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5萬還是10萬?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針對夷陵之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出了非常誇大的描寫,比如針對劉備一方的兵力,羅貫中給出了70多萬的描述。當然,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不是正史,也即其中的數據,在可信度上自然低於《三國志》等正史中。既然70多萬的大軍是小說中的誇大之說,那麽,問題來了,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5萬還是10萬?

首先,關於夷陵之戰中,劉備討伐東吳時的總兵力,歷來都是存在一定的爭議,有人說是5萬,也有人說是8萬人,還有人說是10萬人,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此,在筆者看來,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漢末三國時期的戰役一樣,因為記載的角度、不同史料之間的衝突等原因,導致夷陵之戰的兵力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一方面,有觀點認為,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的兵力為5萬人左右。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備為關羽報仇,以此討伐東吳的時候,孫權自然是非常害怕,於是主動向魏文帝曹丕稱臣,以此避免腹背受敵。

同時,孫權曾給曹丕上書,說劉備率領了4萬大軍,馬二三千匹。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如果再加上沙摩柯等五奚蠻夷的兵力,大約一萬人,也即4萬加上1萬之後,劉備投入的總兵力為五萬多。也即《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記載:“(備)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以金錦爵賞誘沙摩柯助戰。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助戰的沙摩柯等人,也沒有在夷陵之戰中幸免。到了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東吳大都督陸遜以火攻破劉備大軍,在此背景下,沙摩柯在大亂中匹馬奔逃,被亂軍殺死。

另一方面,《傅子》中記載:(孫)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傅子》是魏晉時期傅玄的著作,傅玄是魏晉之際儒者派文士的代表。因此,因為時間上的接近,所以,傅玄的著作《傅子》,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傅子》中記載:孫權手下的大將陸遜(本名陸議)擊敗了劉備,更是殲滅了劉備8萬大軍。由此,如果按照這一說法的話,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應該投入了至少8萬的兵力,甚至可以說是10萬人左右。但是,在筆者看來,在《三國志》和《傅子》的記載出現衝突時,顯然前者的可信度更高。

最後,在夷陵之戰中,孫權在面臨蜀漢大軍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也即在夷陵之戰中,東吳隻派遣了5萬大軍。考慮到蜀漢大軍氣勢正盛,畢竟是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在前的,因此,如果劉備一方真的率領8萬甚至10萬大軍的話,那麽,以孫權的性格,完全不敢隻派遣5萬大軍來迎敵。所以,綜上,在筆者看來,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投入的總兵力為5萬人。考慮到蜀漢失去荊州後,只有90多萬的人口,也即蜀漢總兵力只有10萬人的前提下,劉備伐吳率領一半的兵力,自然也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對此,你是怎麽看的呢?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