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牛郎與織女VS董永與七仙女,你確定能分清嗎?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因古代初七前後的夜晚,婦女會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又稱“乞巧節”。不論是七夕,還是乞巧節,總有一個人物、一段故事,讓人傳說。這便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故事。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說漢朝的少女們常常七月七日在開襟樓拿絲線比賽穿針孔,當時的人們紛紛效仿,南朝梁宗謀的《荊楚歲時記》也記載了南朝婦女七夕穿針乞巧的民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說,到了七夕,宮中嬪妃們要祭祀牛女二星,並對月比賽穿針,民間百姓也效仿他們。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也說,七夕,宮女們比賽穿針引線,先完成的就是“巧者”,大家要湊錢獎勵巧者。隨著社會的發展,七夕“乞巧”的習俗已經逐漸消失了,但它卻更多了愛情的味道。

清丁觀鵬《乞巧圖》之“月下穿針”

如今,“七夕”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 而一說到古代的愛情故事,大家往往都會想到牛郎與織女,或者董永與七仙女,有的人對這兩個故事往往分不清楚,那麽“七夕”究竟與這兩對情人中的誰有關係呢?

有的說,漢代以前,牛郎織女只是天上的兩個星座,並無關係。漢代的時候,牛郎與織女“結婚了”,開始形成為愛情神話故事:傳說天帝的女兒住在天河的東邊,她忙於織布而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天帝看她可憐,就把她嫁給了天河西邊的牽牛。織女出嫁後,荒廢了織布的工作,天帝很生氣,就又把織女帶回到了天河東邊,只允許他們夫妻一年見一次。每年七月,就會有很多喜鵲來天河搭橋,夫妻踩著喜鵲相見——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見到的喜鵲,頭上的毛如同脫了而變成了白色。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只因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乾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又有人說,有一天,天上的織女和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南陽漢代畫像石,牛郎織女星座

董永七仙女故事也產生於漢代,但較牛郎織女故事稍晚,是說有一個家貧的孝子董永,他的孝順感動了一位仙女,仙女下凡幫他織布賣錢償還債務。晉代乾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開始合流交錯:漢朝有一個叫董永的,年少時就死了母親,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後來父親也死了,他沒有錢安葬,就打算賣身為奴換錢辦喪事。一個有錢人知道他是孝子,就給了他一萬錢,但沒有讓他當自己的仆人。董永埋葬了父親,守喪三年後,打算回到那個有錢人家做苦力,以報答他的恩情。結果路上碰到一個女子,說自己會織布,她願意做董永的妻子,她用十天時間織了一百匹布,替董永償還了債務,董永重新獲得了自由。女子自稱是天帝的女兒,因為董永孝順,天帝特意派她來幫助他,說完,女子就飛天不見了,再也沒有回來。

黃梅戲《天仙配》

《搜神記》中董永與妻子織女的故事,顯然是脫胎於牛郎織女神話。但牛郎與織女已經結合了,那麽《搜神記》中董永遇到的也是織女,這個問題怎麽解決呢?到了宋代,人們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董永遇仙傳》說漢代提出“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是董永的兒子,董仲舒為了尋母,道士嚴君平指點道:“難得這般孝心。我與你說,可到七月七日,你母親同眾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藥,那第七位穿黃的便是。”織女一下子變成了七位,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從此,明清以來的各種地方戲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織女與七仙女不相混同,牛女傳說與董永傳說則自然分離開了。

《天仙配》年畫選頁

董永的故事在明清不斷被演繹,在一些話本小說裡,把原本好心幫助董永的有錢人以及天帝,塑造成了反派,說七仙女偶然下凡,見到賣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行打動,就決定嫁給他。董永的主人家曹員外百般刁難董永。為了給董永贖身,七仙女請來自己的六位姐姐一起來織布,一夜織成十匹錦絹,終於使得董永重獲自由。夫妻返家途中,七仙女發現自己懷有身孕了,這時候天兵天將出現,傳玉帝旨意,限七仙女返回天宮,違命則將董永碎屍萬段,七仙女不忍丈夫受害,只得返回天庭,後七仙女將孩子生下送給董永撫養。

董永傳說雖然山寨了牛郎織女,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結局,牛郎織女可以每年鵲橋相會,董永七仙女別後再也無法相見了。所以,七夕,我們紀念的是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傳統詩詞中有很多表現,如漢末的《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詩傾向於分別的意味,語調淒婉,而經過魏晉的轉變,織女牽牛從悲劇傳說逐漸演變為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喜劇故事。唐代權德輿作《七夕》曰: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宋代秦觀《鵲橋仙》曰: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我們現在過“七夕”,雖然已經失去了“乞巧”的習俗,但每到這一天,人們依舊會想起牛郎織女,而提起這個故事,如今,人們更多的是傾向於其愛情的內涵,顯然,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愛情符號了。

後來,每到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