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更重的平板?不,Surface Go 是更輕的筆電

在蘋果 2018 秋季發布會的當天晚上,我收到了 Surface Go,以及 Surface Go 配套的 Type Cover 和 Modern 滑鼠。截至到今天,我差不多將 Surface Go 當作主力機使用了一個月時間。這期間,我將 Surface Go 用作桌面的主力辦公設備,用作長途出差的辦公設備,甚至還帶著它度過了十一假期。

今天,我覺得可以好好兒和大家聊聊這款微軟推出的廉價版 Surface 了。

Surface Go 的實際使用體驗如何?

同為「大尺寸平板電腦」,聊到 Surface Go 繞不開的話題是:它和 iPad Pro 有什麽區別?

我覺得與更偏娛樂屬性的 iPad 相比,Surface Go 看起來才更像是「生產力工具」。

和 iPad Pro 從 iOS「移動 / 娛樂」屬性基礎上的改良完全相反,Surface Go 是 Windows 自上而下的「降級」,擁有與桌面 PC 相同的完整版 Windows 系統決定了 Surface Go 在系統層面先天具備更強的生產力屬性。而除開更適合辦公場景的 Windows ,從一個文字工作者的視角來看,在同樣支持藍牙鍵盤的前提條件下,Surface Go 相比於 iPad 的另一個先天優勢還在於對於滑鼠的支持。

滑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幾乎所有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方式幾乎都是建立在物理鍵盤和滑鼠操作的基礎上的。雖然 iPad Pro 的觸控屏可以替代絕大部分傳統滑鼠的作用,但是和物理鍵盤與虛擬鍵盤的對比一樣,觸屏的工作效率是完全無法和滑鼠相提並論的。就實際體驗而言,外接鍵盤的 iPad Pro 屏外(鍵盤)+ 屏內(觸屏)是一種相當混亂的混合操作方式。

如果問我對 iPad 有什麽痛點,我會選不支持外接滑鼠。

但是外接滑鼠對於 iPad 而言顯然是不可能的。iOS 是針對觸摸操控優化的系統,macOS 才是針對滑鼠操控優化的系統,所以即便是 iPad 不斷針對辦公屬性進行優化(從開始支持藍牙鍵盤,再到優化外接鍵盤中文輸入法,再到針對 iPad 設計創作加入 Apple Pencil 等),iPad 也不大可能替代桌面設備成為高效的生產工具。

而反觀從桌面 Windows 降級的 Surface Go,它本身作為繼承了完整 Windows 系統的 PC 設備,所以即便硬體配置上存在不足,但是至少從根本上來說,Surface Go 本身的生產力屬性是完備的。

而在長達一個月的實際體驗中,它留給我的印象是「更輕的筆電」,而不是「更重的平板」。

之所以將 Surface Go 歸為筆電而不是平板,是因為它搭配了專用的鍵盤蓋 Type Cover。雖然 Surface Go 支持第三方無線藍牙鍵盤和滑鼠(在桌面辦公時,我特別喜歡用羅技的 K480 搭配 Surface Go 辦公),但是考慮到 Surface Go 的「移動 Windows」的本質,針對 Surface Go 設計的專用 Type Cover 一定是必備配件,甚至可以說,「無 Type Cover,不 Surface Go 」:

原生支持 Surface Go 磁吸式設計,體驗非常好

輕薄便攜,不至於增加 Surface Go 的重量,同時可以作為螢幕保護套

有著與厚度不相稱的良好按鍵手感

所以實際上,一套完整形態的 Surface Go 不應該是這樣子:

而應該是這樣子:

▲ 不標配 Type Cover 意味著 Surface Go 的實際售價應該至少是 3776 元(64GB 版)和 4776 元(128GB 版)

非輸入狀態下,Surface Go 的 Type Cover 在閉合時可以保護螢幕,在翻轉到螢幕背部則會自動禁用按鍵輸入避免誤觸;而在輸入狀態下,Type Cover 支持平攤和磁吸傾斜兩種輸入角度,可以提供良好的輸入體驗——按鍵鍵程比較長、回彈足、按鍵壓力適中、而且段落感明顯,磁吸傾斜時可以托舉手腕減輕壓力,所以 Surface Go 長時間輸入的節奏感和舒適度非常好(甚至要好於大部分筆電鍵盤)。4.6mm 的厚度下能有如此優秀的輸入體驗,Surface Go 的 Type Cover 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Type Cover 為 77 鍵布局,沒有數字小鍵盤。因為僅有 245 x 175mm 的機身和 10 英寸的螢幕尺寸,所以 77 鍵的布局顯得比較擁擠,但是適應之後輸入的指法還是比較自由的,雙手輸入時手指移動的太空並不會顯得緊張。Type Cover 的觸控板雖然比較小,不過對下拉上滑、縮放網頁、任務切換、顯示桌面等多指手勢的支持很好,不外接滑鼠也能保證觸控輸入的效率。

