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血壓與貧血是怎樣的關係

有些人把貧血與低血壓相提並論,認為低血壓是由貧血引起的。其實,貧血與低血壓在醫學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總數減少或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量減少的一種綜合性病理狀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急性大出血時,病人不但貧血,血壓也會急劇降低。引起貧血的原因非常多,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造血不良性貧血以及感染性貧血等。??

可造成貧血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傳染性肝炎、結核病、肺部化膿性疾病、胃腸疾患。尤其是胃腸局部切除後,會影響人體對鐵和維生素B12的吸收,使人貧血。患慢性腎炎、腎積水和先天性多囊腎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影響紅細胞生成,也會造成貧血。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許多內分泌性疾病和結締組織性疾病,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疾病也常合併貧血。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也會發生貧血,比如婦女每回月經平均損失的血液約為90毫升,其中損耗製造紅細胞中血色素的鐵,每回可達30毫克。從月經初潮到絕經,丟失那麼多的血液和鐵,若沒及時補充相應的營養,貧血自然難免。另外,婦女懷孕期需提供300~500毫克鐵給胎兒,如沒有及時在飲食中補充鐵,也會導致孕婦貧血。嬰嬰兒和兒童生長迅速,若偏食挑食,也易因營養不良缺鐵而貧血。??

貧血一般有些易發現,面色常是判斷有無貧血的一面鏡子。貧血的人不但面色蒼白,眼瞼和指甲也常是蒼白無光的。貧血有輕有重,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輕的多無明顯癥狀,有的人會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食慾減退。有些重的則會出現浮腫、毛髮乾枯,甚至出現貧血性心臟病。當然,確定有無貧血和貧血的嚴重程度,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含量。??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長時間低於90/60mmHg的情況,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前者主要見於體質有些弱的女性和腦力勞動者。一般癥狀不明顯,但有些重時會出現疲倦、頭暈、健忘,還可能出現心前區憋悶。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低血壓,常在平臥、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此時會出現眩暈等短暫性腦缺血癥狀。

防治體質虛弱性低血壓要忌偏食,飲食要葷素搭配,應攝取含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強運動鍛煉能調整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病人,從臥位、蹲位站起來時動作應緩慢。另外,體位性低血壓也可因多種疾病或藥物引起,如脊髓有病,內分泌功能紊亂,慢性營養不良或因服用降壓藥不當及過量等。因此應去醫院查明病因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療法。?

無論是哪一種低血壓病人,都可以不可以適當多吃些鹹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升。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於糾正低血壓。??

一般成年人血壓長時間低於12/8千帕(90/60mmHg)者為低血壓。低血壓的人易發生暈厥和休克。低血壓常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炎症、潰瘍等,且多見於青年女性。??低血壓引發的臨床癥狀主要有頭疼、頭暈、胸悶氣喘、易疲勞、精力不可以集中、失眠、食慾差、四肢發冷、脈搏緩慢。一旦體位變化時常眼前發黑、頭暈欲倒。

對長時間低血壓的病人,大夫提出的保健處方是:??

1、及時找大夫確定低血壓的原因;??

2、增加飲食營養、多食溫補脾腎的食物;??

3、適當多吃食鹽,可提升血壓,有所改進頭暈、睏倦無力等癥狀。但食鹽攝入量不可太高;

4、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5、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6、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許多貧血病人,血紅蛋白低下是由於身體內某一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只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貧血,補充相應的造血原料,貧血就能糾正。而補充原料,大部分病人只要注意飲食就能辦到的。??

(1) 缺鐵性貧血需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這類食物有:豬肝、牛肝、雞鴨肝、豬腰、豬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黃粉、銀魚乾、黃魚乾、魷魚、海蟄、蝦米與蝦仁等葷菜;菠菜、油菜、薺菜、金針菜、韭菜、芹菜、豆腐皮、豆腐乾,以及桃、橘、棗等。在以上食物的食物中以豬肝、牛肝、雞鴨肝最合適哦。??(2)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應補充動物肝及腎、瘦肉、綠葉蔬菜等。??(3)蛋白質供應不足引起的貧血,應補充瘦肉、雞、鴨、牛羊肉,以及豆類製品。???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貧血病人的胃腸功能一般處於低下狀態,補充食物時應逐漸增加,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可別又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