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枕部腫物6年,診斷為哪種腫瘤?#醫學影像#【確診丨經典病例】

一、患者資訊及影像

患者:女,31歲

主訴:發現枕部腫物6+年。

現病史: 患者6+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枕後部腫物,偶伴頸部活動後壓痛明顯,伴頭暈頭痛。此後腫物未明顯增大,未予重視。為求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患者神清,精神可,枕後部腫物,無壓痛,頸部活動可,無頭暈頭痛,無惡寒發熱,無心慌心悸,納眠可,二便調。

既往史: 6年「強直性脊柱炎病史」,余不詳。

實驗室檢查: 術前淋巴細胞總數1.18×109/L(正常值1.6-4.00×109/L)、中性粒細胞總數1.06×109/L(正常值2.0-7.5×109/L)、白細胞總數2.80×109/L(正常值4-10×109/L)。風濕三項提示:抗鏈球菌溶血素"O"196IU/mL(正常值0-116 IU/mL)。

超聲: 無。

CT/MRI掃描: 彩超:枕部皮下實性腫塊,性質待定(大小7.8cm×4.3cm×7.5cm)。

CT掃描:CT檢查設備為寶石CT( GE Discovery CT 750 HD),患者仰臥位,掃描範圍顱底至第七頸椎,常規掃描層厚為5mm、層間隔5mm,電壓80-140kV自動切換,自動管電流,矩陣512×512。

查體: 右側後枕部觸及一腫物,大小約7cm×5cm×6cm,質韌,無壓痛。

二、病例問答挑戰

問題一

該病例在CT平掃基礎上,下列哪項檢查和技術最能提供定位、定性資訊(單選)?

A 頸部正側位DR拍片

B 頸部DSA檢查

C 頸部MRI平掃及增強檢查

D 頸部CT增強檢查

E 頸部MRI平掃

答案解讀:C

解析:該患者在行CT平掃後,直接CT增強檢查也可以提供病灶資訊,不過病灶為軟組織腫塊,MRI及增強為更優選擇,更有利於判斷組織成分及血供資訊,有助於該病灶的定位與定性診斷。答案為C

問題二

CT增強和MRI的特徵性描述,正確的是(多選)?

A 病變T1WI呈不均勻等、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稍高信號

B DWI(b=800)呈略高信號,邊界尚清楚

C 其內及周圍見多發迂曲血管流空信號影,增強掃描病變不均勻明顯強化

D 病變內部可見T1WI及T2WI低信號區,強化顯示該區域無強化,提示纖維成分

答案解讀:A B C D

問題三

據以上臨床資料與CT、MR表現特點,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為下列哪一項(單選)?

A 海綿狀血管瘤

B 神經鞘瘤

C 淋巴瘤

D 孤立性纖維瘤

E 頸動脈體瘤

答案解讀:D

三、診斷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學表現提示的診斷線索

後頸部平斜坡至頸5椎體水準一巨大軟組織腫塊影,CT平掃密度略不均勻,CT值約37-50HU,鄰近骨質未見明顯破壞徵象。

MRI所示T1WI呈不均勻等、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稍高信號,DWI(b=800)呈略高信號,邊界尚清楚,其內及周圍見多發迂曲血管流空信號影,增強掃描病變不均勻明顯強化,其內可見無強化壞死區 ,並且早期強化並延遲強化。

本病例的讀片思路

1)發現病變與認證:本病例CT掃描發現後頸部病變較為容易,MR平掃及增強有助於鑒別腫塊成分和判定病灶的血液供應情況。本病例基本徵象為單發、邊界清楚、等密度軟組織腫塊,其內可見壞死及流空血管,增強掃描呈「快進慢出」強化模式。

2)定位診斷:定位比較簡單,後頸部軟組織腫塊,骨質未見破壞。

3)定性診斷:本病例相對少見,術前定性較難,確診靠病理。臨床上31歲年輕女性,發現枕部腫物6年,但無其它不適,因有較多迂曲血管,強化明顯,高度強化腫塊通常提示為血供豐富的腫塊,病變內部可見T1WI及T2WI低信號區,強化顯示該區域無強化,提示纖維成分。對於病變的診斷有提示意義。主要與海綿狀血管瘤、主動脈體瘤或神經鞘瘤等鑒別。此病例T2WI信號不是特別高,不是特別符合血管源性腫瘤,壞死囊變少,不符合神經鞘瘤。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SFT 的影像學特徵有以下幾點: (1) 病灶為邊界清晰的單發腫塊,較小者呈類圓形或橢圓形,較大者呈淺分葉或不規則狀。( 2) 同肌肉相比,腫瘤實質在CT上呈等密度,T1WI 呈等信號,T2WI 為等、高信號,T2WI 信號強度隨著膠原纖維含量的增高而減低,而富細胞區呈高信號。腫瘤較小者密度/信號均勻,較大者可有囊變、壞死、鈣化、出血緻密度/信號不均。( 3)腫瘤多呈「地圖」樣明顯強化,腫瘤細胞密集區強化明顯,而細胞稀疏區與膠原纖維束玻璃樣變區域強化相對較弱,因此形成「地圖」樣不均勻性強化。文獻報導,病灶T2WI上高信號區域在增強後明顯強化,此徵象極具診斷價值。( 4)腫瘤血供豐富,MRI平掃可見流空血管,增強後腫瘤內和/或周邊可見明顯強化的血管,本病例與文獻報導相符。