配合 Type Cover,Surface Go 才可以稱得上完整的 PC 形態。不過和流行窄邊框設計的 Windows 超極本相比,Surface Go 的螢幕保留了超寬的四邊邊框,其中,上邊框上配置了前置攝影頭 / Windows Hello 面部識別模塊,下部邊框集成了 Type Cover 磁吸接口和吸附單元,而左右邊框則容納了兩個音效很不錯的 Dolby Audio Premium 立體聲揚聲器——雖然超寬邊框浪費了螢幕面板太空、犧牲了螢幕沉浸感,但是至少來說 Surface Go 的四面邊框各盡其用。

由於 Surface Go 的無級開合鉸鏈支架最大支持 165° 開合角度,不管是在桌面辦公還是出差辦公,在各種場景下我都可以在 10 英寸的 Surface Go 上找到最合適的支撐角度,而這在我之前使用的開合角度僅為 135° 的 13.3 英寸小米筆電 Air 上卻只能是一種奢求。

▲ Surface Go 與 XPS 13 9370 對比

而且不只是開合角度,Surface Go 的重量之於移動辦公的需求而言也是一種解脫。不到 800g 的重量(Surface Go 標準重量為 522g,Type Cover 標準重量為 243g)和堪比 9.7 英寸 iPad 的機身尺寸,讓帶著 Surface Go 出差變得很「無感」——既不會佔用太大的背包太空,也不會明顯增加背包的重量——在出差時我都是把它隨手塞進天霸郵差包的資料防止格中,方便到甚至不用打開背包就可以隨用隨取。

除了本身輕便,Surface Go 支持原裝充電器之外的通用 USB-C 接口充電也能夠為用戶減負。正常來說,原裝的磁吸式充電器幾乎沒有太大的用處,桌面辦公或者長途出差我隨身攜帶「一頭走天下」的華為 65W PD 充電適配器就可以高效為 Surface Go 充電,而短途出差時我一般會用 20000mAh 的紫米 10 號移動電源直接為它充電。根據 iFixit 的拆解報告,Surface Go 的電池容量僅僅只有 26.12 Wh,相比之下,Surface Pro 5 的電池容量有 45Wh,而尺寸更小的 2018 年款 9.7 英寸 iPad 的電池容量也比 Surface Go 更大(32.9Wh)。

實際使用中,Surface Go 的整體續航印象還是能夠達到常規筆電的中等水準,正常辦公大概可以堅持 4 - 5 小時,不過不使用充電器的話還是有一定的續航焦慮的。好在唯一的 USB-C 接口支持充電,所以補充電量比較方便。

▲ 同標準測試,Surface Go 的續航時間相對強調續航的商務本沒有優勢,但是 10 英寸機身續航時間卻要優於 13.3 英寸的小米筆電 Air

Surface Go 能否勝任重度工作任務?

Surface Go 雖然搭載了完整的桌面級 Windows 系統(原裝系統為 Windows 10 S,可以單向退出 S 模式),但是在我看來它無法完全替代桌面級 Windows 設備(台式機 & 筆電)的任務。主要考量有以下兩點:

1. 螢幕尺寸和分辨率束縛感十足

在輕生產力屬性的 iPad Pro 已經開始從 10.5 英寸起跳之後,更「重度」的 Surface Go 把螢幕尺寸從 Surface Pro 的 12.3 英寸降至 10 英寸其實本身也是對自身用途的一種限制。在這樣一塊「娛樂級」的 10 英寸螢幕上,Surface Go 處理任何超過文本範疇之外的工作任務時,都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瀏覽網頁、處理 Office 文檔、輕度編輯代碼、觀看影片對於 Surface Go 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你需要使用到大型軟體時,Surface Go 的螢幕則滿滿的都是束縛感。比如在 Premiere 默認的工作區布局下,想在被擠壓得狹小的時間軸視窗剪輯片段會非常困難。

同樣,Surface Go 螢幕的低分辨率會凸顯 10 英寸螢幕的拘束感。雖然紙面 Surface Go 的 10 英寸 1800 × 1200 像素螢幕 PPI 為 217(9.7 英寸 iPad 則為 264 PPI),但是由於 Windows 本身字體渲染方式的缺陷,在正常的顯示比例下,Surface Go 上的文字鋸齒感非常強烈,至少需要將文本縮放到 125% 才可以在正常的桌面視距下有不錯的文字閱讀體驗,但是在 10 英寸的螢幕上將文本縮放到 125% 意味著單屏的顯示內容非常有限,甚至一張稀松平常的分享圖片就會佔滿整張螢幕(即便 Surface Go 的螢幕寬高比是更適合辦公的 3:2),在圖片之外幾乎顯示不了多餘的文字內容。在 Surface Go 上,你不得不面對兩難的抉擇:增加縮放,少鋸齒感但是低螢幕使用效率;不增加縮放,強鋸齒感但是高螢幕使用效率。

