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俄羅斯是“戰鬥民族”?這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社長說

生命不止,戰鬥不息。

性格兩極,有待深析。

●●●

俄羅斯真的是“戰鬥民族”嗎?

經過八年籌辦的俄羅斯世界杯終於落下了帷幕,而在這場世界杯賽中最大的贏家要屬東道主俄羅斯。從FIFA國際排名來看,俄羅斯在入圍決賽的球隊中僅位於第70名,卻連勝沙特、埃及,還淘汰了Top10世界杯強隊西班牙,頭一次殺進8強。

世界杯賽事一方面給俄國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經濟收入,俄羅斯世界杯組委會主席表示:“本次世紀杯收益預計150億元”,並且也展現了俄國軟實力和“世界杯外交”,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強大、有底蘊的俄羅斯形象,使得俄國與西方國家隔絕的局面被打破。

俄羅斯世界杯的戰果、經濟、軟實力三方收益,讓我們對這個一慣稱之為“戰鬥民族”的國家刮目相看,但人們普遍認知的俄羅斯真的如“戰鬥民族”稱號一般彪悍好戰嗎?

一、“我們並非凶悍侵略”

民間普遍認為“戰鬥民族”一詞,來源於鳥山明筆下《龍珠》中賽亞人這一種族,他們被冠名“戰鬥種族”,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天生好戰、容易暴躁並且越戰越勇。而常常進入我們視野中且被競相報導的俄羅斯人,除了“俄羅斯人血液裡流淌著的是伏特加”“戰鬥民族徒手揍熊”這些被誇大的形容之外,他們實際上確實以一些勇敢而奇特的行為為出場標誌。

比如俄航總是在別的班機都畏懼返航的極端氣象下(台風、暴雪等)成功迫降;

在2016年,法國歐洲杯期間,不懼英國流氓球迷挑釁,200個俄羅斯球迷將千名英格蘭球迷打得抱頭逃跑,普金表示“我不理解,區區200名俄羅斯人,是怎麽打跑幾千英國球迷的。”

再比如別人家裡養的是貓、狗或者頂多牽出來一隻羊駝,而俄羅斯Panteleenko一家養的卻是棕熊。

這些超出我們普遍認知範圍內的彪悍做法,讓我們不得不懷疑他們或許真的是賽亞人的“後裔”和“來自貝吉塔行星的你”,但曾有記者調查發現,俄羅斯人並不喜歡被稱為“戰鬥民族”,他們認為這一稱呼過於具備侵略意味。記者詢問了數名俄羅斯人對於被稱之為“戰鬥民族”的看法,然而他們均表示沒怎麽聽說過這個詞,也不覺得這是“恭維”。

當問到一名重慶大學留學生尤莉婭·葉普法諾娃時,她說:“第一次聽到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時,我有點驚訝。因為在我看來,‘戰鬥民族’意味著凶悍侵略”,她表示俄羅斯人的好戰只是一種由於歷史原因導致的“被動好戰”,他們本性並非如此。

另外據目前已有對於俄羅斯國民性的研究發現,俄羅斯民族的性格其實更多的表現為矛盾性和兩極性,好像上帝在創造俄羅斯人的時候不小心打翻了所有的藥劑,“愛則昏天黑地,脅則聲色俱厲,罵則狗血噴頭,斥則怒目圓睜,罰則心狠手辣,恕則真心誠意”

二、俄羅斯人的性格真如此彪悍?

其實較早對於國民性進行研究的學者,當屬美國女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其著作《菊與刀》收集了大量關於日本人性格形成的童年經驗,認為日本的階級性、對於服從的強調以及日本的童年教育形成了日本人性格的雙重性,他們服從而不馴,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那對於俄羅斯性格這“一口大鍋”,到底放了哪些“調味品”進去呢?

宗教的“鹹”。據2007年統計數據,俄羅斯目前有50%以上的國民是宗教信仰者,而規模最大的則是東正教,東正教對信徒進行道德教育,宣揚忍耐、善良、溫順、虔誠等,消除緊張感給心靈以慰藉。東正教與國家聯繫最為緊密,就連那些不信仰東正教的人們,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東正教的痕跡,因此東正教對俄羅斯人的影響和性格的形成是根深蒂固的。

但十月革命之後,蘇維埃政府確立了確立起無神論,因此隨之而來的則是驅除教徒、破壞神殿、毀壞教堂,對東正教進行打壓,使得原先由於東正教確立起來的民族性格上,又被增添了一種複雜的“味道”。

歷史的“酸”。俄羅斯人被外敵入侵和奴役的時間是世界各國最長的,長達5個世紀。公元862年,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入侵俄羅斯,統治近3個世紀;1237年,蒙古人入侵俄羅斯,統治240年;1812年,法國拿破侖入侵俄羅斯,直入莫斯科;1941年,德國希特勒閃電入侵俄羅斯,使蘇聯失去2700萬人口。

因此俄羅斯人的性格是在不斷抗擊外敵的過程中形成的,他們的好戰起初是反抗的戰鬥而形成的“被動好戰”,塑造了他們剛烈頑強、渴望自由、崇尚英雄的性格,但同時由於反抗和懼怕被侵略,所以也使他們走向了侵略擴張的路線。

據統計1700-1870年,俄羅斯打了38場仗,36場是進攻性的,15世紀建國到20世紀80年代,共46場戰役,43場是進攻的。對此列寧也曾說:“沙皇俄國的全部歷史就是一部掠奪史,俄國長期對外擴張,以強欺弱,就其文化背景而言,就是俄羅斯人的性格的另一面即始終有危機意識、復仇意識、民族凝視、帝國情懷、崇尚武力、霸主心理”。

自然環境的“辛”。廣闊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俄羅斯民族豪放而多疑的性格,自然資源的豐裕又使其一方面性格奔放,但另一方面卻缺乏進取,松散無序;極端多變的氣候條件,使其在炎熱夏季具有時間觀念,辛勤耕作,而嚴寒冬季卻無所事事,一年中半年冰天雪地,不得不關屋休息,滋生了深沉憂鬱並富有幻想的性格,催生出如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哲理文人。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東西方文化必定會在這裡相互碰撞,也使得俄羅斯搖擺於東西兩個文化之間,從對史達林奉若神明到全盤否定,從作為社會主義帶頭人到現今全面抨擊,讓國民擁有了這種富於情緒化又極具兩極性的特徵。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俄羅斯人的性格確實被一定地理環境因素所塑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更多因素介入了進來,給他們的性格增添了更多的“猛料”,“戰鬥民族”本不想好戰,本不用彪悍,但如果被逼到絕境,就連小豬佩奇也會讓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或許是時候研究一下究竟是什麽“水土”催生了小豬佩奇這個“社會人”了?

參考資料:

張平,冰火兩重天——探究俄羅斯人的神秘性格,文化研究

趙鶴梅,2007,淺析地理因素對俄羅斯民族的影響,時事窗《理論學習》第三期

王麗春,2013,論地理因素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影響,西伯利亞研究第40卷第5期

俄羅斯人說,不理解為什麽中國人叫他們“戰鬥民族”

關於俄羅斯的懸疑:俄到底是不是戰鬥民族?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510/14374853_0.shtml

我們在進行一項“黑暗人格”的主題研究

希望大家抽點時間填寫一下,有紅包~

參與方式:識別下方二維碼填寫問卷

ps.希望大家擴散給身邊的男性朋友們

問卷僅限男同胞參與呦~

●●●

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