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中國航天從來就不怕封鎖和打壓,因為從航天一起步就遭到了封鎖和打壓!我們早已習慣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自立自強,面對新形勢,必須主動擔當,把該乾的事乾好,讓那些打壓我們、遏製我們發展的想法成為黃粱美夢!”

在前不久舉行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中,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劉石泉被問及中美經貿摩擦和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他聽後毫不避諱,甚至還表現出讓在場媒體意外的“硬氣”。

“硬氣”的背後,是“東風”勁吹、“紅旗”招展,是“鷹擊”長空、“長劍”嘯天等不斷鑄造出爐的大國重器,是5次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桂冠等科技創新領域亮眼成績單……這家關乎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軍工央企,承載60多年中國航天事業積澱、經過近20年歷練,不斷深耕航天防務裝備建設,以創新驅動鑄國防基石、建航天強國。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一家本土軍工科技企業如何突破那些亟待攻克的卡脖子問題,如何真正掌握製約前途命運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實現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好”等問題備受矚目。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前不久走進中國航天科工,試著從這個創新高地找尋答案。

自力更生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曾被封鎖

這是一個有關“被逼出來”的故事。

在塞外戈壁,我國第一台大型地面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台巍然佇立。斑駁陸離的內牆面千瘡百孔,經歷上千台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炸出高低不平的台面,火焰衝刷後變形的推力牆。裸露的鋼筋,仿若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故事就從這裡講起。

上世紀60年代,中國航天建立起了新的研發生產基地。雖說是基地,其實只有一條拚湊起來的臨時裝藥生產線,幾棟單身宿舍樓成了睡覺吃飯、學習辦公、設計畫圖的“綜合樓”,一日三餐幾乎都是窩窩頭加土豆白菜。

航天老專家陳克明回憶說,當年報到時,就發現跟想象大不一樣,“教室既是辦公室又是宿舍。只有兩台手搖計算機、5塊圖板,完全是白手起家”。

不過來這裡的年輕人都有一個憧憬,就是研究出最尖端的技術。陳克明說,大家似乎有一種強烈而清晰的認識:新生的中國,面臨的不僅是國內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爛攤子,在國際上還面臨著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露骨核威懾,危機重重。為了讓中國人的腰杆真正挺起來,必須研發出自己的固體導彈。

事實上,如今人們談起科技領域的“被封鎖”“被禁運”,中國航天人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都經歷過。以固體火箭發動機為例,作為導彈武器系統的“心髒”,該發動機技術始終受到發達國家的嚴密封鎖和嚴格限制。

“中國人要搞航天固體動力,指望有人幫你,不可能!”中國航天科工六院高級顧問趙殿禮回憶說。

1960年,蘇聯撤走了在中國的全部專家。專家走了,圖紙資料也沒有了。趙殿禮說,面對異常嚴密的技術封鎖,要想擁有自己的導彈武器,中國航天人只有“自力更生”這一條路。

陳克明至今還能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的景象,在機車柯瑞,在簡陋的土墩試車台上,在塞外荒原的乾打壘裡,航天固體動力工作者披星戴月,研製我國第一台直徑300毫米實用固體發動機。

當時試車台還沒建成,也沒有交通工具,研製人員人拉肩扛,把發動機抬到附近一個山溝裡,把山崖當推力座,用附近一座山神廟的廢墟做測試房,一次次進行試車。試驗、失敗、改進、再試驗……他們最終攻克了技術上的一系列“攔路虎”,取得了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一個家喻戶曉的日子,這一天,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但鮮為人知的是,正是從中國航天科工誕生的第三級固體燃料發動機,完成末級助推任務,才把這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此後,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第一顆天氣衛星……返回製動火箭固體發動機連續25次參與發射,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錢學森曾這樣評價: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取得的成績,完全是靠自力更生得來的,沒有外國援助,沒有經過仿製階段。這是一個偉大的成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自主創新 在行進中更換了發動機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新的問題來了,這些在國家財政支持下自力更生的老牌軍工央企,紛紛面臨著“二次創業”“市場化轉型”的問題。正如劉石泉所說,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航天工業也開始轉向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

