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季度實體杠杆率穩定在242% 國企民企杠杆分化

  二季度實體杠杆率穩定在242% 國企民企杠杆分化

  本報記者 張奇 北京報導

  9月18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中國去杠杆進程二季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實體經濟部門杠杆率略有上升。

  2018年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0.6個百分點。相比以往杠杆率的快速攀升,當前杠杆率增速大幅回落,總水準基本穩定。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曉晶認為,今年杠杆率會上升1-2個百分點。“杠杆率還會上升,但增長會放緩。”

  杠杆不僅是總量問題,更是結構性問題。分部門來看,居民部門杠杆率仍在上升,不過增幅放緩,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杠杆率都在下降。金融杠杆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準。

  “對中國來說,好的去杠杆不是簡單溫和通脹去杠杆,而是要解決背後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最終實現市場配置效率提升。” 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

  國企民企杠杆分化

  企業杠杆率自2017年一季度達到160.9%的峰值後持續下降,今年二季度末為156.4%,較2017年末下降0.6個百分點。上半年,國企和民企去杠杆出現分化是較為突出的現象。

  從企業資產負債率來看,國企在去杠杆,而民企在加杠杆。張曉晶認為,這一輪的國有企業去杠杆與收入端或資產端的改善有較大關係;私營企業的加杠杆更多是在融資環境惡化和國有企業擠出效應共同作用下的被動加杠杆行為。

  近兩年在去產能和環保風暴的影響下,由強製限產引發的供給收縮使得上中遊行業利潤保持了可觀的增速,並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增速的變化保持著較強的同步性。國有企業在上中遊行業中的佔比較高,相應帶動了國有企業利潤增速的明顯改觀。

  “國企民企杠杆分化有兩方面主要原因:利潤擠壓和融資歧視,這推動了一些民營企業逐步‘投靠’國企。” 任澤平總結稱。

  中國證監會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稱,由於企業提供就業、稅收,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所以企業是去杠杠過程中的重要關注點。在企業降杠杆的多種方式中,應該更傾向於增加資本,不過目前金融結構基本特徵是:貨幣多、資本少,所以應該發展股權資本,創造更好的條件提升企業股權融資能力。

  另外,居民杠杆率今年二季度為51.0%,半年上升2.0個百分點,增速有所趨緩。張曉晶稱,當前居民杠杆率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增速較快,隨著住房貸款增速下滑,居民杠杆率的增速將有所下降。

  政府杠杆率可適度提高

  今年二季度末,政府總杠杆率為35.3%,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為15.9%,下降0.3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杠杆率為19.9%,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隨著下半年置換債收官以及專項債發行節奏的加快,地方政府杠杆率可能會出現小幅上升。

  張曉晶稱,政府部門應該加杠杆。必要性方面,結構性去杠杆有減有加,現在居民民杠杆率的攀升已經到了一個限度,“獨木難支”,這種情況下政府要加杠杆。可能性方面,政府部門擁有大量資產,可以作為政府債務的抵押,適度提高政府杠杆率風險可控。操作性方面,第一中央政府可以加,目前中央政府杠杆率較低,第二將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顯性化。

  今年二季度以來,疊加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去杠杆一度引發市場緊張情緒。此背景下,政策出現一定微調。這又讓部分人士開始猜測,政策是否出現了轉向。

  9月18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在“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上表示,貨幣政策要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有適當的反應,但也不能夠過松,使得去杠杆半途而廢。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稱,當前去杠杆政策優化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避免回歸舊有的保增長與加杠杆模式,二是以效率改進獲得去杠杆的持久動力,三是穩增長需向促改革和防風險“妥協”。

  報告稱,近期政策調整對之前的一些嚴監管做了一些柔性化處理。但要注意,微觀監管政策不同於巨集觀調控政策,不具有逆周期調節的功能,不應針對短期波動頻繁調整,而是具有剛性和常態化特徵,無論經濟過熱或偏冷,政策方向和力度均應保持相對一致。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