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錯字,錯得有文化

寫錯字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文化,一種是太有文化。在我國許多著名景區的牌匾上都看到過“錯別字”。但是這樣的字背後都有它的歷史典故,錯得恰到好處,反成一段佳話。

天津薊縣 獨樂寺

疑似錯字:

“院”字中“元”上的一橫沒了。

當年鹹豐駕臨獨樂寺,為寺內四合院題寫院名,即興寫下了“報恩院”三個字。但寫好後,最後一個“院"少寫了一橫。鹹豐開口說人要知恩圖報,佛家說要報四重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太多了,這恩一生是報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筆畫不能寫全。

陝西西安 碑林

疑似錯字:

“碑”字少一撇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愛國將領、禁煙英雄林則徐之手。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則徐在赴伊犁、途經西安時,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就在寫下這詩句前,林則徐來到碑林,希望從前人的墨跡中尋找點人生的安慰和前進的動力,並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

河北 秦皇島 天下第一關

疑似錯字:

“第”字納寫成“苐”

此匾乃明代著名書法家簫顯所書。每個字都是1米有余;它從東向西逐漸增大,在筆劃的處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使筆劃減少,視覺上的分量減輕。字為楷體,筆力道勁雄厚,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給人以大關雄壯平穩感,堪稱古今巨作。

江蘇南京 明孝陵

疑似錯字:

“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

在清代把“明"寫成“眀”的現象很多。清代文字獄很厲害,當時文人不敢直書大明王朝中的“明”,但又不能繞過此字,於是 把“日”易為“目”。另一種說法則相反,用“目”代替“日”是種智慧,代表一雙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明君之明”重在能識人、識勢”,所以重“目”,而諸葛亮正是這樣有眼光的人。

山東曲阜 孔府

疑似錯字:

上聯中的“富”少上面一點,

下聯中的“章” 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字,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字,遊人明白後反而連連叫絕。

江蘇楊州 大明寺平山堂

疑似錯字:

“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

“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劉坤一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

浙江杭州 西湖

疑似錯字:

“魚”字少一點

“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皇帝的禦筆,“魚”字少一點是“有意寫錯”。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 “魚”字下面有四個點,四點代表"火”, 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於是有意少寫了 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瀟灑地活了。

河北承德 避暑山莊

疑似錯字:

“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之所以說它是天下第一錯字,因為它是由皇帝親筆手書,且懸於國家重要場所的門前。此錯字是康熙親筆禦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再說皇帝也有造字權,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不過,還有種說法是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筆,是他認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原來,皇上是忌諱“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值得一提的是,“辛”下多一橫並非康熙首寫,歐陽詢曾寫過,都說這是書法藝術,不知道康熙看過沒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