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考古學家探尋:古代都城5000年文明源流

動物築巢,人類造城。考古學家則從深深的地下,發掘和解析人類城市的故事。

都城,承載著一種文明的最高成就,象徵了“國”的誕生。中國考古學家從商代晚期的都城——殷墟開始,往前找到了良渚、石峁、陶寺等邦國,向後讓一大批湮沒在時光裡的都城重現世間。

近日,在首屆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日韓等國考古學家齊聚南京,展示了中國及東亞都城考古的新發現:5000多年來,隨著文明形態的革新,各地統治王朝興迭,中國歷代“王都”也隨之移動,但是營造都城的內在體系和核心要素卻不斷演進,一脈相承。

11月12日,首屆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新華社記者屈婷攝

“都城考古是展現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連續發展的最佳例證。”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雲翱說,通過“解剖”歷代都城的總體布局、規劃思想、各個功能區的布局和名稱等,可以清晰地透視出國家文明發展“足跡”。

浙江杭州余杭區的良渚古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共8座水門,內部以河為道。考古發現,它三面環山,東邊開放,既能保證安全,又有方便的交通;人們採用堆墩的形式抬高居住面,營造城市;宮城位於中心,王陵、倉儲、作坊圍繞著它構成內城,外面還有外郭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寧遠指出,良渚古城的選址包涵了一種“居中”的概念,其“城郭宛然”的古城功能和設計,是中國古代都城“宮城、內城、外郭”三重結構的起源。

對古城的研究表明:水利工程、宮殿和王陵建造於約5000年前,城牆建造於4800年前,而外郭城則更晚。“良渚古城的規劃設計可謂百年大計,規劃視野巨集大,建造技術科學。”王寧遠說。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中心的譚家嶺古城有內外多重、人工堆築的城垣類遺跡,還有人工開挖的城壕,呈現出從內向外的發展過程。環繞著古城的,有三房灣大型製陶場所、印信台祭祀場所和嚴家山小型加工城所等。

“良渚、石家河的城市規劃都有多個圈層的太空布局,拱衛著國家最高的長官機構,體現出擇中而居的思想。”賀雲翱說,這種營造理念一直貫穿到中國明清時代的都城。

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則顯示出都城營造背後的精神力量。在城址東南,觀象祭祀台的第三層台基芯上,有由生土和夯土台基芯構成的陰陽“太極”圖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指出,這體現出陰陽、太極和天地形成的宇宙觀。

這是陶寺遺址觀象台(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邱小林攝)

通過40多年的研究,何駑還發現,宇宙觀指導下的陶寺“藍圖”暗合八卦和“五方”的天下觀,其中天地定位的布局令人聯想到北京天壇和地壇:“歷代都城一直遵循著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些都城規劃和營造的思想還向外異塵餘生,不僅被北方地區的遊牧帝國所吸收,還對東亞地區國家都城產生了重要影響。

如,遼上京遺址的回字形布局、殿堂式宮城東門似傳承自唐都;漢魏洛陽城“建中立極”的都城形製為7至12世紀日本的諸多都城所發揚。

遼上京遺址首次發現並確認從皇城東門、宮城東門、到宮城內東向大型院落的軸線布局及相關遺存。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由於古都大多都選址優良,到了今天也往往是人口聚集之地。與高速的城市建設“賽跑”,發掘和保護都城遺跡,已成為考古人的常態。

在繁華的現代南京城,考古學家近年來“見縫插針”地發現了“六朝古都”建業、建康城的中心區,還發現了石頭城、西州城、佛教寺廟等遺存以及大量六朝都城的珍貴遺物。如今,考古學家正在人流交織的西街地區尋找“最早的南京城”——距今約2489年的古越城。

中國已將一些規模巨集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的都城納入大遺址保護規劃的視野,並可能由此建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旨在“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北魏洛陽宮城中樞區遺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去年9月,北京根據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加強老城整體保護,特別提到了要強化“古都風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朱岩石說,在“都”與“城”的建設中,北京市對於都城考古成果格外重視。

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這份移動“王都”的名單越來越長:平糧台、城子崖、二裡頭以及東周時代列國都城、秦鹹陽、西漢長安、漢魏洛陽城、唐長安城、北宋東京城、南宋臨安城……

朱岩石說:“很多成功的案例能夠證明:都城考古學研究的成果不僅為古代城市遺址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還能夠轉化為今日城市科學發展的堅實基礎。”

2019年

《中國博物館》雜誌

正在征訂中!

· 有一種愛叫做點讚 ·

-END-

來源:新華社南京11月14日電(記者屈婷 張展鵬)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