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欠薪缺貨,暴風TV陷入虧損?暴風集團暫未回復

直到今天,業務員曉偉的工資卡還是沒有動靜,這樣的狀態已有4個月。從去年年底開始,他所在的暴風智能就出現了拖欠員工薪資的問題。

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令人意外,暴風智能從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自顧不暇,甚至影響了其大股東暴風集團的財務狀況——今年2月,暴風集團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披露了電視業務在2018年虧損幅度擴大,同時也沒有達到初定的目標。4月9日,暴風集團又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儘管暴風集團表明同比去年同期情況要好,但不可避免的依舊是虧損狀態。

暴風智能的互聯網電視業務“暴風TV”曾是暴風集團押注的一塊寶,集團上下曾有“all for TV”的發展戰略,但眼下它卻成了暴風集團的一份拖累。

員工講述:

欠薪缺貨,暴風TV面臨兩難

去年底,作為業務員的曉偉經歷了最慘淡的“年關大戰”。往年雙十一、雙十二都是賣貨增收的好時機:根據暴風公開的數據,2017年618、雙十一期間,暴風AI電視在京東的銷量均為第一名,全年營收上漲40%。

但僅過了一年,2018年底,曉偉就面臨兩難:自己拿不到貨;即便有貨,經銷商也不願進貨。有經銷商問曉偉,你們是不出啥問題了?曉偉答不出,“我們也著急啊,但也不確定到底是什麽情況。”

去年底,正是銷售旺季,經銷商找曉偉拿貨,曉偉卻給不出,他問公司領導什麽時候有貨,也沒人給個準確回復。貨源嚴重不足,是曉偉的直觀感受。很多經銷商不願為此浪費時間等待,轉而換了其他品牌進貨。

曉偉了解到,很多大區近幾個月都不怎麽發貨,在此之前,一般大區一個月也能賣幾百台,好點的大區一個月破千台,但現在都面臨缺貨的情況。

賣不出貨也意味著沒錢可賺。事實上,“缺貨”的不光是績效工資,曉偉說,他們的基本工資從去年底開始也停發了。

曉偉和其他同事追問大區領導甚至總部領導,得到的回復都是:工資暫時發不了。“我們說再這樣下去都沒法幹了,結果總部還是說發不了。”既不說裁員,也不說發錢,就這樣一直拖著,讓曉偉和其他同事很惱火。

此前有員工爆料稱,“線下渠道幾乎歇菜四五個月,全國所有倉庫的貨已經基本上沒有了。”曉偉對此也表示認同,他查詢了所有大區的庫存匯總統計,全國暴風TV的庫存量不過三四千台,而3月份,庫存匯總隻少了二百多台,“全國一個月就出了200多台貨。”

曉偉解釋,這些都是積壓庫存,但並不是每個大區都有,即便有貨也不是熱銷型號,熱銷型號售罄後,就再沒有補過貨。熱銷型號的缺失也令曉偉擔憂,生產線恐已停擺。

另一個大區的員工也向紅星新聞印證了曉偉的說法,他說,公司牽扯重組問題,才導致他們的工資延後發放。但目前公司下一步如何發展,他們也不清楚。至於何時發錢也是沒有著落,“也不可能在這時候離職。如果離職,錢的問題更沒法解決了。”

紅星新聞致電暴風集團及暴風智能,想就暴風TV業務發展情況及欠薪情況進行採訪,但均未得到回復。紅星新聞也致電暴風智能的一位總經理,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關於TV業務問題,則以暴風集團的各種公告為主。

資產被凍結訴訟纏身

財務狀況拖累暴風集團

儘管外界對暴風TV的狀況不甚了解,但作為暴風TV的大股東、又是上市公司的暴風集團披露了因其帶來的影響。

今年1月30日,暴風集團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虧損約9.25億元。其中提到公司控制子公司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暴風智能”)的互聯網電視業務處於業務快速拓展期,成本費用增加。

2月1日,深交所就此向暴風集團發出問詢函,也問到暴風智能業務持續經營能力。在給深交所的回復函中,暴風集團披露:“2016年暴風集團承擔其虧損10291萬,2017年承擔其虧損8746萬,2018年預計承擔其虧損17252萬(未經審計),對上市公司利潤影響較大”。

