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上江安_城之韻:古建築裡的光陰與故事,等你邂逅

江安建縣於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史稱漢安,至今已有1670多年。源遠流長的長江文明,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澱,一代文豪蘇東坡、黃庭堅、楊升庵、巴金、曹禺曾經留寓江安吟詩作賦、著書立學,其遺風流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江安人。著名教育家和收藏家傅增湘、著名學者朱青長、著名書法家黃稚荃、史學家周傳儒等文化名人,給江安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抗戰期間,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以西街文廟為校址,辦學六年之久,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搖籃。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江安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歷史建築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就像城市前行的足跡,深深地烙印著漢安的記憶,延續了文脈,見證了歷史。

城區的西正街,曾經商賈雲集,繁華非常,那些隱匿在街角巷陌裡的“老房子”,歷經歲月斑駁,填滿了故事。

今天

我們就走進桂香街

探尋裡面的老巷故事

楊鼎和故居

桂香街42號,倘若沒有牆門外矗立的木牌,可能很少有人會駐足。但誰又能想到,這座庭院的主人楊鼎和,曾是南明永歷帝時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鼎和,四川江安人。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南明永歷帝時,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總督四川、貴州省軍務。永歷三年(1649),孫可望派遣使疏請永歷帝封為秦王,已達到挾天子令諸侯的目的,大學時嚴起恆和楊鼎和持議反對,並嚴詞拒絕孫可望所獻上的白金玉帶等黃金珠寶,楊鼎和不畏美色金錢利益誘惑,軟硬不吃無計可施最終讓孫可望的願望落空,惱羞成怒,遂派兵殺戮反對封王的南明官員,1651年楊鼎和被追殺於昆侖關。楊鼎和至死不屈,殺身成仁,表現了難能可貴的民族大義和可歌可泣愛國情操。

我們用唐朝李賀的詩詞《雁門太守行》來詮釋楊鼎和的報國情懷。“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傅以禮:《殘明宰輔年表》;《明史》卷279)楊鼎和故居佔地800余平方米,座北朝南,平面組合四合院式三進四合院。目前有二進院保存較為完整。

史料記載“中有廳事,軒敞宏麗,縱橫可擺宴席上百桌”。可見當時建築的氣派和宏大。

因為雅好林泉,楊鼎和故居曾疊石疏池,栽花藝樹,現民居院內有一古井清澈透明,井水清冽甘甜水質優良,兩百餘年後的現在還在使用。

楊鼎和後院還可見昔日的莊嚴和高大,保存較好的後大門仍在使用。高高的石梯子見證了曾經的繁華榮耀和滄桑。楊鼎和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就像李白的詩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站在台階下,仿佛依稀窺見志存高遠躊躇滿志的他從門前昂揚渡步……

楊鼎和是我們江安人的驕傲,家國情懷蕩漾在漢安大地。

老房子裡有歷史記憶

老房子裡也有發展變化

他們有歷經世事的神韻風采

也有不曾停止的歷史脈搏

尋訪之旅不停歇

下期繼續~

來源 | 江安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 朱中華

編輯 | 周梅

責任編輯 | 周瓊 王政偉

監製 | 楊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