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量造假危在旦夕,粉絲經濟“永垂不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歪道道

今年兩會期間,明星委員們的提案再次將炮火對準了劣跡藝人、明星及影視數據造假、身價片酬等行業亂象,不過前方固然慷慨激憤,後方還是其樂融融,#明星該不該吃粉絲送的食物#、#明星被認錯#等話題頻繁被推上熱搜,娛樂氛圍依舊。

但今年還是有些許不同,2018年影視連續震蕩所牽引出的政策新規,將在今年集中落地並被檢驗效果,前段時間,吳秀波、翟天臨事件又掀起公眾對娛樂圈造假的口誅筆伐。換句話說,娛樂產業規則改寫的時機,可能已經同時具備了政策自上而下和輿論自下而上的兩個必要條件。

若是如此,數據造假將成第一個靶子,而往後推,數據造假的一環如果被鏟除,是否能動搖當前畸形的粉絲經濟呢?這是值得業界探討的。

造假產業鏈的逆向思考

2019年開年,《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矛頭直指流量明星鎖場、刷榜、買粉絲,而後其又連續發表微博,感慨“明星流量數據節節攀升,8億網民不夠用”。隨之跟進的還有《光明日報》《北京日報》,而“紫光閣”則從1月5日-9日,連發4條微博,痛批流量明星,呼籲“沒有高質量作品做支撐,那些拙劣的表演終將被揭穿”。

影視產業春寒料峭,一場“打假運動”的興起,或許正是今年的新風向。

微博已率先做出反應,宣布針對轉發、評論計數顯示方式在內做出種種調整,而更早之前,愛奇藝和優酷停止了播放量的展示。

這對於影視數據脫水進而回歸合理無疑是一個有利信號,視頻及社交平台本身就是流量造星、粉絲運營的核心媒介,隱藏播放量起碼減掉了數據造假的一個需求。雖然不得不承認,這一舉措對整個行業來講,也只是讓數據造假不至於假得太“難看”,但其釋放的市場信號是積極的:影視數據造假的亂象,今年或許不會止於揭露。

以此為基礎,我們再來看影視產業數據造假的產業鏈。一般來講,賣方一端通過雇傭技術型或人工型水軍,提供刷流量業務,至於買方一端,央視將明星數據造假的推手,歸為自發組建的粉絲組織和經紀公司安排成立的明星微博數據站。

兩方需求契合,流量明星通過這一番操作獲取一定的人氣和地位,從而掠取演藝資源。

而提供演藝資源的製片方、投資方以及媒體平台,又因流量明星的參與而收割商業利益,當然,這其中更少不了購買數據用以打榜、投票、轉發的過程。無奈的是,這已成為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則”,如果粉絲的偶像數據不好,就會被其他藝人的粉絲“唱衰”。

由此可以看出,流量經濟是一個參與方都可獲得經濟效益的模式,這也決定了很難從內部去戳破流量泡沫。但如今政策導向下,很有可能從外部強製性切斷數據造假產業鏈,若是如此,會對以流量為基礎的粉絲經濟造成什麽傷害?

我們可以逆向推斷,假使數據歸真,流量明星及其所產出的內容,在市場的反應能夠一目了然,首先最可能放棄他們的就是內容生產方。因為對比靠實力說話的演員,流量明星原本與之天差地別的流量優勢,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而今口碑反噬又日漸嚴重,製片人也不再經得起多次的撲街。

相應地,流量明星的演藝資源一旦被縮減,曝光度大大降低,廣告商、媒體以及平台很快便“聞風而動”。更關鍵的是,明星本人新粉難增、舊粉流失,長此以往就更沒有商業價值了。

流量經濟還是粉絲經濟?

