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低情商社交虐慘的,不只張雨綺

本文轉載自: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社交,似乎是所有當代人的難題。

該不該講話,該講什麽話,該什麽語氣講話……

與熟悉的人溝通尚且需要琢磨時機看眼色,更何況是陌生人。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裡,明星與素人組成旅行團,同吃同住同遊。

剛出現在鏡頭前,陳學冬就壓力巨大:“十個陌生人,好難。

“我的壓力來自於,和這個環境裡所有人都不熟。”

一直以直爽著稱的張雨綺,也逃不過擔憂,怕明天超級尷尬。

素人嘉賓也是一樣,尷尬寫在了臉上。

坐上車,陳學冬神預言了大家的狀態:

“群裡聊的非常的熱絡,見面就一定十分的尷尬,現在年輕人都這樣。

果不其然,大家坐上車之後,一片沉默。

另外一邊,張雨綺團隊一起體驗遊船項目。

船上安靜得能聽見流水聲。

這樣的氣氛像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張雨綺在節目裡,被團友一句“你覺得丟人嗎”懟到啞口無言。

坐她旁邊的女孩像一個話語轟炸機,一刻不停地在耳邊廢話,讓人幾近崩潰。

很多網友直言,這個綜藝簡直是大型反面教材,教會我們如何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溝通。

過度輸出,不懂傾聽

在網上被吐槽最厲害的,可能是張雨綺團隊的“小麻雀”。

她自己形容,因為平常話太多,所以有了這個外號。

哪知道這個外號並不是自謙,她是真的太太太太像個“嘰嘰喳喳”的小鳥。

玩遊戲輸了之後,和隊友不停地開玩笑,在按摩師耳邊旁邊絮絮叨叨,別人完全沒有插話的余地。

在旁邊“配音”的小麻雀

輪到自己的時候,按摩師的每一個動作小麻雀都要給出誇張的反饋。

張雨綺忍不住吐槽,你連按摩都停不住嘴。

身為劍橋博士,小麻雀的知識量儲備不小。

在參觀時,她的嘴又忙活起來,調用起自己全部的知識,向團友介紹眼前的風景。

船上的團友漸漸被她煩得興致全無。

導遊開玩笑說被搶了飯碗,看到小麻雀就壓力很大。

整個旅行遊覽的過程中,小麻雀的聲音一直縈繞在耳邊。

大家坐上大巴之後,張雨綺委婉表達了不想聊天的意願,對攝影說:“我們不聊了,你們先休息吧。”

小麻雀接了一句,“對,你們不用假裝敬業。

小麻雀語出驚人

車裡的氣氛變得格外尷尬。

其實看完整個節目,可以知道小麻雀本質不壞,也聰明可愛。

不過和她長時間呆在一起,的確讓人倍感困擾。

不分場合、不顧後果,想到什麽講什麽。

總喜歡在耳朵旁邊說個沒完,不管別人是否想聽。

像她這樣“過度輸出型”的人,在我們身邊不算少。

信息傳遞,本身包含了輸出方、輸入方和傳遞的信息內容本身,忽略任意一個條件,都會讓交流陷入困境。

顯然,小麻雀在社交過程中漏掉了“輸入方”的感受,得到了負面的效果。

在後來的交流中,她反思自己的問題。

想要活躍氣氛,融入團隊,卻因為太聒噪而適得其反,讓大家都感到不愉快。

本來胸無城府,表達欲旺盛,想到什麽說什麽,可整個團隊的氣氛更加糟糕。

單方面的表達,就像是把行李硬擠進已塞滿的箱子裡。自己精疲力盡,接收者也痛苦不堪。

在和其他人交往時,聊天不僅僅是張開嘴講話那麽簡單。

及時接受對方的反饋,偶爾閉上嘴聽聽別人的發言,或許更加重要。

如何炅在《來得及》裡所說:

“打開自己的耳朵,不急著去訴說,從而找到最契合的交流脈絡。

私下溝通,好過公開表達不滿

小麻雀的過度輸出,終於讓大家坐不住了。

旅行剛剛進行到第三天。

大家圍坐下來吃飯,小麻雀室友抱怨:“竟然還有九天!”