有關轉型的故事,要從一根細絲講起。

一根只有頭髮絲1/4的細絲,卻怎麽也拉不斷,如果把它做成直徑12毫米粗,就能拉動46噸重物,而同樣粗的鋼繩只能拉動8噸。

這根細絲,既不來源於棉線,也不來源於蠶絲,而是中國航天科工歷經十幾年研製出的F-12高強有機纖維,從液態化學品中萃取,是一種重要的原材料,主要用於纏繞固體導彈的殼體,其強度和密度可想而知。用專家的話說,用這根細絲做成衣服,那就是武林中傳說的“軟蝟甲”了。

此前,作為航天開發材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國際上這類纖維總是秘不示人。如今,科研團隊以此為基礎,已完成密封膜材料、地面球形充氣天線囊體材料、雷達天線罩等延伸產品並實現商品銷售,“F-12纖維—纖維織物—柔性功能複合材料—材料製品”產業鏈初步形成。

就這樣,中國航天人走向了市場。

用劉石泉的話說,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航天科工憑借專業領域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材料等國民經濟提檔升級急需的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在行進中更換了發動機”。

一組數據可以作為佐證:2018年中國航天科工主業板塊收入佔比超80%,新經濟收入佔比超40%。11個新興領域實現20%以上的增長。這些體現在航天領域各個方面——

曾經,技術人員用手搖計算機和卡尺設計出了我國最早的固體發動機,而現在,中國航天科工基於固體動力VR/AR設計仿真平台等信息化平台,讓發動機設計水準和試驗驗證能力不斷躍升;

曾經,工人們用機械式的機床和手工刀具生產出了最早的型號產品,而現在的機械臂、智能柔性製造單元等,讓車間的生產能力成倍地增加……

已在中國航天科工工作42年的柴師傅說,“以某噴管為例,現在一個月的產量是以前一年產量的好幾倍。以前,我們有一把好的刀具就高興得不得了,現在車間裡不僅有數控機床,還有了智能機器人……”

這背後,離不開一個關鍵詞“自主創新”,而這一次,是中國航天人主動找來的。

自立自強 又輪到年輕人大顯身手

近兩年,隨著商業航天異軍突起,航天輿論場增添了一些新鮮聲音。尤其是過去兩年,國際商業航天的“旗手”埃隆·馬斯克成功實現其重型獵鷹火箭的發射,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在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看來,發展商業航天,將為中國航天事業注入新動能。未來3~5年內,我國商業航天產業將會取得令世人矚目的重大成果,商業航天產業將逐步成為“看得見應用、看不到技術”的成熟產業。

而這,又到了年輕人大顯身手的時候。

一趟滿載著貨物的專用列車,在西伯利亞高原無人區上行駛,因為有了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行雲公司提供的終端監控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這趟40余天的往返行程不再“失聯”。

走進行雲公司的辦公場所,現代感撲面而來。人臉識別打卡,開放的會客廳、辦公間,透明的會議室,年輕的面孔……讓人感受到這家新公司的朝氣。

這家年輕公司所擔負的使命,正是中國航天科工商業航天“五雲工程”中的“行雲工程”——通過研製和發射80顆低軌小衛星組網,構建一個天基物聯網網絡系統,提供天-地之間萬物互聯服務。

“歷史告訴我們,正是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和技能人才、專業骨乾不斷加入到發展中國航天事業隊伍之中,幾代中青年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以‘航天精神’為集結號,才能推動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高紅衛說。

如今,在中國航天科工,75後、80後技術骨乾與管理骨乾已經擔當起科研生產經營主力軍的重任,許多青年人才在航天科工的事業發展中迅速成長成才,一批又一批技術專家、專業帶頭人和行業領軍人才脫穎而出。

高紅衛透露,截至目前,中國航天科工一大批40多歲的骨乾在中層正職和型號總指揮和總師崗位上摸爬滾打、茁壯成長,未來一定會培養出我國航天事業的新一代棟梁之才。

如同美國宇航局前局長所感慨的那樣,“中國航天最厲害的,不是它取得的像載人航天工程這樣的巨大成就,而在於它所擁有的一大批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

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航天科工擁有職工14.6萬人,其高職業技術人員佔比超過53%,包括兩院院士8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3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6人……

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高質量的航天人。高紅衛說,“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事業進步,是因為有一批核心骨乾隊伍在逆風領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