2. 性能存在明顯的短板

無論是 4GB + 64GB 版還是 8GB + 128GB 版本,無風扇設計的 Surface Go 搭載的處理器都是奔騰金牌處理器 4415Y。4415Y 是 Intel 在 2017 年 Q2 發布的針對移動平台的低功耗處理器,散熱設計功耗(TDP)僅僅只有 6W,默頻為 1.6 GHz,不支持睿頻加速。4415Y 在手頭這台 Surface Go 上的 Cinebench 跑分成績為單核 64 分、多核 159 分,而目前主流的超極本處理器 i5-8250U 的成績為單核 138 分、多核 529 分,與 Surface Go 同價位的超極本採用的 Intel 2018 年 Q2 發布的 i3-7020U 的單核得分則為 95 分,多核得分為 256.5 分(均為多次測試取近似分)。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Surface Go 的 CPU 負載的波動區間大概在 10% - 40% 之間,正常工作切換程式比較流暢;在保留正常工作程式的同時,中等畫質下跑《爐石傳說》可以感受到卡頓,Surface Go 的 CPU 負載區間在 60% 左右波動,但是在《爐石傳說》和其它應用之間切換很容易將 CPU 逼到極限;在保留正常工作程式的同時,用 Lightroom 處理圖片(或者 Premiere 剪輯影片片段)會頻繁出現 CPU 負載 100%、系統無反應的情況,但是如果不運行其他程式,Surface Go 依然可以應付簡單的圖片處理和影片剪輯任務。

※ 本篇體驗文章中所指的「正常工作狀態」一般是指後台常駐 OneDrive 同步、rainmeter 系統監測,前台保持 Chrome(10 個 tab 左右、擴展程式全開)、Word、微信、釘釘、sublime、資源管理器等程式切換運行。

至於記憶體,高配版 Surface Go 的 8GB 記憶體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是綽綽有余的,比如日常保持前台 Chrome、Word、微信、釘釘,空閑記憶體的大概在 4GB 左右,但是如果使用 Lightroom 處理圖片,很容易將系統資源耗盡。我試過用 Surface Go 簡單處理 5 張 20M RAW 影像,Surface Go 的記憶體會被消耗至僅剩 800M,CPU 佔用率長時間保持在 100%,幾乎處於無法使用的狀態。

作為用戶,我們喜歡給產品做加法,但是對於微軟而言,如何做減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評判性能之前,我們需要留心的一個預設條件:Surface Go 並非一部重性能的 PC,而是一部極限便攜的移動級 PC。

就性能配置而言,Surface Go 並不能很好地運行大量消耗系統資源的程式。你可以期待在 Surface Go 上使用 Premiere Pro 製作一些簡單的 Gif 圖片、用 Lightroom 拉一下圖片曲線,或者玩一些對畫質要求不高的桌面級遊戲,而更重度的操作必須在桌面設備上處理。硬體配置決定了 Surface Go 的不可能完全替代桌面級的 PC 設備,除非你的工作內容不涉及大型程式,那麽 Surface Go 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辦公的性能需求。

Surface Go 適合你嗎?

但是既然我已經有了桌面級的 PC,為什麽我仍然需要 Surface Go?

我想對於大多數 Surface Go 潛在用戶而言,Surface Go 契合的是這樣一種工作狀態——生活與工作界限模糊。你可能需要在假期期間快速與客戶溝通並修改合作方案細節,也可能需要在睡覺之前更改一處代碼 Bug,可能需要在宿舍和圖書館兩地奔波準備畢業論文,還可能需要在各種發布會現場快速發回圖文內容。

在設計之初,微軟就已經針對 Surface Go 的手持體驗進行過專門的優化,不僅採用更輕的鎂合金材質替代鋁合金(LG Gram 和三星星曜 2018 系列商務筆電同樣開始採用鎂合金控制重量),而且在 Surface Go 上微軟還優化了 Surface 系列的邊角設計,用更圓潤的邊角提升握持手感。

不過即便它無 Type Cover 的初始狀態下本身就是一部手感上佳的輕便 Windows 平板,事實上擁有平板形態並非意味著 Surface Go 是一部「商務辦公」兼「影音娛樂」的 PC 設備。Surface Go 的 1800 × 1200 分辨率、3:2 長寬比的螢幕在娛樂方面並沒有很好的表現,而且 UWP 平台並沒有高品質的娛樂 APP,Surface Go 的觸控屏和平板形態更像是為用戶在高強度工作之後用換用手指更輕鬆地完成一些低強度的工作內容而設計。

Surface Go 是一台偽裝成平板的 PC。它不只是表象上的小巧、便攜,實際使用時你對它也會有更小的戒心和排斥感。我們也許會排斥筆電或者 MacBook 出現在工作之外的生活場景之中,但是我們不會排斥 iPad 或者 Android 平板。和後兩者一樣,我並不介意 Surface Go 出現在我的沙發、或者野餐墊上,恰好相反,絕大多數時候我甚至很享受隨時隨地在 Surface Go 上高效檢查和處理工作內容的滿足感。

所以,「Surface Go 是否適合我」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你是否處於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的狀態?」如果是,而且工作內容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沒有超出 Surface Go 的硬體配置,那麽 Surface Go 可能是最適合填充你工作和生活模糊地帶最好的 PC 產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