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1信用卡業績明升暗降市值縮水 互金獨角獸前途未卜

  51信用卡:市值縮水兩成 互金獨角獸前途未卜

  文/遊叢瑞

  2018年下半年,網貸平台的急速擴張讓其自食資金鏈斷裂的惡果。自六月份開始,陸續出現百家以上的P2P平台倒閉的情況,市場上秩序逐漸混亂,監管機構發力整治,進入互聯網金融的“至暗時刻”。

  這時候,互聯網金融“獨角獸”企業51信用卡發布了其半年度報告,2018年上半年盈利20.86億,調整後淨利潤為2.5億,同比增長48.9%。數字一片“欣欣向榮”之時,股價卻開始應聲下跌,數據顯示,從8月30日51信用卡發布年報以來,其股價從8元連跌一周,跌至6.8元。目前, 51信用卡總市值較發行已經降低21.6%。

  P2P平台接連爆雷的大背景下,51信用卡所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市場和政策環境處在了舉步維艱的時刻,顯得前景迷茫。

  業績明升暗降 股價應聲而跌?

  網貸平台爆雷聲猶然在耳,51信用卡公司的半年報告卻公布了上半年業績欣欣向榮的數據:在半年報告的摘要中,51信用卡將這樣幾個數字擺在了顯眼的位置。其一,2018年上半年的總收入同比增長50%;其二,2018年上半年盈利20.86億,而2017年同期虧損3億;其三,2018年上半年調整後淨利潤為2.5億,同比增長48.9%。

  這樣的業績數據下,51信用卡的股價反應為年報發布開始就應聲下跌,數據顯示,從8月30日51信用卡發布年報以來,其股價從8元連跌一周,跌至6.8元,一周來市值縮水近15%。自上市來,51信用卡的表現就不盡如股東意的維持在發行價格以下,目前總市值較發行已經降低21.6%。

  對於市場的這種反應,寰盈證券首席策略官趙璞分析稱,就消費金融潛力巨大且在線滲透率不斷上升的中國市場而言,現在體量並不大的51信用卡保持收入、利潤50%的增長只能算是合格水準,並沒有很亮眼。且51信用卡股價走勢無論是從8月16號的反彈還是8月30日的下跌,都與大盤指數高度重合,可以說51信用卡自身亮點並不是很足,更多是市場情緒給予的預期。

  同時,公司巨大的盈利變化也與主營業務的增長不太相關,《商學院》記者就經營業績變化的情況向51信用卡進行了解,51信用卡稱,公司盈利變化一部分來自於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調整,這樣調整產生的盈利將隨著公司IPO(2018.7完成)所有股票都轉換為普通股股票而之後不再產生。

  51信用卡在上市前通過發行優先股進行融資,一位資深會計師向《商學院》記者分析稱,在國際會計準則下,這些優先股的公允價值上升會被列作公司账面的虧損,隨後在損益表上反映,但實際上公司沒有現金流上的虧損,也不會對其營運產生影響。51信用卡財報中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同期虧損的3.3億元利潤中包含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4.89億元,也即說明當年並未虧損,實際經營相關的淨利潤為1.7億元。

  2018年上半年21億元的溢利中,包含因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優先股收益19億,金融資產收益0.3億元。剔除掉所有因為公司經營外資本運作行為產生的損益後,淨利潤實際上僅有2.5億元。

  《商學院》記者整理財報數據,並以公司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數據推測,2017年下半年公司純利為5.7億元,今年上半年環比下跌約56%。同時,就本次披露的2017年同期收入來看,今年年中的收入環比下跌10%。

  在整個金融行業監管趨嚴以及P2P爆雷的影響下,公司信貸撮合、信貸介紹等業務會受到影響,趙璞分析稱,這是市場信心降低導致的。公司財報數據中顯示, 2018年上半年針對信用卡持有人的貸款產品中,貸款撮合量和借款人數據數僅有小幅增長,而針對非信用卡持有人貸款產品的貸款撮合量、借款人數目均下滑超55%,趙璞評價稱,公司在快速收縮非信用卡持有人的業務,之後的業績增長性更加存疑。

  對於上述的質疑,51信用卡回應稱,“公司收入來源多樣化,我們通過信用卡管理平台吸引及留存用戶,繼而創造與用戶發生多種交易的機會,這樣的業務模式仍然具備優勢,來自信貸撮合以外的其他收入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提高。”公告稱,從2017年4月起,公司與多家髮夾銀行在數據應用、信用分析及風險管理的領域開展合作,預期其未來在信用卡科技服務業務上能獲得長期的收入。

  《商學院》就此向51信用卡詢問其具體的盈利模式和合作進展,對方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稱“公司向合作的銀行根據服務的範圍、深度、效果收取一定費用,現在合作的銀行較多,可以從我們的APP裡看到這些銀行的名字。”

  獲客成本增長 核心價值優勢不明朗

  儘管P2P網絡平台行業從2014年就開始在國內興起,但51信用卡在兩年後才正式的試水信貸撮合業務。成立於2012年的51信用卡是做智能管理信用卡账單起家的,同時一直在該細分行業深耕。

