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虐心的事上磨練,究竟怎樣才算此心光明

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作者:賴建青

傳習心錄

王陽明40多歲時,按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可是他卻被多種疾病纏身,又不願繼續違背自己的心願用武力去鎮壓殺戮,平定那些頻頻發生的民亂匪患,他便開始向朝廷上書,請求辭職退養,但均未能如願,卻長期極不情願地不得不乾著違心之事,心裡何其苦哉!

有一項社會調查問道,“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麽?”很多人的回答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毫無疑問,這是發自內心的回答

然而,就是這看似普通而簡單的要求,卻是絕大多數的人難以做到的,即使是貴為權傾天下的帝王或是智者聖賢也只有極少的人做到了。

明朝天啟年間,熹宗朱由校不愛江山愛木工,他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不願治國理政,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上溯而知,北宋徽宗皇帝趙佶,在位25年間疏於朝政,喜愛翰墨丹青,自嘲為“獨不能為君”的一國之君,不但設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書畫院,而且建立了招生制度,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書畫家。此外,在他的主持下,還將禦府所藏歷代書畫匯編成《宣和書譜》與《宣和畫譜》,書法還自成一體——瘦金體,對發展我國傳統的書畫藝術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有“書畫皇帝”之譽。

雖然,“木匠皇帝”和“書畫皇帝”沒能找準自己的位置,沒有做到“愛崗敬業”,但他們卻是獲得人生幸福感較多的人,因為他們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另外,還有“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歸隱,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的陶淵明……

作為“集心學之大成”的王陽明,秉承儒家學說的同時,致力於探究發展心學,卻一生歷經坎坷,一直在做著違背自己心願的事情。

縱觀王陽明的人生道路,從他步入官場到被貶謫貴州再到“龍場悟道”期間,可說是仕途多舛坎坷艱難;而當他掌握一定權力之後,頻繁地被朝廷調去鎮壓平定各地的匪患民亂:汀漳之亂、橫水之亂、三浰之亂以及廣西恩田和寧王之亂等,有學者形象地將他比喻為朝廷的“救火隊長”。

陽明心學源於儒家思想,經孟子、陸九淵以及王陽明等人的探究發展,不斷地得以升華,可正如古人說的“萬變不離其宗”,儒家學說中“仁政德治”的理念因此深深地扎根於陽明心學之中。明代中後期官場腐敗,對百姓賦予苛捐雜稅橫征暴斂,官民矛盾激化,民變之亂頻發,此起彼伏,王陽明被朝廷頻繁地調去鎮壓平亂。

對於朝廷不從根本上解決官場腐敗的問題,積極化解官民之間的矛盾,而是一昧地使用武力鎮壓殺戮的做法王陽明是不讚同的。他曾對自己的學生錢德洪說:

某自征贛以來,朝廷使我日以殺人為事,心豈割忍?但事勢至此,譬之既病之人,且須治其外邪,方可扶回元氣,病後施藥,猶勝立視其死故耳。可惜平生精神,俱用在此等沒緊要事上去了。

毋庸置疑,這是陽明先生的肺腑真言。

即使在其詩中,王陽明常常用文字的形式流露出不滿和於心不忍:“未能乾羽苗頑格,深愧壺漿父老迎。

每一次的征剿鎮壓,都有成千上萬條的鮮活生命被殺戮,這無不令王陽明的內心感到深深的愧疚,“莫倚謀攻為上策,須還內治是先聲。

王陽明用詩歌的形式,告誡端坐高堂的朝廷命官重臣們,不要把鎮壓和殺戮作為治國安民的“上策”,而是要多和民眾加強交流溝通,體恤民情,杜絕橫征暴斂,及時處理官民之間的矛盾,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才是“先聲”亦即最好的方法。

在南贛巡撫任上,王陽明曾為龍南小武當山聖廟題寫了一副楹聯:

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

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

聯語非常直白地指出“武力不如法力”,而“法力”和“仁”,就是指仁義道德中的“知書達禮,奉公守法”。其聯語的意思是對於民眾與官府對抗不能簡單地用武力,而是要用“法”和“仁”去教化協調,讓民眾奉公守法,這也是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充分體現。

