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算成本,一塊固態硬碟到底值多少錢?

最近固態硬碟價格一路走低,閃存原廠東芝的TR200 480G已經跌破1元1G水準,不過沒有閃存與主控研發能力的組裝廠總能拿出比原廠更低的報價。一塊固態硬碟的硬體成本到底有多少?為什麽說低於某個值的固態硬碟不敢買?

固態硬碟主要由主控、閃存和DRAM緩存(非必需)夠成,出於降低成本的目的現在大多數SATA接口固態硬碟都選擇了無緩存設計,去掉了DRAM緩存這部分成本。剩餘的主控與閃存當中,我們先來看主控成本。

就在上個月的CFMS中國閃存市場峰會上,台灣公版主控廠商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公開透露了閃存在固態硬碟當中所佔的成本:2014年,一顆SATA固態硬碟主控15美元,今天大約是3美元。PCIE主控曾經要20-30美元,如今已經降至4-6美元。預計2025年SATA控制器用不了1美元。 這段話透露了很多資訊:1.SATA主控目前單顆價值3美元左右;2.主控在固態硬碟當中的成本佔比不斷下降當中;3.未來NVMe固態硬碟會徹底取代SATA。

閃存成本我們通過中國閃存市場的報價來獲取行業可信數據。當前固態硬碟使用最廣泛的是256Gb容量TLC閃存。256Gb是單顆Chip芯片的容量,而一顆閃存顆粒可以封裝1到16顆Chip芯片。最近的256Gb TLC報價是3.65美元,一顆256GB容量的固態硬碟需要8顆256Gb(1Byte=8bit)閃存芯片,不計封裝成本需要29.2美元。

將主控與閃存成本相加是32.2美元,此時我們尚未統計PCB及其上電容等小料件成本、外殼及組裝成本、質檢及售後成本、物流成本和管道盈利需要,此時一顆256GB固態硬碟至少需要221元成本。

拋開深水寶不提,單看京東自營240/256G固態硬碟,難道說下圖中的固態硬碟是廠商大發慈悲倒貼錢給消費者嗎?國產固態硬碟沒一個承認自己用了拆板回收閃存,但大家應該明白這種價格如果不在閃存上造假,對於企業就是死路一條。可能有朋友覺得垃圾堆裡出來的閃存芯片最初也是原廠造的,只要有保修就無所謂。以前優盤也是這樣做的,優盤壞了我們可以大方地直接丟進垃圾桶,但是固態硬碟壞了你們確認不會罵娘嗎?

前邊存儲極客和大家討論了主控以及閃存的成本,其實還有一個硬體之外的成本沒有考慮到:韌體研發與閃存匹配的成本。不同閃存原廠、不同工藝節點、不同型號的閃存,甚至說不同體質(原片、白片、黑片)的閃存,都需要韌體去匹配,包括糾錯能力的匹配,也包括垃圾回收、磨損均衡與性能表現之間的取捨。

閃存原廠不僅在閃存料件上有成本優勢,在閃存適配上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下圖是東芝原廠TR200固態硬碟拆解,東芝TC58NC1010GSB主控搭配東芝64層堆疊BiCS閃存(8顆粒,每顆內封裝一個256Gb 3D TLC閃存)。

韌體的匹配能力還表現在固態硬碟的速度保持(不掉速)水準上。山寨固態硬碟通過全盤SLC算法很容易做到空盤32GB測試不掉速,但是盤內太空使用超過一半就會掉到連媽媽都不認識,更不要說接近滿盤時的性能了。下圖是東芝TR200 240G的空盤與91%太空使用率CrystalDiskMark性能測試。

滿盤1G測試比空盤32G測試更有價值,因為大家買來固態硬碟是做系統盤使用,而不是當移動硬碟跑。

同樣是在9月份的CFMS中國閃存市場峰會上,長江存儲CEO楊士寧坦言目前國產閃存無法大規模量產,因為“上量是要賠錢的”。雖然邁出了從無到有的這一步非常可貴,但是國產閃存目前沒有價格優勢,反而比技術先進的四大原廠閃存更昂貴,當然這個情況以後有機會改變,我們仍需等待。

目前3D TLC已經達到成熟期,3D QLC箭在弦上,MLC閃存的成本潛力基本已經沒有更多挖掘太空。256Gb MLC閃存最新報價7美元一顆,240/256GB固態硬碟的閃存成本就達到了56美元,加上主控及一系列其他料件,成本在400元以上。

存儲極客發現,MLC閃存的東芝Q200 240G M.2版本價格目前已經下探到380元左右。除了作為閃存原廠的成本優勢之外,Q200的主控硬體方案成熟穩定,無論是生產線還是研發方面的投入早已折舊完畢,因而價格表現十分喜人。雖然Q200使用的MLC閃存是2D平面製程,但性能表現不輸入門級NVMe固態硬碟(TLC閃存),對性能及寫入耐久度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重點考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