  在如今互聯網行業急吼吼的砸錢導流量,兩三年就秀著用戶數據上市的環境下,51信用卡顯得克制而謹慎,直到2016年才憑借信貸撮合業務得到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盈利。

  公告顯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年末和2018年6月31日,51信用卡管家應用上的注冊用戶數累積分別為2750萬個、4220萬個、6200萬及6890萬個。

  這一用戶數量的資訊也顯示了該公司在細分領域上的地位,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末工行累積髮夾量是銀行中最多的,達到了1.56億張,招行為1.14億張,緊隨其後的是中信、光大、浦發等銀行,累積髮夾量均在5000萬左右。對比51信用卡公布的其用戶中約70%持有超過一張信用卡的經營數據來說,在信用卡的細分領域,51平台的應用起碼覆蓋了國內使用信用卡總用戶的一半以上。

  在滿足用戶管理信用卡需求的同時,51也得到了大量的有意願參與消費借貸的人群數據。

  51信用卡的低獲客成本為人們津津樂道。公司在首次招股說明書上公布的平均獲客成本僅為19.2元,與此同時,大部分P2P平台的獲客成本在千元以上。

  可是好景不長,從51信用卡披露數據看,2018年上半年每名注冊用戶平均獲取成本為39.45元,較原來年增長了一倍左右,呈現快速上升的姿態。趙璞稱,整體市場而言獲客成本上升的趨勢依舊在延續,而對於51信用卡平台服務的特性來說,51信用卡的用戶以低頻使用為主,拓展至其他領域成本很高,效果也大概率不好,只能針對性的提供信貸業務,對同類平台客戶轉換還是潛在需求激發都是存在困難的,因此,之後的獲客難度預計將繼續提升,雙重影響下,公司未來的銷售成本可能會繼續快速增長。

  同時,按 2017 年的貸款撮合金額計,51信用卡是中國最大的針對信用卡人群的 P2P借貸平台。按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各年的月活躍用戶數計,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在線信用卡管理平台,“用戶體量上公司雖然明顯有優勢,但客戶黏性算不上強,如果跟有高頻流量入口的螞蟻金服比的話,其競爭力就會遜色很多。”分析師稱。

  行業監管趨嚴 用戶數據變現困難

  P2P平台爆雷的現象級事件發生後,金融監管機構對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監管力度明顯增大。監管層進行了一系列的風險整治活動,包括機構檢查、打擊逃廢債、引導處理不良資產、加大立案偵查力度等。上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發了《關於啟動在京注冊P2P網絡借貸機構自查工作的補充通知》,要求在8月24日發布的《關於啟動在京注冊P2P網絡借貸機構自查工作的通知》的基礎上,2018年10月15日前,再提交89項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材料。同時還強調,若發現存在真實性上的問題,會實行“一票否決製”。

  對此,趙璞分析稱,這樣的全面嚴監管,會帶來企業運營成本的上升以及盈利段項目的減少。行業還將有一段長期洗牌的煎熬過程,洗牌完成後頭部互金公司的成立對51信用卡來說也是巨大的競爭對手,因為它們的議價能力更強,將繼續壓縮51信用卡的利潤太空。

  頭部互金公司的成立並非空穴來風,9月12日,有消息人士稱,今日頭條有意在香港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正在考慮取得相關的金融牌照。

  這一消息目前雖還未得到官方的明確證實,但若其屬實,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們就幾乎都完成了互聯網金融的布局。這也將給51信用卡帶來不小的壓力。

  為應對網貸業務上的業績增長壓力,51信用卡正努力在用戶數據上得到變現。年中公告顯示,總收益中,信貸撮合及服務所得收益佔總總收益的百分比由2017年同期的81.4%減少至2018年上半年的73.2%。同時,信用卡科技服務費和其他收益增加156%和178%。從2017年4月起,公司與多家髮夾銀行在數據應用、信用分析及風險管理的領域開展合作。

  同時,通過招股說明書和相關開支的披露我們可以看出,公司預計使用上市總融資額的三分之一投入技術開發人員及設備上,表示出公司在戰略上對信用卡科技及服務業務的側重。

  51信用卡對此也回應《商學院》記者稱公司將“創造與留存用戶發生多種交易的機會”,並不僅僅限於網貸。公告稱,將利用留存用戶的數據,並預期其未來在信用卡科技服務業務上能獲得長期的收入。

  但對於51信用卡用戶數據變現的前景,趙璞的態度並不樂觀。“互金行業或者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說數據的價值,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即使是頂尖的巨頭像亞馬遜、阿里、騰訊依然在慢慢挖掘數據的價值。對於互金行業來說,數據價值變現還很遙遠。”

  “互金行業低迷問題是公司長期要面對的,”分析師稱,“監管就在眼前,與其談數據的價值,不如關注如何在監管趨嚴的環境下尋找市場太空。”

責任編輯:王瀟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