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幾年減過的負,都被你媽補回去了

2月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RMM)閉幕,中國隊單人最好成績15名,團隊第6名,一塊金牌都沒有。

而在另一項重量級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比賽中,曾經拿冠軍拿到手軟的中國隊,也已經4年無緣第一。

連續的“滑鐵盧”,不免引發了這樣的討論:近幾年實施的“取消奧數加分”的政策,該不該背這口“鍋”?

“取消奧數加分”結束了不少學生被補習課支配的恐懼,卻成了另一個“噩夢”的開始——呼喚“快樂教育”、“要關注孩子健康成長而非一味追求成績減負”行動

確實是不讓一味追求學習成績了,但接踵而來的特長、素質、面試等“課外活動”,又把減下去的全都給補回來了。

過去幾屆的強行“減負”,不知給天下憂心忡忡的父母,添了多少心頭上的亂。

減負,可能是一些人的災難

對一部分人而言,“減負”,離他們太遙遠了。因為他們有可能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

在2015年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中,13.7億的全國總人口中,共有8.2億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僅在初中及小學程度,未上過學的人口數則沒有做推算。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全年22408元,平均下來,每月連兩千塊都拿不到。扣去租房、水電、吃喝、醫療,交付學費就夠嗆了,供給自我提升的部分更是所剩無幾。

直到2019年,中國也還有200多萬的失學兒童。

家庭收入不穩定,兒女受教育的機會便岌岌可危。對於他們來說,毋論”減負“,只要有機會上學,便已經很幸福。

在大城市裡大聊特聊“減負”利弊,可能真的有點過於理想主義。

即便這些孩子終於有學可上,“減負”,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災難。

相對於大城市的孩子而言,上學考試是他們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是擺脫貧窮的唯一方式,是實現階層跨越的唯一通道,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投資。

“減負”,就是給了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如果不努力,他們拿什麽來競爭?

別減負,要輸的

對中層家庭而言,教育上稍有“減負”,便面臨著被掉隊和被淘汰的危險。

沒辦法,競爭殘酷。即便在2015年,中國的中產階層也僅佔人口的11%左右,但所佔有的財富比例,甚至低於僅有一丟丟的中產階層以上人口。

新頒布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俗稱“減負三十條”)“貼心”地定死了做作業時長: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於是,許多學校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作業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做完,小學生們真是爽飛了。

然而,雖有四五個小時的空閑時間,中產爸媽們卻多半還在外加班當社畜,根本沒時間陪娃玩耍。但若直接放飛吧,又怕他轉頭就去玩遊戲。

相較之下,舞蹈、繪畫、英語等課後(不感)興趣班就成了“雙贏”選擇,既安頓了孩子,又為孩子儲備實力,將來說不定能拿到省重點的自主招生名額,加分考上“雙一流”,全額獎學金拿top10的offer,讓隔壁王處長和他女兒一起眼紅去……

何況,自己好不容易從底層一躍而上,怎麽能在孩子這一代,就停滯了?想想童年時的苦日子,心都要抖三抖。

存款雖然不多,孩子雖然有點累,但為了整個家的未來,這些都不是問題。爹媽也學過數學,減負就是-(-1)=+1嘛,沒毛病。

減負了,也能吊打全場

聽到“減負”後笑出聲的,其實只有一小撮人。

就是那些要麽家裡有礦,要麽造過火箭的精英父母們。

三點半放學還沒作業?正合我意。老在那些枯燥無趣知識上打轉,這不耽誤我家孩子嘛。不如早早放學後去練網球,去上私人英語課,讀會兒《戰爭與和平》,九點半即進入精致睡眠。

這些家長很清楚,自家的孩子,起點從小就比別人高,沒必要執著於應試中的雕蟲小技,更沒必要奔赴中層家庭的(偽)“素質教育”

不過,他們的孩子就有點不是滋味了。彈琴彈得手酸、懸腕懸到麻痹;才上第一節課,家教就輕飄飄把書一扔,“新概念1太簡單了,我們直接從新概念2的下半本開始吧”。

但受過精英教育的孩子,哪個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開花?而且,他還會是花叢中最搶眼的那朵。

“別減了,我還想努力呢”

不得不提的“減負”還有高考改革。

去年8月,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出爐,新增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準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

自選科目、學業水準測試、面試……看上去,考生們似乎擁有了更多選擇。

這大概還是錯覺。自主招生、特長加分等,釋放的只是佔有更優質教育資源的那小部分人的壓力,而最該被拯救的出身中下層的考生,卻對自招和加分的高門檻望塵莫及。

相較之下,以統考成績作為最主要衡量標尺的原制度,卻恰恰最是公平。

正因為不分高低門檻,“高考”這座獨木橋,早就被擠爆了。

一旦趨於“減負”,大多數的人,只能眼睜睜看著比你有底氣的人,比你更努力,接著自然而然變得更優秀。

可就算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是沒人想做棄權的那個。仍有萬千家長和孩子自願關上了“減負”的大門,選擇負重前行。

“總有人要贏的,為什麽不能是我的孩子?”

參考資料

[1]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2010). 國家統計局

[2] 2015年全國1% 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2016). 國家統計局

[3]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2018). 國家統計局

[4] 瑞士信貸: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中文版). (2015). MBA智庫

[5] 小學生“三點半放學”:愁了家長 樂了培訓機構. (2018). 法制日報.

[6]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減負三十條"來了. (2018). 新華社.

[7] 中產焦慮下,哪個家長敢給孩子減負. (2019). 網易數讀

[8] 高考變了,但總感覺哪裡不對. (2018). 虎嗅APP

[9] 楊華:基礎教育“減負”改革,真對我們有利嗎?. (2018). 觀察者網

[10] 剛剛,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出爐啦!(1分鐘讀完 全是乾貨). (2018). 首都教育

[11] 《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在京發布. (2018). 新浪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