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才新政兩周年:成都為吸引海歸“蓉漂”都做了什麽?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名揚 攝

人才對於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對於對標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而言,海歸更是不可忽視的人才力量。

為了引人聚智,2017年7月,成都發布“人才新政12條”。兩年時間即將過去,正努力建立國際化營商環境,積蓄衝刺世界城市能量的成都,為了吸引國際人才,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成都的方式,是“建平台”和“給政策”一起抓。

就在今天(6月14日),2019“創業中華?海歸蓉漂”青年海歸組織會長大會在成都舉行,包括在蓉青年海歸代表在內,共300餘人參加大會。

此次大會,可以說正是成都吸引海歸人才方式的集中體現。

會上,成都向海外青年華人華僑,及各地青年海歸組織領軍人物,展現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創新發展;與此同時,成都也攜手青年海歸組織,為國際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和載體,引領青年海歸組織和人才聚力成都。

建平台,成都牽手青年海歸組織

正如中國僑聯顧問、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會長喬衛所說,青年海歸是僑界青年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之一。

但人才海歸而來創新創業,能在哪裡傳遞自己的需求和困難,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此,喬衛指出,青年海歸組織,則是聯繫、凝聚青年海歸人才的平台和載體——成都也瞄準了這一點。

在當天會議現場,與會青年海歸組織會長,共同宣讀了《青年海歸組織會長共促成都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成都宣言》。在此《宣言》中,青年海歸組織會長就廣泛號召青年海歸英才,要與成都攜手,做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牽線者、踐行者。

在下午舉行的青年海歸組織會長對話會暨蓉貴昆三市僑聯新僑海歸協同發展簽約儀式上,與會青年海歸組織代表,又進一步圍繞成都建設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出謀劃策,給出“金點子”。

不僅如此,簽約儀式現場,成都、貴陽、昆明三市僑聯及僑聯所屬商協會,還共同簽訂了合作協議。目的是在更大範圍、更多領域,為青年海歸創新創業,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

作為相關組織的成員,世界青年華商會會長、英國華人青年聯會會長李俊辰在現場,專門就青年海歸創業發展情況作出了分析。

在他看來,當前,海內外青年交流合作的空間不斷擴大,創業機遇不斷增多。“我國創新需求強、創新有基礎。同時,還頒布了一系列鼓勵新僑或青年海歸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

不過,李俊辰也指出,在迎來這樣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國家層面還未正式頒布更為細化的海內外青年互通交流政策;又如政府層面的交流機制鮮有體現等。

基於此,他在給出的具體建議中,也強調了平台的重要性:國家層面應正式頒布相關優惠政策、制度,並努力搭建更多更為系統、全面的創業青年服務交流平台。

可見,積極“建平台”,正是成都吸引海歸有的放矢的重要體現。

給政策,營造環境吸引海歸“蓉漂”

除了提供平台,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參與全球合作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是成都確立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成都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深化改革創新,培育國際化的投資生態和經營環境,建設與城市經濟規模、國際排名相稱的營商環境和市場化水準。

事實上,成都大力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的經驗做法,已經連續三年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成都也被外界譽為全國“雙創”第四城——“全國創新創業‘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西有菁蓉匯’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具體而言,在成都“人才新政12條”、“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資助管理辦法”等動作中,不乏針對國際人才的政策。

例如,成都對來蓉創新創業的國際頂尖人才(團隊),給予綜合資助獎勵;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資助;對來蓉創新創業或作出重大貢獻的創新型企業家、科技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資助等等。

對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成都也“想到了前面”。

找不到合適辦公場地怎麽辦?成都一直持續支持創業載體建設,為眾多創客和科技型企業拓展成長空間。截至今年5月,全市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創業載體289家,載體面積1708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65家,雙創企業及團隊共9453家。

創業資金不足怎麽辦?針對於此,他表示成都還在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金融支撐。為此,成都組建了13支、資金規模超14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創新創業,對95家科技中小企業實現投資6.4億元;同時,聯合建立信貸規模超過50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累計支持企業獲得信用貸款43.09億元。

不僅如此,對於創新創業企業長期關注的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招攬引進等問題,成都也一直為其保駕護航。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成都此前就獲批了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頒布了一系列具體政策,如設立10億元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的創造、應用等。

得益於此,成都在2018年的專利授權量達57370件,位居國內同類城市第三位。

此外,在吸引人才方面,成都持續舉辦“雙創”活動,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氛圍。數據顯示,成都持續舉辦了“菁蓉匯”570場,共吸引880家(次)創投機構、16100余家創業企業及團隊,近64萬人以多種方式參與活動。

在成都這樣持續的努力下,人才新政頒布兩年後,越來越多的海歸正加入“蓉漂”隊伍。正如港漂圈創始人趙磊在現場演講的結尾所說,“未來,少不入川,很可能就將改為少必入川。”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