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租之外,節衣縮食皆是藝術

圖 | 攝圖網

世道不景氣,一些人仍然能大筆拿錢來買房子,另一些人則從財務自由變得不那麽自由,家庭預算從寬裕變得緊巴。衣縮食、省吃儉用皆是藝術,自古騷人墨客皆不能免。蘇東坡流放期間也要數著錢串過日子。文人自己理家的時候都忍不住談兩句節儉的心得。周作人在散文中說物價高漲,菜錢不夠用,吃臭豆腐最合適。這東西味道鮮美,可以下飯,但又因為鹹,也吃不了許多。

嚴肅地來說,節儉不僅僅是省錢,而是在收入固定的前提下,全面系統地優化家庭開支,達到最小支出最大獲益的目的。錢、時間和人的健康都是成本。一味撙節,疲於奔命,甚至衣食不周,節儉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單純教人省錢是行不通的。有些節儉之道看似合理,其實要搭上大量時間,隻省下了一點點錢,根本不劃算。某個自言不會煮飯、一概外食的作家談儉樸生活,建議人們用空的玻璃瓶當茶杯,把穿舊的衣服裁開做成包裹東西的方巾和抹布,把泡過的茶葉渣曬乾用於冰箱除味和填塞枕頭。看似有理,其實沒有什麽實踐的太空。

每家人有幾張嘴?用得過來這許多空的玻璃瓶瓶罐罐泡茶?城市裡人們住公寓,寸土寸金,誰家會騰出一片地方經年累月晾曬濕茶葉渣,還得防止腐爛生霉?舊衣服質地各異,有些愛掉毛,有些不吸水,根本沒法用作抹布。要節儉乾脆別買,反正衣服很難穿壞。

諷刺的是,富裕比貧窮要“便宜”。中產階級的消費場所充滿了耐用貨品,成本平攤到使用時間裡,比用了不久就壞的便宜貨要實惠。《多收了三五鬥》裡賣米的農民,指望能多賣一點錢,買整聽的洋油,比零買要便宜。可是米價大跌,整聽的洋油價錢咬手,還是只能向小販零沽。

圖 | 攝圖網

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奇為《大西洋月刊》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為《昂貴的貧窮》,通過親身經驗告訴人們:窮人付不出房租押金,只好住日租價格更貴的小旅館;因為沒有廚房甚至微波爐,他們沒法更為經濟地為自己做飯,只能吃快餐。他們的車壞掉時,付不起徹底整修的價格,於是只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車子毛病只會越來越大。窮人如果沒那麽窮,他們的生活成本能顯著降低。這樣的荒謬表述在這個荒謬世界上竟然是非常真實的。節儉這種藝術,也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才能學習掌握。

在這個又大又複雜的世界上生活了若乾年,我的節儉心得是:盡可能自己煮飯燒菜,材料揀好的買也比在外面隨便吃要便宜。能買散裝的蔬菜水果就別買包裝好的,能買整塊的雞鴨魚肉就別買分解切碎的。分量夠重的大玻璃罐用來做酸豆角和泡菜,小的果醬罐子用來裝香料。逛街的時候穿球鞋,別化妝——這種狀態下穿起來還好看的衣服才是值得花錢買的好衣服。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7年37期)

大家都在看這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