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想成為學生眼中的好老師,這門課少不了

教育部新近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指出,不僅要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學科品質要求,還強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比重。

今年,北京也將實施新中高考改革方案,並對教師教學、學科素養提升及師德品格提出更高要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在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培養良好師德師風方面都做了哪些創新舉措。

教師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通州區東方小學教學主任陸暢參加了歷時三個月的“十三五”公共必修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該課程主要由傳統文化經典、傳統文化教育通識、傳統文化經史導讀和傳統技藝等模塊學習構成,並采取網絡學習方式,有效解決了教師日常工作繁雜,沒有大塊時間學習的問題。

在培訓中,陸暢的感受是:培訓內容實、方式新、意義大,“課程不僅從聽課者、閱讀者的特點與習慣入手,還充分鼓勵教師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之後,陸暢將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運用到了教學活動當中,在學校師生中開展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比賽活動和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使師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熱愛祖國的情感,對民族、文化歷史有了認同感。

如今,東方小學師生不僅對國家、民族和傳統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更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在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中,師生都踴躍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為實現自己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著。

作為教學主任,陸暢也看到了培訓為學校整體教師隊伍帶來的新變化,“培訓有利於教師整合多元化價值取向、有利於教師追求高尚的和諧師德境界、有利於規範師德制度性建設、有利於提升教師核心素養,為學校打造優質教師隊伍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只有教師學會講好‘中國故事’,學生才能從中受益,從小培養家國情懷。”

據記者了解,此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課程培訓,東城區選定北京市第五中分校、北京市府學胡同小學、北京市第一幼稚園開展試點工作,通州區則確定新城東裡幼稚園、東方小學和北京市育才學校通州分校為試點校。為保障培訓順利進行,兩區均頒布相關培訓實施方案,並已於今年3月份完成試點校培訓任務。

激活傳統文化基因,讓教師“腹有詩書氣自華”

為了激活教師傳統文化基因,提升人文素養,通州區新城東裡幼稚園結合“一園兩址”的特點,細化培訓方案並逐級落實,通過組建培訓長官小組微信群,以教研組、班組為部門的培訓合作組,組織教師網上自助學習培訓,並進行實時交流反饋。

新城東裡幼稚園保教主任趙東霞介紹,在學習培訓過程中,園區確立了“弘揚傳統文化 浸潤教師心靈”主題培訓思想,鼓勵教師在培訓中與自己的育人課程相結合,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撰寫體現傳統文化內容的教案,並組織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經典,學習經典。“在培訓試點工作開展後,教師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致大大提高,目前全園52名教師已經全部完成網上培訓任務,培訓合格率為100%。”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裡小學鄭豔行老師認為,多讀點傳統的經典詩詞文章,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更應多吸取傳統教育的精髓,並用於日常工作實踐。在重新深入讀了《論語》後,鄭老師有了新的體會,“《論語》中‘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寓教於樂’的樂教思想,讓我體會到,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順應學生的天性而適當地加以引導和點撥,教育要像及時雨,應時而來,適時而去。”鄭老師認為,多學習傳統文化的教師,會更受學生歡迎,“教師要‘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帶領學生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拓寬視野提升素養,文化浸潤教師德行

為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北京史家教育集團自為教師開設了“史家講壇”,近年來通過邀請文化名人、社會大家為教師進行不同主題的講座,通過文化浸潤,培養了教師的良好德行。

在近期舉辦的第25期“史家講壇”中,學校更是邀請到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廣大教師分享了《堅持文化自信 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實守望者》主題演講,激發教師對於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很多老師在聽了多次“史家講壇”後表示,學校為教師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機會和平台,讓老師開展傳統文化學習培訓,這種講座的方式,不僅形式新穎,還能夠啟發教師在與名家的對話中思考、感悟,將所學化為實踐,塑造和提升身為師者的良好德行。

此外,在這種學習培訓當中,很多教師都激發了探索創新的積極性,開展跨學科教學、嘗試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無邊界的課程中受益。如今,學校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實現育人模式轉型;圍繞“家國情懷”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遵循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將家國情懷的培育全方位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及課程建設之中。

對此,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表示,之所以開設“史家講壇”,就是希望讓學校的普通老師也有機會聆聽大師教誨,分享教育心得,從而開闊視野,堅定志向。她希望“史家講壇”作為史家人共敘教育、共識和諧的平台,成為史家教育集團在未來繼續乘風破浪的新起點。

東城區教委主任周玉玲表示,在開展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學幼稚園教師公共必修課試點工作後,東城區也已啟動文化傳承2030工程。未來將依托市級平台做好相關教師培訓工作,明確培訓的相關標準。目前,區內正在研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課程。

專家聲音

王文靜(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院長):教師通過深度學習與經典誦讀,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繫,能夠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建立較強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開發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科教學中的融入能力。

曹夕多(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講師):在教師培養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落實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的需要。《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指出:“發揮高等學校文化傳承創新作用。將中華優秀文化和世界優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學和學術創新活動中。實施學術文化工程,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創新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加強師范生師德和文化素質教育,注重通過文化熏陶培養教師氣質。”

在教師培養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提升教師培養品質的需要。根據學者們的相關研究,大多數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發展中所佔位置、所起作用持肯定和認同態度;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在國際化背景下,應加強本民族文化的建設,非常有必要提高和加強自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素養;但絕大多數大學生對目前各高校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工作評價一般;因而應在大學生尤其是師范生群體中大力開展傳統文化類課程,以提升大學生群體的人文素質和民族認同感,並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大學生在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重要信仰源泉。

■ 新聞鏈接(向上滑動即可閱讀)

中小學幼稚園教師必修傳統文化

2017年9月,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學幼稚園教師公共必修課啟動,到2020年北京市中小學幼稚園教師須完成40學時的課程內容學習,東城區和通州區作為試點區將率先啟動,預計2018年底將在全市推行。

據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共必修課程由傳統文化經典、傳統文化教育通識、傳統文化經史導讀和傳統技藝等模塊構成,采取網絡學習方式,包括移動端和網頁端等多種形式。課程體系包括經典天天見、經典10講、傳統文化教育通識、傳統文化經史導讀、傳統文化技藝。不同課程的形式和時長均不相同,“經典天天見”通過手持設備、移動互聯伴隨學習,“經典10講”則採用影片課程形式,多角度詮釋經典篇章。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介紹,課程會按照聽課者的閱讀習慣和方式設計,方便老師利用碎片時間或固定時間靈活安排學習。課程涉及所有科目的老師,通過加強學校內部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和傳遞,培育孩子對祖國和民族的情感,因此先要提升老師的核心素養。

同時,他還表示,此次繼續教育課程設有動態監管,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老師的行為和痕跡進行記錄,比如是否點播、時長多少、是否完成作業,是否在本職工作中傳播分享等。未來不僅會豐富課程內容供給,也會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師閱讀最多或傳播最廣內容,提升教師學習效率。“這是在教師培訓方式上的一種變革,讓我們的培訓更加靈活有效。”

作者:現代教育報記者 蘇珊 韓莉 常悅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