精尖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規模,破除「唯學歷論」,大力培養紮根臨床「能看病」、「會看病」的臨床醫生。最重要的是,建議儘快修訂相關法律及配套文件,化解因法律制定滯後、政策不協調而造成法律風險,破除對住培基地和培訓對象的不合理束縛。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眼科防治

研究所所長李甦雁教授

保障兒童用藥安全

近年來,兒童用藥問題成為我國兒童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在:兒童專用劑型少、規格少、品種匱乏,不合理用藥現象較普遍,藥物不良反應率較高,對新生兒早產兒等特殊人群的預防性創新藥物引入不足等諸多方面。

因此,我們提議:

一、有必要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兒童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需求,制定專門保障兒童健康需求的兒童用藥保障法規,將現行有效的做法制度化、法律化,從鼓勵研發、促進生產、完善採購、合理使用、醫保激勵等方面系統解決兒童用藥保障的問題。

二、規範、引導、鼓勵、支持製藥企業研發生產兒童專用藥物,完善兒童葯相關的流通、招標採購、定價、臨床使用規範、醫保報銷規定。

三、加強兒科專門的相關人才培養(醫務人員、教學科研人員)。

四、通過立法規範兒童專用藥物的適宜的採購方式、臨床使用規則,保障兒童安全、及時獲得安全、有效的兒童專用藥物。

五、在遵循救命救急原則的基礎上,高度關注兒童裡面的優先群體:新生兒、早產兒的用藥保障問題,加速引入包括預防高危早產兒RSV感染等多個重點領域的創新藥物,對這些領域進行預防性乾預,降低新生兒、早產兒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保障兒童健康。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血液科主任楊林花教授

構建重大疾病一體化解決方案

今年兩會,我重點關注兩大議題,一是血液腫瘤中關注度較低,但對患者生命造成重大威脅疾病。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等重大疾病的解決方案;二是血液病常用藥物的保障問題,目前我國存在一些常用藥物缺乏一個常態保障供應機制。

針對關注度較低的重大疾病,我們應加速引入臨床價值高且急需、創新性高、患者獲益高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手段。不過,加速引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對這些重大疾病構建一個一體化解決方案——讓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用上好葯,並實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專項救助和社會救助五重保障,從而讓患者實實在在地在改革中收穫幸福。

另外,希望國家能構建一個包括血液病在內的常用藥物的常態保障機制。通盤考慮包括血液病在內的各種疾病患者的常用藥保障及安全問題,預設應急之策,以有效應對突發問題,真正做到惠及於民。

建言獻策

關鍵詞:多點執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陳仲強院長

建議簡化多點執業手續

建議簡化多點執業手續。醫師若在地區、行業協會或醫院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註冊,在全部區域都應該是有效的,而不是每換一處執業地點就要再辦一次手續。如今多點執業的實行情況不如預期,主要問題在於其推行方式和醫院管理制度相矛盾。如果是全日製工作聘任製,醫師提出用一天工作日去多點執業,醫療機構該如何管理?醫師在工作日之外的休息時間去多點執業,又該如何管理?這些問題需要思考。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藥科學院

西苑醫院 徐鳳芹副院長

取消中西醫結合人才執業範圍限制

為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高校設置了中西醫結合專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省執業範圍不統一、中西醫結合執業範圍不明確、診療項目混亂等問題。

如今,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和使用脫節,過於限制中西醫結合人才執業範圍不利於中西醫結合創新發展。因此,建議取消中西醫結合人才執業範圍限制,明確中西醫結合人才與中醫、西醫人才享有同等執業範圍。尤其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藥管理局重新修改並頒布關於中西醫執業範圍的辦法。按規定註冊後,中西醫結合醫師若通過西醫綜合醫院考核,可以在西醫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臨床科室執業,並按照註冊範圍開展相應的診療服務,合法從事各專業,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

最後,在中國,中醫執業醫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臨床執業醫師只能三選一,不能同時持有其中兩個的執業醫師證,這同樣不利於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不利於為人類健康事業做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志願醫生

