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到今年底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減少85%以上

12月13日,種植戶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九龍山鄉聖女果種植基地采收聖女果。九龍山鄉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吸納72戶貧困戶138人加入種植合作聯社,目前基地聖女果年產量達30萬斤。伍榮達攝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貧困地區經濟社會長足發展,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全國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在12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

過半貧困縣脫貧摘帽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通過實施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等措施,釋放政策活力,解放生產力,激發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為扶貧開發提供了強勁動力。”劉永富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體制機制,開展建檔立卡,精準識別貧困人口,選派駐村工作隊,加強扶貧一線工作力量,加大扶貧投入,強化政策舉措,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保障,我國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新階段。劉永富表示,經過6年努力,預計到今年底,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減少85%以上,貧困村將退出80%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50%以上。改革開放40年,農村的貧困發生率從97.5%降到去年年底的3.1%,今年預計會降到2%以下。

脫貧攻堅戰不留“鍋底”

針對未來兩年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問題,劉永富表示,這次脫貧攻堅戰要求不留“鍋底”。

劉永富表示,全國832個貧困縣,2016年脫貧28個縣,2017年脫貧125個縣,目前第153個貧困縣已經宣布脫貧摘帽,預計將會有280個到290個縣摘帽,總計超過430個。還有約400個縣需要退出。2014年建檔立卡時,全國識別12.8萬個貧困村,到今年底預計10萬個左右要退出,不到3萬個村在未來兩年要脫貧。

據介紹,目前剩下的貧困村很多在深度貧困地區,致貧原因包括:產業落後,貧困人群出去打工不適應、缺少技能,相當一批貧困人口屬於老、病、殘,等等。“對這些致貧原因不同的貧困人口,我們將繼續采取不同措施。有勞動能力的,就鼓勵支持他們發展產業或者出去打工;半勞力、弱勞力就鼓勵他們參與公益崗位勞動,當護林員、護理員、保安;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老、病、殘,主要是通過社會保障兜底,預計有幾百萬人會通過社會保障兜底。”劉永富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將歷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以後面臨的是相對貧困問題,“相對貧困怎麽定標準、怎麽扶持,需要下一步總結前40年的經驗,研究提出政策措施”。

積累寶貴經驗

劉永富表示,回首40年扶貧歷程,我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一是堅持黨的長官。加強黨對扶貧事業和扶貧工作的長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製,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是堅持精準方略。科學判斷扶貧形勢變化和貧困問題特徵,因地因時製宜、分類施策,不斷提升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水準。

三是堅持開發式扶貧。把發展作為減貧的根本途徑,堅持區域開發,堅持人力資源開發,堅持激發內生動力。

四是堅持發揮制度優勢。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互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聯動的大扶貧格局。

五是堅持較真碰硬。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讓減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六是堅持開放包容。主動學習借鑒國際減貧經驗,積極開展中非、中拉、中國與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減貧合作,為國際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

(經濟日報 記者:黃俊毅 責編:劉辛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