當娛樂產業的優勝劣汰逐漸被流量所左右,如果從流量數據本身出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約束某些行業亂象的滋生。但是流量縮減、粉絲仍在。

蔡徐坤被央視點名時,震懾是對業內的,粉絲看似不懼。真愛粉們一面為愛豆打抱不平,力挺蔡徐坤確實是個專注音樂的好歌手,甚至表示之前做了那麽多公益怎麽不提?另一面又將攻擊點集中到微博上,強烈要求整改。不過,前者是顧左右而言他,後面則是禍水東引,實則都沒什麽邏輯。

從這件事直觀地看,粉絲本身就是流量的一部分,即使最大程度地將流量數據脫水,蔡徐坤、鹿晗這類當前比較符合年輕群體審美的明星,也仍有不在少數的粉絲存留,他們才是飯圈的核心。

換句話說,粉絲即使不花錢為他們的偶像刷流量,他們還是有其它方式向外界傳達和證明自家愛豆的價值,甚至可以簡單的說,只要粉絲願意為愛豆花錢,在製片人和品牌方眼裡,明星便有商業價值。

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影視行業中,粉絲看似處於被收割的產業下遊,實則主導著偶像的人氣和商業吸引力。

一方面,粉絲已經參與到偶像的職業規劃中,用自己的力量為偶像爭取好資源。而市場也認可了這種做法,現在廣告商、製片方最看重的,不再是明星的業務水準,而是背後的粉絲力量。所以,縱然市場能拋開流量數據,演員和明星粉絲群體的差別,也無法使商業資源偏向前者。

另一方面,如今流量明星的粉絲展現出強大而可怖的集體力量,如果不再允許數據造假,他們對輿論的影響也能幫助明星維持流量再造。極端一點,像粉絲罵戰、撕逼這種普遍現象,一經推手,在當前這個碎片化時代便是天然的流量爆發點。

所以,數據打假所能糾正的也只是流量經濟,而觸及不到更深層次的粉絲經濟。

時至今日,粉絲和流量的先後產生順序已經模糊,這就是數據造假導致的,不過粉絲是基礎,流量經濟可以說是在資本介入、瘋狂膜拜粉絲效應之後被放大的形態。這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的思維,實則異曲同工。不過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服務升級,娛樂產業的流量經濟反而日漸衰頹了。

明星“死於”粉絲?

圍繞粉絲和明星的行業規則及利益鏈一旦形成,實際上就連一個環節的整治都很難,更不要指望其內部會自我改進。但值得慶幸的是,當前流量經濟之所以逐漸露出真相,在於其外部的反對力量日益強大,也催促市場形成一套新的淘汰法則。

最明顯的是電影界,流量明星的多番試水,讓投資方再也經不起折騰。2016年“小鮮肉+大IP”的模式備受追捧,2017年參與暑期檔大戰的流量明星只有楊洋、李易峰兩人,而到2018年暑期檔、春節檔,楊洋、鹿晗等人早已不見蹤影。李易峰的《動物世界》即使備受肯定,票房仍不能回本。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已經超過2017年總票房559.11億元,創下新紀錄,但票房前十的影片主演中均不見小鮮肉身影。

流量明星開始被排斥在大螢幕之外,而且他們在業內留下的印象一旦被定性,投資人只會對他們避之不及。而下一個排斥流量的便是觀眾,這很容易讓流量明星喪失轉型的時機,甚至是永久被劃在攻擊的範圍之內。

這是口碑反噬的副作用,比如《創業時代》開播之初,很多人還沒看劇,只知道有楊穎主演便給出了一星評價,迪麗熱巴則一個人把《聲臨其境》的評分拉到了4.3。

一個經典角色可以成就一個明星,但一個明星也有可能毀了眾多角色,觀眾便將不滿全部發泄到流量明星身上,反而不會再客觀考慮是不是劇本、導演不行。

不過作品口碑敗光的更多是路人緣,而且市場通過這種副作用反噬的方式淘汰流量明星,畢竟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關鍵是,他們背後的死忠粉依然是“東山再起”的資本。所以一個流量明星的消失或死亡,完全取決於粉絲。

事實也是如此,我們看到,人設崩塌是最近常見的最快導致明星墜落的方式,而人設本質就是為迎合粉絲存在。粉絲心理假說認為,追星一種身份認同,粉絲通過對名人的“鏡像”認識自己,塑造價值觀,而一旦粉絲發現這種“鏡像”是虛假的,認同感瞬間就消失了,而且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當然,粉絲也是善變的,他們自然而然流失,流量明星們也就被市場拋棄了。

流量數據的虛假泡沫被戳破總歸是好的,但娛樂行業的亂象卻無法根治,終究是粉絲把明星捧得太高了。

【鈦媒體作者介紹: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