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壓平互聯網:滴滴、貝殼們的兆進擊之路

劃重點:

作者 | 五福

來源 | FN商業(ID:FN-24H)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互聯網凶猛生長的這20多年,回溯眾多互聯網企業走上指數級增長之路,都離不開三個字——平台化。所謂平台化,最起碼要擁有三個特質:去中間化、去中心化、去邊界化。

據FN商業(ID:FN-24H)觀察,最近兩年行業平台化崛起趨勢明顯,不管是出行平台化如滴滴,地產平台化如貝殼,還是更早之前就完成B2C電商平台化的京東。這些企業都曾立志在行業的護城河中做“頭羊”,但在面臨自營式、內生式的線性增長天花板時,在市場、資本、用戶等多方需求合力助推下,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拆掉行業的“牆”

吞不下的蛋糕

流年不利的滴滴,自2018年接連兩起“順風車殺人事件”之後就陷入了厄運循環。順風車業務無限期整改、2019年年初大規模裁員,還有口徑不一的巨虧傳聞,虧損數額從年均百萬到千億不等。在公眾和資本市場的責難之外,身為巨無霸企業的滴滴也需要一個“轉變契機”。

2019年5月,滴滴在成都首次接入了第三方出行服務商“秒走計程車”;7月,滴滴宣布正式推出網約車開放平台;8月,滴滴在廣州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務商“如祺出行”。業內分析認為,此類融入第三方的戰略姿態標誌著滴滴正從一家出行服務提供商向“平台化”企業過渡。

“平台化”在互聯網語境中並不陌生,它通常與自營相對,本質上是企業在領域內從“縱隊”向“橫隊”的延展。2018年4月,鏈家網宣布成立貝殼找房平台,旨在接入更多房產經紀公司及個人業主共享房源;更早之前,京東從自營3C產品的網上商城轉型成第三方賣家入駐的電商平台,由管道型企業向平台型企業延伸。

在市場廣大或利潤豐厚的行業,有資源有能力的企業沒有多少會甘心從一開始就做一個平台,最典型的是鏈家。

鏈家成立至今18年,趕上了行業和資本的雙重紅利。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9月,鏈家融資規模超過120億元,資方包括鼎暉、融創、萬科等知名機構。借力真金白銀,鏈家開始瘋狂擴張門市、並購同業公司,其間不惜與其他中介打價格戰推高行業門檻,拉升房東委託價格並用獨家協議壟斷房源,甚至被指是房價上漲的幫凶。

地產中介江湖的種種事跡構勒出左老闆“不讓寸土”的作風,一路遇佛殺佛也幫助鏈家在三年內布局全國32個城市、8000家門市及11萬經紀人,最終躋身國內房產中介公司頭把交椅。垂直領域的好成績顯然和如今的平台化難成因果,鏈家有房幹嘛還要貝殼找房呢?

有人說是因為鏈家的金融業務被管控導致其產業閉環的夢想斷裂,也有人說是因為鏈家不斷抬高中介費率已經貼近增長的天花板,其實這些猜測的落點相同——有些領域無論如何都做不到贏者通吃,鏈家耕耘多年也僅僅佔據了10%的市場份額。

“市場太大,一家公司吃不下”的情況,在以“衣食住行”為代表的大眾消費領域中最為典型。與其築牆自封,不如開放共贏,這個道理京東早在2011年就想通了。

在那之前,馬雲堅定的不看好自營B2C模式,在術業有專攻的理論基調下,淘寶生來就是一家開放給第三方商戶的平台型公司;而劉強東認為用戶只會關注商品價格和服務,只有憑過硬的自營模式才能滿足需求。

起初,沒有假貨的確是京東用以對抗山寨淘寶的不二法門,鏈家用真房源在58、搜房等平台中突出重圍也是差不多的邏輯。

然而2011年,京東發覺了自身模式帶來的發展瓶頸。數據顯示,雖然在自營B2C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高達35%,位居各電商之首,但在含平台B2C在內的綜合競爭中,京東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8%,遠低於份額已經接近50%的淘寶。或是兼而受到凡客危機的啟示,京東掌門人劉強東悄然選擇了品類擴充,正式開啟“一手自營、一手平台”的戰略規劃。

據此可以推演出如今滴滴選擇建網約車開放平台的理由,雖然此舉對作為行業標杆的滴滴而言,是否能為其提高接單量、實現運營團隊效用最大化尚不可知,但至少能為壟斷之惡的輿情找一個出口。

據統計,滴滴在國內網約車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高達9成,但在出行市場的份額尚無權威數據可供參照。模糊的市場空白、一家獨大的壟斷格局,同樣給了美團計程車、高德叫車等入局的勇氣,更狠絕的是高德叫車一上線就接入了各種網約車服務商。

困獸之鬥

平台化並不意味著吞噬掉原有的自營業務,當兩種迥然相異的業務形態並行的時候,矛盾由此產生。

從公司角度來說,在業務量恆定的情況下,內部資源必然面臨著向何者傾斜甚至分割的問題。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就曾透露,在貝殼上線之前,公司在內部曾把鏈家、貝殼等業務進行橫向整合,但是試點兩個月後發現效果不佳,於是改變思路對業務進行拆分,後來變成貝殼、鏈家、德佑(並購品牌)三條線分頭往前跑。

企業內部獨立品牌之間是整合還是互相衝擊尚未明晰之前,來自同行的攻訐通常會率先到來。

58同城和貝殼的恩怨幾乎彌漫了2018年下半年。去年6月,58董事長姚勁波召集國內主流房產經紀公司發起了“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與會者包括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世紀不動產等多家行業公司高管。大會伊始,姚勁波即表示“58永遠不會切入中介業務成為地產中介的競爭對手”,直指未受邀到場的左暉。

