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皮膚過敏,需要對什麼食物忌口?

皮膚過敏,需要對什麼食物忌口嗎?

皮膚過敏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問題,幾乎每一位皮膚科醫生都會遇到因為皮膚過敏前來就診的患者。過敏性疾病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以濕疹為例,根據ISAAC(全球兒童過敏性疾病研究項目)的數據可知,全世界被濕疹困擾的兒童比率約15%,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發病率更高,中國也不例外。如果再算上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受過敏問題困擾的人群將更加龐大。因此過敏體質的人平常應如何生活是許多人熱切關注的話題。

許多患者在離開皮膚科診室前的最後一句話一定是「醫生,哪些東西我不能吃?我需不需要忌口?」我們通常會回答:「沒有專門需要忌口的東西,你自己平常留意,哪些東西吃了加重就別吃。」

很多患者就摸不著頭腦了。

「發物能不能吃?」

「火鍋能不能吃?」

「生薑能不能吃?」

按照西醫的理論,我們建議患者對什麼過敏則忌吃什麼;而根據傳統中醫理論,食物有寒熱溫涼,甘酸鹹苦辛及不同的歸經之說,會讓患者忌吃發物(牛羊肉、海鮮等)。雖然食物蛋白質如海鮮,是常見的致敏原,但如果對海鮮並不過敏的人長期忌食發物,會造成嚴重的蛋白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對於中醫「以食養生」的概念,我們應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合理利用。

膳食金字塔是讓大家了解如何做到均衡飲食營養的一大利器。

從下往上看,第一層是我們飲食的基石--最重要的糧食穀物類食物(如米飯、麵包、饅頭、麵條等主食類),這一層我們每天吃的最多,約300-500克,主要用於能量供應。為了加強營養價值,我們可以調整這一層粗糧和精細糧的比例,多吃粗糧如薯類、燕麥、糙米可以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利於人體健康。

第二層是蔬菜與水果,這層也要每天多吃一些,約500克,其中蔬菜不少於300克,水果不少於100克。水果和蔬菜保證了我們每天必須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供應,對我們的健康影響重大。不怎麼吃蔬菜和水果的人,可以罹患許多因為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如壞血症(缺乏維生素C),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1)。

第三層是動物性食物,主要向人體供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蛋類(雞蛋、鴨蛋等),肉類(牛羊肉、豬肉等),禽類(雞肉、鴨肉等),水產類(淡水魚、海鮮等)都在此列。動物類食物每天應食用150-250克,最好每天一個雞蛋,同時盡量避免食用或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

第四層是奶類及豆類,主要用於保證人體每日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許多素食主義者,就是通過食用豆類食物達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合格。奶類包括鮮奶、優酪乳及乳酪等,豆類包括大豆、豆漿、豆腐及豆乾等。每天應保證200-300克的奶類或豆類食物攝入,如牛奶250毫升或豆漿250毫升。有研究表明,食用牛奶、尤其是脫脂牛奶與痤瘡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因此,我們建議痤瘡患者少喝牛奶,多喝豆漿。

第五層是膳食金字塔的尖端,塔尖的食物為油、鹽、糖,每日食用量最少。雖然食用量少,但對人體健康影響非常重大。例如鹽,有研究表明高鹽飲食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每日食用鹽的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即一袋500克的鹽一個人應吃84天,接近3個月;同時要少吃醃製食物,如鹹肉、鹹菜,因為其中的鹽分往往是超標的。油包括飽和脂肪(豬油、牛油等)和不飽和脂肪(亞油酸、亞麻酸、魚油等),每日攝入20-30克。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人體不能自己合成,必須從膳食中補充,因此攝入足夠的不飽和脂肪酸至關重要,而常見的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就是植物堅果及植物油,如橄欖油、核桃、芝麻、杏仁等,它們不僅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還富含天然維生素E,營養價值相當高,我們建議每日食用該類食物5-10克。

了解了我們每天應該吃什麼,那我們再說說過敏性疾病的人如何有針對性的不吃什麼。

和食物相關的過敏反應包括由IgE介導的速髮型變態反應(食物過敏,如急性蕁麻疹)和由IgG介導的遲髮型變態反應(食物不耐受,慢性蕁麻疹)。

為了清楚患者是否對特定的物質過敏,根據這個原理,西醫皮膚科醫生會建議你完善過敏原的檢測,如點刺試驗,血清食物IgG抗體檢測,特異性IgE抗體檢測等。每個方法大概含有20來種物質,如果檢測結果陽性,檢驗單上會在相應的食物後面打個「+」,你就應避免食用該食物。如果停食這個食物,皮膚過敏好轉或痊癒了,恭喜你,找到原因了。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列出了8種最可能致敏的食物:花生、堅果、雞蛋、牛奶、貝類、小麥、大豆及食品添加劑。

但是要注意,第一,我們每天進食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不是所有引起你過敏的食物都包括在內。第二,即使是同一種食物,比如牛奶,各地的牛有品種差異,牛吃得不一樣,奶也不一樣,所以有可能你對做檢測用的奶不過敏,但你對當地買的奶有可能過敏。

那有人要問了:

「我經過檢測都不過敏」;或「我已經避免了檢測過敏的食物,但是皮膚癥狀還是要出現」,或「我沒有條件做這些過敏原的檢測,如何得知自己是否對這些食物過敏呢?」

這時,我們就教大家一個神器——「生活日記」

「生活日記」就是用來讓大家記錄每天「吃」了些什麼,「用」了些什麼,「吸」入了什麼,同時記錄病情是否有加重,過3月、半年一段時間後再回過頭來檢查,哪些因素與自己的病情相關,哪些情況與病情沒有關係。

如果「生活日記」記得好,可是比過敏原檢測更準確、更有針對性。

如何記「生活日記」呢?下面是「生活日記小模板」


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吃了什麼? 接觸了什麼?
早晨 一杯豆漿,一個雞蛋,一個全麥麵包
中午 青椒肉絲,蕃茄雞蛋,米飯 灰塵(掃地)
晚上 土豆燒雞塊,芹菜炒豆乾,米飯 新換的化妝品
病情是否加重

如果大家能夠持之以恆地記「生活日記」,就會發現哪些食物或者物品接觸之後病情會加重,不僅可以精準反應每個人的個體化差異,還相當省錢,是不是非常棒呢?

有了「生活日記」,我們再也不用為每天吃什麼,不吃什麼,是不是需要忌口而煩惱了。

之前的問題如「發物能不能吃?」「火鍋能不能吃?」「生薑能不能吃?」相比大家心中也自有答案。

下次如果再有患者問起來「是不是需要忌口」,我們就把這篇微信推送給他,讓他認認真真地做「生活日記」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