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職場10年+提煉了五個實用方法

1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下午五點四十分,下屬大山來到了我的辦公室,若有所言。

“領導,聽說每年的升職調薪期到了,我離上次調薪都快一年了,給我報個升職吧?”他低聲細語地說著。

我皺了下眉頭:“哦,最近工作開展怎麽樣?”

大山說:“客戶管理方面按常態推進著,部門工作按一切照舊,都是輕車熟路,沒問題。”

“好,我知道了,別急,機會很多的。”我語氣平和地說。

“謝謝領導,那我先下班了。”大山說完就打卡離開了。

看似簡單的回答,大山真的能懂我的意思?

2

職場加薪很容易,價值路徑要設計

下屬大山的工作現狀,我其實心知肚明,他每天不過是做著相似且重複的內容。

上班是踩點到公司,仗著來公司稍久一點,工作中喜歡擺譜,大家常對其在配合方面表示不滿,下班基本是第一時間打卡離開。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是,就這樣混日子熬時間,就能到點升職加薪嗎?

晶哥,一個部門的同事,已過而立之年,仍然和坐對面的小鮮肉一樣,做著相同技術含量的事情,拿著相差無幾的工資。Q仔,已經入職快三年了,工作上沒有出什麽大的差錯,日子是得過且過,崗位職級和薪資基本沒動。

剛剛入職的小丹,試用期明明都沒到,直接提前轉正了,現在已開始跟進公司主力品牌的項目事宜。常聽營運部、推廣部、品牌部等同事,對小丹的工作讚不絕口。

工作裡的高手,都懂得先內求而後外有。

整天埋頭苦乾,做著眼前的陳舊內容。上班忙到下班,任務一個接著一個,看上去總是停不下來的節奏。平時總是一副熱心腸,誰找你幫忙都會去支持一下,經常是撿了芝麻丟西瓜,最終都是沒有產生工作價值的無效做功。

有結果的努力,才能體現自身意義。

《烏合之眾》裡說:“人在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回到具體工作中,如果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無差別化勞動,所謂的崗位存在感從何而來。

職場人,只有自己優秀了,很多資源才會向你靠齊。

要知道,大多數“主動去要的”,結局通常是求而不得。工作中想要順風順水,升職加薪,平步青雲?請先理清思路做好規劃,尤其是崗位的價值路徑設計。

3

崗位價值路徑設計是連線工作重心,找到自身的價值流。

每個人需要立足自身的具體內容,熟悉自己的工作模塊在公司業務架構中的位置,未來的發展動態,清晰自己的價值點,構建可持續的成長路徑。

拿自己來舉例,進公司的時候是見習講師一枚,從零開始上手,新公司新環境新起點,只有逐步熟悉。一路走來,從見習講師到企業大學校長,價值梯度持續升級,崗位躍遷規劃有力。

新人上手期

進公司半個月後,正式開始上台開講,試用期不到三個月提前轉正。

專業立身期

第一年,個人設計開發新課程,共計三大系列23個主題,成為金牌講師,年度新人獎。

能力拓展期

第二年,在架構集團內部培訓體系,組織相關內訓課程,晉升為培訓部門經理。

行業認知期

第三年,代表集團,參加行業論壇在全國十大城市巡回演講,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系統運作期

第四年,統籌集團企業大學的相關建設,組建講師團隊,搭建框架流程制度,雛形預備。

生態建構期

第五年,升職為公司企業大學校長,統籌企業內部、行業客戶、跨界項目等不同類別的培訓綜合事務......

從見習講師金牌講師部門主管培訓項目經理企業大學校長,如果從一開始沒有對自身進行價值路徑規劃,做一天算一天,我想也不會收獲如今這一系列的成果。

個人成長的核心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發展階段,進行能力重心的塑造,連點成線,持續聚焦找到自己的價值流,再進行崗位能力持續升級迭代,終會有所成。

不同時期,不同職級,需要你交付不一樣的能力。

例如大熊貓和恐龍是同時代的物種,可是除了熊貓很多的物種基本滅絕了。因為大熊貓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據說熊貓其實當年是吃肉,後來因現實的環境改變,無奈之下改吃植物,植物後來也吃不到,就去吃竹子,因為竹子不好消化,沒辦法就不停地吃,最終活下來了,這是一種適者生存的能力。

例如《資本論》中,商品價值被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力或抽象的勞動力。”簡單說,一個商品的價值,在於商品能否滿足使用者需求。

同理,職場中想要升職加薪,問問自己,有無某種使用價值被公司(平台)強烈需要?

思考崗位能力的差異化

A.基礎能力 B.核心能力 C.管理能力 D.專業能力

工作中別光想著往前加速,多看看現在的工作崗位,深度思考專業成長的價值路徑。

在不同時期,持續輸出價值並創造成就感,才是靠譜的成長方式。

價值路徑設計好,價值翻倍真高效

想要價值翻倍,先得生產力加倍。生產力從何而來,規劃。職場中的能力差距非一天形成,都藏在每天的自我規劃中。

前不久,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和集團CEO劉總一起駕車出差外地。

我第一次體會到頂層領導者的思維邏輯,更重要的是價值規劃。在路上的四個多小時,沒有絲毫的浪費,CEO劉總全部高效利用。我從這次出差中,學到了哪些寶貴的經驗?

