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你結婚千萬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

前兩天,我看的一期相親節目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男嘉賓,他一上台,就得到底下幾組家庭的喜愛,隨後的表現也令人滿意,但在最終選擇環節,他卻對那個女孩說:

“對不起,我不能和來自單親家庭的人結婚。”

試想有一天小花長大後跟我說:“媽媽,我男朋友是來自單親家庭的,你能接受嗎?” 我想我在意的點不是這個男孩子是否父母離異,無論是來自單親還是雙親家庭,我都會更關注他的成長環境和心理成長是怎樣的。

我也能理解有很多父母會避免孩子的另一半來自於單親或離異家庭,雖然不是絕對,但相對而言,擁有健全原生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幸福概率或多或少還是會大一些的。

單親家庭≠心理問題≠未來家庭不幸福

單親/離異家庭的孩子總被貼上各種標簽。

“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缺失了父母一方的愛,情緒會不穩定,你以後要少跟這樣的人接觸。”

“家庭教育太重要了,我家的小孩,長大後可不能找來自單親家庭的另一半。”

“父母離異的小孩心理多少都會有點不健全,跟他在一起會很辛苦的。”

他們說,不與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組建新家庭,是一種可以降低並避免家庭風險的手段

因為這些家庭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一段足夠親密、堅定的家庭作為有力支持,在面對自己今後的婚姻生活中,比較容易對婚姻失去信心,不太容易維持一段良好且持久的關係。

單親家庭或是父母離異的孩子總是被人貼上負面標簽,“不要跟單親家庭的人結婚”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童年家庭關係不好的孩子其實更不想走父母的老路。

戚薇在2歲時父母離婚,之後便和母親相依為命,但是母親並沒有給予她雙倍的愛,會因為學習和練琴等等小事對她大打出手,最嚴重的時候,母親會直接把小提琴往她身上砸。

由於自己不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離異以及後來成長中的“棍棒教育”,戚薇在感情和家庭上有了更明確清晰的選擇,她想要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可以生活在愛與被愛之間。父親的缺失,並沒有使她失去對異性的辨識度和對婚姻的信任感。

現在的戚薇很幸福,與李承鉉結婚了多年,但他們的相處模式依舊像熱戀期的情侶一樣,兩人的女兒小Lucky也是圈粉無數。

據社會學家調查,一個孩子是否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是有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因素共同組成的。

家庭的瑕疵,會給孩子帶來什麽

陳學冬從小父母就離異,被判給爸爸後,一年只被允許見媽媽一次,帶他長大的是大姨。對於愛情觀,他說:不敢戀愛,怕自己給小孩造成問題;不敢組建家庭,怕像媽媽一樣會失望。

在這樣家庭環境下成長的陳學冬,習慣性低自尊:格外敏感,不相信別人,怕對方會離開,不敢任性。

早期的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心理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出於生存的本能,人都會主動地去適應周圍的環境,並模仿和熟悉父母生活的樣子和相處模式,並把這一種形式無意識地帶到了自己成年後的人生中。

童年的陰影會伴隨一個人一生。其實,不止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即使是和睦的家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磨難與挫折,多數來自於家庭、父母的教育等等,這才是造成性格的差異與缺陷的原因。

父母婚姻完整的家庭未必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家庭中給孩子帶來的負面情緒傷害才更大。

對孩子成長而言,真正有殺傷力的,不是ta是否單親,而是ta身處的家庭環境。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家庭戰火連天,雖然表面上家庭完整,但底下卻藏著恐懼與不安,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極易讓孩子內在安全感不足,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我女兒小花曾寫下最不喜歡的事是“不希望爸爸媽媽吵架。”

在一項對於離異家庭兒童的調查中發現,最終影響孩子成長的是他們受到的養育質量,而不是數量。也就是說導致了孩子人格心理不健全的根本原因是來自於家庭的低質量養育水準、高發的家庭衝突事件、以及來自於監護人的心理狀況等等,而不是單親家庭本身。

單親只是現象和背景,不是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在從家庭中得到溫暖、衝突、壓力、幸福程度等方面,雙親和單親的孩子沒有顯著差異。

在家庭中得不到愛會使得孩子失去愛的能力,有一種說法叫“愛無力”綜合征,在將來自身會在感情問題上帶來很多困擾;反過來說,接受過多來自父母愛的孩子,會出現“媽寶”的現象,凡是都聽媽媽的、媽媽說的什麽都是對的……給人帶來沒主見、沒自信的印象。

如今家庭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影響很小,重要的是一個人從小被養育的質量,和孩子自我治愈的能力。

家庭的目的是培養出高價值感的孩子

孫儷在她12歲時,父母就離婚了,父親從未管過她們,在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同時,對父親的恨意也日益增加。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孫儷依舊活成了一個很陽光的人,她知性、從容、熱愛生活,從她的身上我讀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在家庭中,她是個好妻子也是好母親,與鄧超的9年婚姻,甜蜜如初,兩個孩子也在父母之愛下快樂地成長。

2月8日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

培養一個孩子,我們要使用養育質量高的方式。

我的一位閨蜜自己帶孩子7年了,但我沒有從她兒子身上看到過一絲陰霾,每次看到他,都仿佛看到太陽,這個孩子是充滿快樂的。我一直有學習閨蜜養育孩子的方式:培養高價值感的孩子。

她有一個心得是從不去主動控制孩子的生活,對於剛上2年級的兒子,很少去對學習結果做過多要求,而是找到事情本身的樂趣。她跟我提起一個細節,她在家中布置了一個讀書角,有時間就陪孩子一起閱讀,分享生活,我想這孩子一定能成長成一個陽光而又開闊的人。

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一定要把精力花在如何教育孩子上。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庭成員是否到位,而是養育方式是否正確。

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最好的愛去養,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孩子原動力源於自我價值感,從家庭中,就能獲得這一切。

或許我們自己沒能從不好的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影響中走出,但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別受到家庭帶來的傷害。

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