這場所謂的行業大會也索性變成了“反貝殼聯盟”。

一直以來,58都將自己定位為線上信息服務平台,在收購趕集網與安居客後才躍居房產中介領域的第一大端口,和線下玩家井水不犯河水。而線上線下並行的貝殼無疑是行業潛規則的破壞者,誠如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所言,這恐怕又是一出“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經典戲碼。

不得不說,這種懷疑有相當的合理性。2014年,房屋信息平台搜房網就因截流客戶信息、暗中籌建房產經紀公司等操作被一眾中介討伐,其中就有風頭正盛的左暉。左暉直言,搜房在開歷史倒車,既做平台公司,又做中介公司,這是全中介行業的公敵。

時至今日,幾乎要重走搜房老路的左暉又斯斯文文的講起了“同向為競,相向為爭”,甚至放話“鏈家與同行早已不在一個時代”。於是,5年前質疑同業開歷史倒車的“屠龍少年”鏈家化身引領歷史的“惡龍”貝殼,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管理線條盤根錯節系企業內務,同行競對唇槍舌劍也多半會淪為筆談。平台化轉型的真正血腥之處,往往來源於第三方玩家和平台的利益爭奪。京東已經完整的經歷了這個過程。

《電商迷局》一書中記錄了京東對自營和平台正面競爭的態度。劉強東表示,只有賣家和賣家之間不斷的競爭,才能不斷提升他們的發貨速度、不斷降低他們的價格,最後讓消費者得到最好的用戶體驗。

實際發生的情況遠比這些漂亮話赤裸得多。公開報導顯示,早在2010年京東與當當競爭時,就要求圖書商家、出版社只能在京東和當當之間“二選一”,進而操控輿論將不正當競爭的鍋推給對手。自6·18、雙11等電商大促興起後,更是每年都傳出平台“二選一”的不同版本實錘證據。

如2017年6·18期間,服飾品牌裂帛創始人湯大風在微博聲明稱,未申請參加京東女裝會場活動的裂帛一直被京東強鎖店鋪後台,篡改商品價格,被迫參與3.8折優惠促銷,導致巨額損失。同期,天貓也被曝用服務協議強製商家做出選擇,不按照要求做的商家輕則降低權重,重則直接封殺。

平台對第三方的盤剝終究是一種市場競爭的手段。滴滴美團在外賣和計程車業務領域都曾發生過摩擦,近年來執著於互相滲透的二者如今更是共享同一商業模式。可以預見,如果平台化的“聚合模式”不是為了模仿而模仿的障眼法策略,那麽公司內部、平台之間、玩家上下的纏鬥已成定勢

不可阻擋的平台化

無論市場是否認同,平台化之於企業乃至整個經濟的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電商平台化的正確性早在1999年就已經被亞馬遜證明。彼時自營圖書的亞馬遜遭遇傳統書店線上化的衝擊,在盈利停滯的情況下同時面臨自建倉儲物流的財務壓力。於是亞馬遜采取了隔壁家eBay擁抱第三方的模式,公司財務情況轉危為安。亞馬遜甚至憑借平台化時期的利潤積累平安度過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困境。

10年後,亞馬遜和eBay的競爭歷程在京東和淘寶身上重演。數據顯示,2012年京東的GMV(成交額)為733億元,阿里9640億元,兩者差距超過13倍。2018年,京東全年GMV近1.7兆元,阿里中國GMV總額則突破4.82兆元,相差已不足3倍。

貝殼的姿態則更為迅猛。今年4月16日,曾為58“反貝殼聯盟”成員之一的21世紀不動產倒戈,成為貝殼平台最大的第三方房產經紀公司。據報導,21世紀不動產在128個城市擁有近6000家加盟門市,旗下自營店直接接入貝殼,加盟店則無強製。另有消息稱,我愛我家的態度也似有松動,並不排除仿照貝殼自建平台的可能。

截至2019年7月初,貝殼已經進駐全國98個城市,入駐貝殼平台的中介經紀品牌超過160個,連接門市數量2.78萬,連接經紀人25.03萬。具體來看,貝殼找房的GMV是1.1兆,該數值為美團的2倍,滴滴的3倍;投前估值95億美元(大約人民幣638億元),高於58市值近100億元。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今年4月26日官方宣傳第三方服務商入駐的美團計程車也已經初具效果。自營時代始終出不了上海和南京包圍圈的美團計程車,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帶著“聚合模式”闖入了17個城市。如今用戶在美團計程車的平台上可以叫到美團、陽光、首汽、曹操等多種網約車。

結語

事實上,任何平台都不是憑空做出來的,全靠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旦你坐擁足夠大的用戶規模,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平台化自然形成。行業平台化,諸如本文所述京東、貝殼、滴滴,是在自營業務基礎上的擴展;社會平台化,則如阿里、騰訊一樣規模巨大、領域深廣、縱向並購、橫向跨界,都如是。

縱然伴隨互聯網越來越平,壟斷升級的爭議也在不斷增加;但必須強調的是,平台化目前為止並不是最終解答。

正如在天貓和京東的兩面夾擊之下依然擋不住拚多多、唯品會、蘇寧易購、網易嚴選等電商的勢頭,微視的強勢復甦也沒有從抖音、快手霸佔的短視頻領域裡佔到便宜。豐衣足食的大平台未見得有成體系的創新動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已經成為當代創新者的共識。

只不過僅從企業營收和規模方面考量,是否需要平台化似乎不再值得爭論。想要晉升為兆級企業,壓平自己為唯一路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