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讀《第三度嫌疑人》片名 死刑是第三次殺人


由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主演的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正在全國藝術聯盟院線熱映,越來越多看過的影迷給與了這片高度評價,並稱相比《海街日記》《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


是枝裕和是當今日本影壇的標誌性人物,被讚譽為“日本當代唯一的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特別擅長表現家庭、情感和人性有關的題材,表現手法細膩、剖析思辨深刻,往往在不動聲色間給觀眾帶來深度震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是枝裕和多年來佳作不斷,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在內地影迷中也有極高知名度,此次《第三度嫌疑人》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影院公映,非常難得。


《第三度嫌疑人》從對一起看似事實確鑿的謀殺案的辯護生發開來,在懸疑外衣包裹下,被隱藏的不僅有羅生門式的真相,更有對人性社會問題的拷問,回味無窮。影片自3月30日上映以來吸引越來越多影迷前往影院觀看,並在各大評論平台“打call”。


有網友點評:“是枝裕和走出了自己的安全區,不是溫情脈脈的家庭哲理故事,而是拍罪案和法庭博弈。水準上可以和《海街日記》劃等號。”從事司法工作30年的法官盛讚影片是“將善惡的相對性表現得最完美的電影。” 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犯罪與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犯罪學研究所長王順安老師表示:“這是一部哲學電影,它提出的問題是辯證的,是關於人性的善與惡,道德與邪惡,正規的司法和人心中的道德審判,給予我們很多的啟迪。《第三度嫌疑人》同時也是一部很有趣的社會電影,它讓我們看到上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的轉型,和日本進入到後工業社會面對的很多問題,包括企業造假、克扣工資甚至隨意開除員工,也讓我們看到日本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我強烈建議《第三度嫌疑人》能走進大學,走進法學院,在將來的司法課上,我會把這部影片作為我的影視教材。“


在懸疑故事之下,影片著重表達的依然是對情感和人性的思考,觀眾中的無數“知音”勢必讓是枝裕和大感欣慰。有觀眾認為:“這不是一個懸疑犯罪片,還是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罪犯是一個空的“容器”,任不同立場的人放入不同的東西。”“是枝裕和的作品對於社會是憤怒的,但他總會在憤怒變成暴戾膚淺的情緒宣泄之前,轉變成更深入地觀察了解和共情,憤怒與平和共存的哲學很吸引人。”“最後犯人為保護女孩被判了死刑,這本身就很諷刺,但也讓我們覺得,再卑微的人也有想保護的人,這也是一種人性。”還有影迷注意到情感元素的隱藏結構:“第二次看的時候,看出來這是以三對父女為軸講述的故事,律師重盛與女兒、被殺的父親與咲江、然後是嫌犯三隅與女兒……讓我的心靈受到更強烈震撼。之前打4分,而現在覺得它是5分的作品!”


影片對真相的態度和講述手法也引發廣泛討論:“可稱得上是黑澤明《羅生門》的現代版。”“是枝裕和已經從小津安二郎2.0進化成了小津和黑澤明混合體的2.0。”還有網友感慨:“讓世上的關係變得平和的,比起真相,更多的時候是謊言。撒謊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數時間裡我們甚至都不能對自己誠實。”


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同樣獲得力讚:“福山雅治和役所廣司兩大實力派的對手戲很出彩!”“幾場隔屏對話都張力十足又引人深思。”“役所廣司的演技碾壓,看到他就知道會表演的人演戲是什麽樣子的。”“對我來說單是廣瀨的表演就值得打8分!”不僅主演出彩,“齊藤由貴演的媽媽也是超有存在感,出場不多但每次都透露出更多資訊,而總是可以心安理得的瞞住真相。”


網友更多討論的還有對片名的解讀,誰是第三次凶手?“關於電影的名稱,譯名《第三度嫌疑人》和原名《第三次殺人》都很值得回味,它讓我們思索這第三次的殺人究竟是什麽,尤其是第三次究竟是誰殺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死刑,法官和司法變成了第三次殺人,也可以理解為真實被所有人殺死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