全國政協委員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 凌鋒

中國志願醫生作為中國醫師協會下屬的二級工作委員會,在去年一年時間裡肩負扶貧攻堅任務,走訪了75個縣。並得到了衛健委,特別是醫政醫管局的大力支持。

希望我們能夠把健康扶貧工作做得更加細緻,將定點幫扶的醫院和中國志願醫生的工作進一步結合,把中國志願醫生納入幫扶工作中。不管是西藏,還是內蒙,都是在中國的土地上,都是為國家開展扶貧工作。把民間組織納入進國家定點幫扶政策,才能更好地把貧困縣縣醫院技術兜底兜上,為貧困地區真正留下一個走不了的醫療隊,才能真正的防止因病返貧的現象發生。

關鍵詞:胸痛中心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心血管內科主任 霍勇教授

心肌梗死救助項目從2011年開始,不斷推廣到基層,但是目前發現僅僅從醫院層面開展還很不足,所以在今年的兩會上提案方向是如何建立更好的體系。

當前中國胸痛中心建設體系已完全符合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胸痛中心建設提出「三全模式」,進入一個新階段。如果胸痛中心建設能實現預防、急救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才真正能夠實現從急救到預防,從疾病到慢病的延伸,而這種延伸也是恰恰能夠發揮醫療機構在醫療體制改革中重要環節的作用。

所以,建議以胸痛中心建設為抓手,把心肺復甦、心率復甦連在一起,重點提升醫院的專業救治、公眾救治能力。通過救治能力的提升,增強預防疾病健康意識,這是提升整個社會健康素養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職稱考評

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

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 張澍

如今,發SCI文章是臨床晉陞的重要指標,而這恰恰正在「毀掉」一批年輕人:第一,年輕醫生把精力都放在發論文上,而側重臨床的精力必然少;第二,為了儘快發文章,不少年輕醫生不惜寫假文章、買文章,這種行為一旦被發現,醫生的學術生涯就徹底結束了。

目前,發SCI已經變成「院長工程」,因為院長一開會就討論,就互相攀比,但SCI發表數量與絕大多數臨床醫生都沒有關係,或者說,與廣大看病的老百姓沒有關係。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是,誰是合格的臨床醫生?誰能治好病?所以,用SCI作為醫生職稱評估的指標是不合理的,建議該制度亟須修正!

關鍵詞:醫師培訓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內科 謝良地教授

根據不同情況分級培訓

滿足不同層次需求

現在很多人提倡,醫生是精英教育,本科是最基本學歷。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分級培訓,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高職和大專學歷也同樣重要,鄉鎮一級非常需要,因為接受「5+3」「3+2」培訓的醫生很難再回到基層工作。

有機構,沒人員;有人員,沒資質;有資質,留不住。這種現象在基層非常常見。因此,醫生培訓非常必要。同時,不能忽略鄉醫群體,他們也需要增加補助,需要進行規範化培訓,需要體面的收入。

希望能夠保障鄉醫群體的權益,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提高專業技術上,這也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健康權益。

關鍵詞:全科醫生培養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教授

讓全科醫生快速銜接基層工作

針對全科醫生的培養,一方面是通過臨床醫院培養,另一方面是通過基層服務機構培養。臨床醫院培養主要是訓練全科住培醫師的臨床技能及臨床思維訓練。基層服務機構培養主要目的是崗位勝任力訓把專業技能應用到實踐中,讓畢業生能夠更快速銜接到基層工作。

現在「5+3」的全科醫生畢業後要分配到鄉衛生院,立即走入工作崗位,但是要考慮走入崗位的全科醫生能否適應工作。建議如果規培學員在規培期間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應允許其在社區實踐基地規培期間獨立執業,增加實踐機會,使其畢業後能夠更好地適應基層臨床需要。

今天,「聲音·責任」2019全國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醫師報除進行圖片直播外,還在騰訊微博、今日頭條微頭條做了圖文直播報導,截至發稿,累計閱讀百萬餘次,單條最高閱讀23萬。

往期回顧

? 遭遇醫患糾紛,如何破解那句「他當時沒說清」的魔咒?

編輯: 畢雪立 審核:陳惠 秦苗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