引發了一場對小麻雀的集體圍攻。

顯然大家對這場旅行並不滿意,矛頭也暗戳戳地指向了小麻雀。

於是有人提議,“大膽說出一個你最不喜歡的人。”

一開始,大家還在嘻嘻哈哈地調侃小麻雀,像是在開玩笑。

到第三個團員之後,突然開始了嚴肅的“圍攻”。

先表揚一番,然後將這讓人尷尬的一票投到她頭上。

漸漸地,大家語言變得犀利,連前面的鋪墊都省略,直入主題。

“控訴”進行到一半,小麻雀終於忍不住落淚了。

她說,“被所有人一點一點推了下去。”

小麻雀身上的確有不足,但這種近乎公開“處刑”的方式,也讓人難以接受。

在公開場合表達不滿,用投票的方式選出“最討厭的人”,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孤立。

大家抱著“你看大家都討厭你,並不是我們太挑剔”的心態。

漸漸地,已經不是客觀地指出小麻雀的問題,而是發泄情緒的一場“集體狂歡”。

小麻雀的室友沒有意識到,這樣會給對方帶來多大的傷害。

向大家訴苦,“看,我多不容易。”

對小麻雀的抱怨能數上十條:

“簡直是十萬個為什麽,回到酒店也一直在講話,自己沒有一點私人空間……”

甚至直接表達自己不願意與她當室友。

室友,本身是帶有一定隱私性的親密關係。

兩個人共處的時間與空間更長,交流與接觸的機會也更多。

團友直言,很多內容是只有室友才知道的,在那樣的情況下講出來,讓小麻雀的處境更加難堪。

很自然會使得所有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對方。

不斷打擊對方的自尊心,披著“指出問題”的外皮,實則是一場社交霸凌。

節目播出後,很多網友也為小麻雀鳴不平。

小麻雀和室友兩人交流的機會本來很多,但出現的問題卻沒有私下解決過。

公開表達對方的過失,讓對方完全被剝奪話語權,從來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曾國藩曾教誨弟子“揚善於公庭,歸過於暗室”。

意思是,在公眾場合表揚別人的優點;談對方過錯的時候,需要在私底下溝通交流。

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對方的想法,從問題的根源上解決,而不是通過發泄情緒陷入惡性循環,傷害對方。

急於展現優越感,反而會引人厭煩

初次和陌生的團員見面,誰都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但這一次,急於表現的小銘,卻引發了團友的不滿。

在藝術博物館裡,面對歷史悠久的展品,作為哈佛的高材生,小銘開始了滔滔不絕地講解。

想展現自己的學霸身份,把自己的知識都亮給別人看。

從天文到地理,從文藝複興到多元化思想,拚命扮演著導遊角色,可周圍的團友已經格外疲憊。

眾人一臉疲憊

有人吐槽,感覺自己是一個學渣,什麽都不懂。

有人吐槽很難有參與感。

事情演變到最後,旅遊團亂成了一鍋粥。

“每一個人都在說,這個我看不懂,這個是我的領域,我可以來講講。”

原本悠閑自在的博物館之行,變成了一場讓人昏昏欲睡的知識競賽。

事實上,小銘也不是真的如他表現得那樣博學多才。

每次下車之前,他都會先在瀏覽器上搜索資料,以確定下一景點的歷史與背景。

他希望通過展現自己聰明、見多識廣的一面,換來別人的另眼相看。

這反而把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搞砸了。

團友評價他,感覺不像是第一次見到的那個人了,現在的他更像是在作秀。

“他是在炫知識,是在表現。

小銘被其他團友“討伐”

沒有更好的印象,還不小心搞砸了大家的旅行。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在《自卑與超越》中講:

“但凡有些成就的人,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獨有的那種優越感。

它取決於人們賦予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單單是浮在表面上。”

浮於外表的“作秀”式講解,僅僅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和表現欲。

與其為了獲得認同,用力地表現自己,倒不如用內驅力來自律,扎實、低調地向下長出根來。

別把沒情商,當做是真性情

另外一邊的旅行團裡,年紀較大的阿姨和年輕小夥子們,也發生了一些摩擦。

旅行的第一頓晚餐,為了打破不太熟的尷尬氣氛,“仙女姐姐”在飯桌上找到了話題:給大家“看面相”。

如果眼睛一大一小,一定是溫柔的男生。

頭髮自然卷,也是值得被嫁的人。

變相地把大家誇了一遍。

儘管聽起來沒有什麽科學依據,陳學冬依舊認真地盯著她:“姐姐你繼續往下講。”

但到了賢賢這裡,被“我不想聽”硬生生堵了回來。

賢賢解釋說,自己不相信這個。

在他眼裡,仙女姐姐“看面相”的行為,沒有科學依據,毫無意義。

“都這個時代了,就不要用長相評價其他人了。”

姐姐臉上的笑意瞬間僵住了。

最開始營造起來的氣氛被打破。

飯桌上的年輕人,也並不相信相貌決定性格。

對於他們來講,姐姐的話只是一個逗趣。

但賢賢一句話,直接讓姐姐下不來台。

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與人交往時,年紀、興趣差異較大,很容易發生觀念的衝突。

無法說服對方、理解對方的樂趣,再正常不過。

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錯,但打著“真性情”的旗號,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尊重。

和別人相處,同理心、情緒控制、尊重,都是所有人需要慢慢學習,努力做到的社交原則。

給文章點個

在看

吧,希望你最後能學會,得體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