暴風集團對此的解釋是,暴風智能的收入下降,成本費用上升——由於暴風電視業務目前尚處於市場擴張期,為了快速積累用戶、搶佔市場,暴風智能不斷進行研發創新、品牌推廣,並采取相對低價的定價策略,2017年成本費用率130%,2018年成本費用率增長到187%(未經審計),同比增加57%。

這帶來其營業收入的大幅下滑——暴風電視2018年營業收入預計9.38億元(未經審計),而此前2017年營業收入為13.48億元。

暴風集團認為,暴風智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渠道受限,導致業務發展受到製約。

2月底,暴風集團發布的2018年業績快報中提到,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3億元,同比下降約41.34%,主要系“暴風智能”受資金周轉影響,庫存備貨不足,收入有所下降。

多家跟暴風智能有過合作的供應商也將之告上法庭,申請凍結資金。據天眼查顯示,今年截至到目前,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了5條法律訴訟信息,全部為合約糾紛。最近一次申請財產保全凍結了暴風智能719385.94元的銀行存款或查封其等額的其他財產。

一名律師告訴紅星新聞,接連多起申請財產保全肯定不是正常狀態,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不是很緊急的狀態,法院一般也不會批準。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對暴風TV財務狀況的擔憂。

2018年銷量僅有70萬台

“all for TV”能否持續?

暴風TV也曾有過高光時刻。

2015年3月,暴風科技(暴風集團的前身)上市,創造了連拉32個漲停板的A股神話,成了當之無愧的“妖股”。趁熱打鐵,暴風集團重點發力互聯網電視,並於同年6月與日日順、奧飛動漫、三諾數位影音成立合資公司,即為今天的暴風智能

據暴風集團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暴風電視發布1年後,就達成了100萬台的銷量,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在出貨量上成為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第二名,成為當年成長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互聯網電視品牌。

但風頭在2017年急轉直下,一方面是由於當年正是整個國內電視產業的低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7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彩色電視零售量規模相比2016年同期下降7.3%,也被業內人士描述為中國彩色電視史上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另一方面,暴風TV仍沒擺脫“硬體虧損”模式。儘管暴風集團在2017年財報中透露,暴風TV業務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5%,但其銷售量為84.31萬台,同比僅增長4.16%,並且其商品銷售毛利率為-7.15%。

這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暴風集團。2017年7月,暴風集團因電視業務虧損嚴重而宣布停牌,持續4個月之久,直到當年12月由東山精密與如東鑫濠向其合計增資8億元,才恢復交易。

增資成了“all for TV”的動力,在提出該戰略決策後,2018年4月,暴風集團CEO馮鑫在暴風AI電視7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以後不談鐵三角(暴風電視、暴風影音、暴風魔鏡)。2018年到2020年,我們內部和對外隻說一件事情,就是暴風電視。”

在8億增資之後,2018年7月暴風集團再發公告,又有5億為暴風智能增資,這也是公開披露的關於暴風智能最後一筆融資,此後至今,未見有新投資注入。

馮鑫在去年7月公開進行了一次深度檢討,講述了暴風上市三年失誤與反思。在談到暴風TV時,馮鑫對其寄予厚望。他後悔的是,沒有早點對TV投入精力。“暴風上市前就努力尋找新的互聯網平台,所以做了魔鏡和TV,這兩個嘗試都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更早地對VR的策略進行控制和調整,更早地集中精力做好TV。”

馮鑫認為,如果暴風足夠專注,就只會做TV和魔鏡。看到魔鏡的產業環境發生變化,如果足夠敏銳的話,其問題就不會那麽大,也會更早一年聚焦TV,目前的處境也會大不相同。

暴風TV被馮鑫視為暴風真正的未來,“確保TV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業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而暴風TV對上市公司最大的貢獻就是銷售額的增長,但這也並非完全是好消息。馮鑫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銷售額增長但沒利潤根本不是個正面的信息。

按照馮鑫此前的設想,暴風TV2018年要完成200萬台銷量,並在2019年進入盈利期,2020和2021年應該至少有一二十億利潤的期望值。

但眼下,暴風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的銷量只有70萬台,且仍虧損較大,盈利更是遙遙無期

不過也有暴風TV員工持觀望狀態,有員工向紅星新聞表示,希望公司能夠好起來,繼續發展,畢竟是曾經的“妖股”,加入暴風團隊都是看好它的發展,所以目前大家都是在等待。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北京報導

編輯 張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