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響宋高宗後期施政的“苗劉兵變”:從此不再信任武將

“靖康之難”後,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登基,南宋建立。隨後高宗在金國的不斷打擊下放棄中原向南逃遁,引起了很多將士的不滿,再加上南逃過程中的宦官及其黨羽擅作威福,欺壓良善,搜刮民脂民膏,最終釀成了一場兵變,宋高宗的皇位也險些不保。這場兵變就是著名的“苗劉兵變”。

當時的宋高宗寵信內侍省押官康履等宦官,他們驕奢淫逸無所不為,引起了極大的不滿。而王淵因和宦官勾結而步步高升,成了禦營都統製和樞密使,他同樣搜刮民脂民膏。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王淵建議宋高宗南逃到杭州,自己斷後,卻把戰船用來裝自己的財寶,導致很多官兵失陷敵營。隨軍的苗傅見狀恨恨不平:“汝輩使天下顛沛至此,猶敢爾耶!”手下的張逵也對士兵說,如果能殺死那些擅作威福的宦官和王淵,大家的日子就好過了。按理說王淵改嚴加處分,但是由於有宦官撐腰,宋高宗就沒有嚴懲。這就更加激起了不平。

王淵提拔的威州刺史劉正彥對王淵征召他計程車兵同樣不滿,更不滿意於王淵和宦官的作威作福,再加上軍中士兵多是北方人,這下兵變就差一個火種了。

“癸未,神宗皇帝忌,百官行香罷,製以檢校少傅、奉國軍節度使、製置使劉光世為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百官入聽宣製。苗傅,劉正彥令王世修仗兵城北橋下,俟王淵退朝,即摔下馬,誣以結宦官謀反,正彥手斬之。遂遣人圍康履家,分兵捕內官,凡無須者皆殺。”他們掛著王淵的首級到了皇宮,守宮門的中軍統製官吳湛和苗、劉軍隊私通,“引傅所遣使臣入內附奏曰:‘苗傅不負國家,止為天下除害耳。’”

“知杭州康允之見事急,率眾官扣內東門求見,請帝禦樓慰諭軍民,不然,無以止變。”趙構便登上城樓和苗傅等人談了起來,苗傅、劉正彥見了宋高宗還是按規矩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的,但是還是“厲聲”指責趙構:“陛下信任中官,賞罰不公,軍士有功者不賞,內侍所主者乃得美官。黃潛善、汪伯彥誤國至此,猶未遠竄。王淵遇敵不戰,因交康履,乃除樞密。臣自陛下即位以來,立功不少,顧止作遙郡團練使。臣已將王淵斬首,中官在外者皆誅訖,更乞康履、藍珪、曾擇斬之,以謝三軍。”

趙構這時候的態度和馬嵬之變之時李隆基的態度差不多,表示:“內侍有過,當流海島。卿可與軍士歸營。”事都幹了,你們都散了吧。本來以為事情到這兒就結束了,沒想到苗傅還在提著要求:“今日之事,盡出臣意,三軍無預焉。且天下生靈無辜,肝腦塗地,止緣中官擅權。若不斬履、擇,歸寨未得。”趙構就答應給苗傅加官為承宣使及禦營都統製,劉正彥為觀察使及禦營副都統製。赦免其他軍士。浙西安撫司主管時希孟也表示一定要殺了康履他們。趙構哪捨得?還是時希孟硬勸著才把康履用竹籃放到城下,讓這些人處置。結果康履到了城下立刻就被憤怒計程車兵腰斬了。

趙構本來事情到這兒就行了,沒想到苗、劉二人竟然質疑起趙構得位不正,讓他退位了。就連隆佑太后孟太后提出的折中方案,自己和趙構一起聽政都不行。他們要立趙旉當皇帝。沒法子了,趙構只得退位,孟太后也就垂簾聽政。

太后和丞相朱勝非和苗、劉周旋,同時密令張浚、劉光世、張俊、韓世忠等人率兵勤王。劉正彥、苗傅大驚,只得讓趙構複辟。但是為了保命,還是讓趙構給一份丹書鐵券來保命。趙構在鐵券上寫了“除大逆外,余皆不論”把二人忽悠了。隨後勤王軍趕到,將苗、劉軍隊的首腦全部處死。由於趙構表示隻追究苗傅、劉正彥等人的責任導致軍隊全部倒戈,最後勤王軍隊很快平定了這次苗劉兵變。

隨後宋高宗大行封賞功臣,包括韓世忠夫人梁氏在內的一大批有功人員全部得到賞賜。

這次兵變可以說是一次劇烈的震蕩。它深深地打擊了朝廷之中的投降派和南逃派,迫使宋高宗趙構進行軍事政治改革,使得南宋的政治結構適應戰爭的進行,同時也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創造了機會。宋高宗本來就懼怕地方物理和將領擁兵自重,這次兵變的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使他終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將。此後頻繁地調動將領,達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目的,是南宋重文輕武的情形加劇。苗傅以高宗從張邦昌手中繼任帝位來質疑高宗皇位的正統性,以此為主要理由要求高宗退位,加深了高宗對此事的憂懼,對他此後排斥北伐、傾向與女真議和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