時間規劃

司機發車後,CEO就開始切入正題,聊起下周兩場重要會議的內容對接,並拿出事先已寫好的會議大綱給我確認,討論著核心的內容,結構清晰,一目了然。

信息規劃

其中聊到一場會議,CEO是分享嘉賓,他直接在車上,把自己的分享思路與結構大致過了一遍,從三個版塊(為什麽是什麽怎麽做),跟我進行一番交流後,直接敲定表達框架,即便是信息量很大,但拍板時,沒有絲毫含糊。

行程規劃

去程的後半段,路上突然下起陣雨,行車視線不佳。同時,司機對於路況不太熟悉,就直接就近找個服務區,停車休息放鬆片刻。沒多久氣象就轉晴了,我們的精氣神也剛好恢復,整理好後,繼續發車。

精力規劃

以前真沒覺得CEO有多忙,這次出差讓我體會到BOSS的不容易。就路上的這點時間,接到的重要電話就有七個,在公司內部的會議(行程)已經排到了下個月。

老闆的時間,有時候不屬於自己,全在於外界。難怪以前開會,他常講:“這個事情很重要,記得跟進,萬一我忘記了,務必提醒我。”現在,我總算明白了。

業務規劃

CEO在車上溝通完全部工作要務後,開始了看似閑聊的對話。哪怕是與工作無關的信息,他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向身邊的一切資訊進行學習。

不以為然的一個小問題,他也會專注聽,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思考跟我們聊著。比如聊起隔壁那家店生意最近這麽火,為什麽?跟市面上的主流有什麽區別?好的關鍵點是什麽?差的原因又在哪裡?

核心是他能快速切換頻道,思考這個能否跟公司業務經營關聯,可否優化現有工作進程?

看似隨意的聊天,其實CEO都在學習吸收。學習能力無處不在,而且能快速捕捉到核心要點,填補自己的認知空白。

這幾個小時,換作是其他人,或許聽音樂玩手機刷朋友圈,再或者欣賞一部電影,就這麽過去了,談不上規劃,價值提升自然也無從談起。

我突然明白,越是厲害,越是不敢有半點懈怠。

感謝這次臨時的“被出差”,讓我親身感受到規劃的力量,難得的一堂成長實踐課。

5

如何進價值路徑設計,讓職場中的你如虎添翼?

一個菜品好壞與否,有其大體評價參考要素,比如色、香、味、形、器、養。職場人的價值塑造,也是有章可循,關鍵在於不同維度的路徑設計。

崗位價值路徑設計五步法

方法:經營自己的“被需要”,崗位價值三思考。

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時刻思考自己的崗位“被需要”,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加壓。

職場中無論你身處哪個部門,每個人的崗位價值可劃分為三類:

A.價值增量(創造) B.價值存量(傳遞) C.價值減量(消耗)

如前文所講的下屬大山,他的工作現狀就處於價值減量,明知如此卻又不進行自我反思,沒有及時止損,還總想升職加薪,這就是典型的不懂經營自己的“被需要”。

方法:別做職場邊緣人,讓自己成為“一專多能”。

職場上的焦慮,大多數源於自己不努力而又不甘現狀。

想要開啟職場加速度,就得繪製崗位技能地圖,做到心中有數。基於自己的某一項技能特長,在公司內外進行人際互動,前期多一點付出沒關係,讓自己成為受人歡迎的“資源”,以此為驅動,去不斷拓展能力邊界,放大自己的價值。

方法:尋找身邊的標杆,研究其成長的關鍵路徑。

理查德.懷斯曼說:“只要改變行為,就能輕易改變想法和情緒,獲得扭轉人生的行動力。”

去對標定位,你心目中的牛人高手是誰?他在哪裡?有何絕招?

把對方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規劃工作方向,進行路徑思考。從日常行為上,向標杆學習甚至模仿。在我們的身邊,都有一個又一個高手,他們身上有太多值得學習推敲的閃光點。

常自省多請教善研究,從具體現象中進行萃取,提煉出可指導工作實踐的規律與方法論,讓自己步入崗位成長快車道。

方法:專注高附加值的工作事項,聚焦成果形成閉環。

每天工作時間是有限度的,核心區別在於時間帶來的回報多或少。

你是一個懂得支配時間的人嗎?

工作中的兩類事務:

A.高附加值類:每日總結計劃、午休、獨處思考、項目設計、課程開發、客戶管理。

B.低效瑣碎類:不停刷手機、各種無聊嘮嗑、做事虎頭蛇尾、太情緒化、總忙別人的事。

事前規劃、事高職注、事後總結,可以讓你發現時間的價值。

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有高附加值(回報)的工作中,少做低效無結果的瑣碎雜事。

方法: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助力職場少麻煩。職場擁有好習慣,才會讓你左右逢源,人見人愛。

現在的工作內容怎樣做得更好一點?產品的對接流程能否再優化?跟領導打交道(相處),即使個人能力不錯,記得保持謙虛低調。想要脫穎而出,就得比辦公室的人多付出一些,尤其是在時間上。改變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心態放平和,學會自我調整。勞逸結合,工作節奏太快就緩一緩。懂休息的人,才會高效工作。

把好自己的口、明了心中事、乾好手裡活、走好自己的路。

高效工作,塑造價值,從養成好的職業習慣開始。

6

深夜,有一個教授,走進實驗室,看見一個研究生仍在實驗台前工作。

他問:“這麽晚了,你在做什麽?”

學生答:“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麽呢?”

“我也在工作。”

“那你整天都在工作嗎?”

“是的,教授。”

這個學生原本以為會被教授表揚,

“可是這樣,你用什麽時間來思考呢?”教授感慨地說。

勤奮的背後,是看你做對了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

持續去做有價值增量的事,讓平凡的職場綻放光彩。

而你所期盼的將來,終會到來。

Tips:

(1)你的職場報酬與你的崗位勞動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2)從單一技能向複合型升級,讓崗位價值更立體化。

(3) 職場不存在一步登頂,不過是持續反饋迭代精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