可無論王陽明怎麽隱喻規諫,朝廷卻置若罔聞,仍然是頻繁地調遣他東征西戰。公元1527年即正德26年,廣西的思恩和田州又鬧起了民亂和匪患,此時的王陽明已經五十六歲,而且早已病患纏身,朝廷卻不管不顧地依然派遣他率軍出征,前去鎮壓。

中華中醫學認為,心在人體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心寬則病除”,若心氣不順心情鬱結則容易導致體弱病生。王陽明40多歲時,按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可是他卻被多種疾病纏身,這不能不說與其長期極不情願地做著違背心意的事情,心情鬱結有關。

病患纏身,又不願繼續違背自己的心願用武力去鎮壓殺戮,平定那些頻頻發生的民亂匪患,王陽明開始向朝廷上書,請求辭職退養,但均未能如願。

王陽明在寫給自己父親的書信中作了敘述:

為楊公所留,養病致仕,皆未能遂,殆亦命之所遭也。人臣以身許國,見難而退,甚所不可。但於時位出處中較量輕重,則亦尚有可退之義,是以未能忘情。不然,則亦竭忠盡道,極吾心力之可為者,死之而已,又何依違觀望於此,以求必去之路哉?”——《上父親大人二劄(其二)》

書信中說辭職退養的請求沒有獲準,是被吏部尚書楊一清大人所挽留,養病和辭官這兩件事都不能遂願,這也許是命中該是如此吧!王陽明認為作為臣子本來就該恪盡職守,以身報國;遇難就退,確實是非常不適宜的。但是根據時機、職守、形勢來權衡輕重,自己病患纏身,按理來說也可以引退。所以一直想著辭官退休,要不然的話肯定會鞠躬盡瘁報效國家,死而後已,又何必違拗朝廷的意思呢,或許應觀望機會,何必尋求一定要離職的途徑呢?

第一次請辭未遂之後,過了7年,王陽明再次向朝廷上書請求退養,而這一次不但沒能獲準,反而被調到南贛地區去平亂剿匪。在贛州,王陽明寫給自己弟弟的信中說:

吾自到任以來,東征西討,不能旬日稍暇,雖羈鳥歸林之想,無時不切。然責任在躬,勢難苟免。今賴朝廷威德,祖宗庇蔭,提兵所向,皆幸克捷,山寇峒苗,剿除略盡,差可塞責。求退乞休之疏去已旬余,歸與諸弟相樂有日矣。為我掃松陰之石,開竹下之徑,俟我於舜江之滸。且告絕頂諸老衲,龍泉山主來矣。族中諸叔父及諸弟不能盡書,皆可一一道此意。——《與諸弟書》

大意是:我被調到南贛任上以來,東征西討,沒有一天的閑暇,雖然欲歸隱田園的想法無時無刻未曾稍忘,可朝廷賦予的職責在身,情勢不允許我解甲歸田。現在仰賴朝廷的威德,祖宗在天之靈的佑護,兵鋒所指,都非常幸運地取得了勝利,山上的賊寇以及少數民族的叛亂,也都大致上剿滅乾淨了,差不多可以交差了。向朝廷請求退休的奏疏已經遞上去十多天了,回到家裡和諸位弟弟們團聚而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了。替我打掃好松樹樹蔭下的石凳,開辟出竹林中的小徑,在舜江的旁邊等著我。並且把我要返回的消息告訴絕頂山上的老僧,說龍泉山主(陽明自稱)要來了。家中的諸位叔父以及諸位弟弟無法一一寫信,可以向他們分別傳達我的意思。

公元1528年即正德27年,平定廣西的思恩和田州的民亂和匪患後,此時王陽明已經57歲,心力交瘁,可報請朝廷準予請辭退養的奏章卻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在此萬般無奈的糾結中,一向對朝廷唯命是從的王陽明終於為自己作了一次決定,毅然離職棄軍北上,日夜兼程,欲回浙江余姚老家養病,卻最終未能如願。這位集心學之大成的一代聖賢在返回家鄉的歸途中,仙逝於南安府(現贛州市所轄的大余縣)的青龍浦和黃龍鄉之交匯處,走完了他充滿著傳奇而又悲情的一生。

陽明先生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噫籲,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吾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