鑒別診斷

1)海綿狀血管瘤:呈團簇狀、分葉狀不均勻密度影,T2WI及T2WI壓脂以明亮高信號為主,MR內見迂曲蚓狀流空血管影,可有分隔,位置多表淺或靠頸動脈鞘後方,範圍廣,界限不清。增強掃描呈中等不均勻強化並可見紆曲血管強化,C T 平掃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邊界清楚, 增強掃描。

2)頸動脈體瘤:為副神經節瘤,一般位於頸總動脈與頸內、外動脈交叉及頸內靜脈內前方,等密度影,MR 呈不均勻等T1 長T2 信號影,增強呈明顯不均勻強化,內見血管流空低信號影,稱「鹽胡椒征。CTA 頸動脈三維重建影像上可見頸總動脈分叉處上方頸內、外動脈之間距離增大,呈杯狀擴。如圖1-11,左咽旁軟組織腫塊,明顯強化,內見斑片狀無強化區。

3)神經鞘瘤:CT 平掃表現為邊界清楚、密度低於肌肉的腫物,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偶爾可見囊變或出血。增強掃描腫物呈不同程度強化,可呈「斑駁狀」,個彆強化明顯,神經鞘瘤增強掃描表現與A 區、B 區所佔比例有關,密度可均勻,大部分密度不均勻,呈高、低混雜密度,也可完全囊變。流空血管影較少見。

病例供稿: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 王磊瓊 劉連生

專家點評

該例病變位於頸後皮下區域,定位明確。下一步重要的就是分析病變的特徵。病變表現為頸後部巨大軟組織腫塊,邊界清晰,密度不均勻。MRI上病變T1WI呈不均勻等、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稍高信號,DWI(b=800)呈略高信號,邊界尚清楚,其內及周圍見多發迂曲血管流空信號影。增強掃描病變不均勻明顯強化,其內可見無強化壞死區 ,並且早期強化並延遲強化。對於頸部皮下軟組織來源的腫物,需要考慮神經來源、肌肉來源、脂肪來源與纖維來源的間葉源性病變。MRI上病變的信號特徵,可對病變進行初步鑒別。T1WI及T2WI脂肪抑製序列未見脂肪信號,病變未見與神經相連,而且囊變少見。病變與鄰近肌肉界限清晰。重要的徵象為病變內部可見T1WI及T2WI低信號區,強化顯示該區域無強化,提示纖維成分。另外,臨床上31歲年輕女性,發現枕部腫物6年,但無其它不適,因有較多迂曲血管,強化明顯,高度強化腫塊通常提示為血供豐富的腫塊,對於病變的診斷有提示意義。孤立性纖維瘤臨床上相對少見,以往認為是間皮瘤的一個類型,然而近年來根據其分化來源,加之許多非間質性部位的報導,現已一致認為為間質源性腫瘤,起源於樹突狀間質細胞。在臨床表現上,常是無癥狀的,多見於中年人,沒有明顯性別差異,通常表現為緩慢生長的腫塊。孤立性纖維瘤有較高複發率和腫瘤相關死亡率,但完整手術、密切術後隨訪以及其後積極治療仍能保證約70%患者的長期生存,複發多發生在初治後24個月內,而一旦出現轉移則預後不佳。

點評專家: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放射科 夏爽教授

醫看

參考文獻:

1. 劉毅,劉劍羽,王巨集磊,等. 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影像表現[J].中華放射學雜誌,2012,46: 441-444.

2. 陳曉東,韓安家,賴日權. 解讀WHO( 2013) 軟組織腫瘤分類的變化[J]. 診斷病理學雜誌,2013,20: 730-733.

3. Li XM,Reng J,Zhou P, et 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in abdomen and pelvi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 5066-5073.

4. 金丹,龔建平,趙海峰,等.孤立性纖維性腫瘤CT 與MRI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誌,2015,34(10):1686-1690.

5. 李金環,錢銀鋒,張婧婧,等.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CT 和MRI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誌,2015,34(5):715-719.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醫侃(yikantime)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醫看」醫生問答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