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權威盤點:2018,中國科學界發生了哪些事件

圖片來自pixabay.com

2018年,我們見證了不平凡的一年。在“科學的春天”提出的40年後,中國的基礎科學在這一年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年初兩隻克隆猴的出現到年末兩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石破天驚,科學話題不只在科研群體流行,相關話題已深入人心,被公眾廣泛討論。

12月,谷歌公布了“Year in Search 2018”,年度熱詞是“Good”,而日本推出的年度漢字竟與之相反,年度漢字是“災”,兩個關鍵詞都是通過公眾搜索數據以及投票獲得。這一年在中國基礎科學領域發生了的事件,或許都可以看到“Good”和“災”的身影。

這一年,中國發表在高水準期刊上的論文越來越多,部分中國學者已做出了引領性的工作。一個細節是,部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向科學記者開放的權限不再以“China”來區分中國學者即將發表的論文,而是具體到中國的各個“省份”,如此分類的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

南北腦科學中心(北京、上海)的設立到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論證,則顯示了中國在大科學項目的決心和實力。從高科技企業向清華北大捐款到西湖大學的成立,再到科學探索獎的設立,中國企業已經開始關注到技術的源頭創新,原本它們如同這兩條互不相交的平行線,現在終於開始交匯,並努力尋找共同的興趣點。

這一年中國科學界還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我們將從十個方面逐一回顧,並討論它們在國際上的影響。

撰文 | 葉水送

責編 | 陳曉雪

重要科學發現:由點及面

2018年,中國學者在相當多的領域做出了新穎的工作。

1月25日,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利用體細胞克隆出兩隻猴子備受外界關注,這是Cell出版集團成立以來,最受媒體關注的一項研究,它也引領了這一年中國在基礎科學方面的新進展。結構生物學這一年仍舊表現不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海藥物所、上海科技大學以及北京大學等部門均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有重要的發現。

狗年春節期間,浙江大學胡海嵐在《自然》(Nature)雜誌連發兩篇論文,揭示抑鬱症新的發病機制及新型快速抗抑鬱藥物作用機理,這在國際上亦不多見。

來自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覃重軍,先後在《自然》和《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發表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覃重軍及其研究團隊將酵母染色體的16條合成1條,之後又將16條染色體合成環狀。

除此之外,中國科技大學團隊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的裝置測定了迄今國際上最為精準的萬有引力常數(G),東南大學學者研製出世界首例無金屬鈣鈦礦型鐵電體以及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青藏高原尼阿底遺址進行的研究將青藏高原出現人類活動推至4萬年前,這些研究都是這一年國內可圈可點的重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大專院校也能發高水準論文。3月底,上海大學引進的學者Mark Waller教授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論文,被稱為化學界的“AlphaGo”,引起國內外製藥界高度關注。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李晉平教授團隊在低碳烴分離方面的研究,南通大學顧曉松團隊在脊髓損傷方面的研究,以及浙江萬裡學院葛楚天團隊在爬行動物性別決定的表觀調控機制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工作。

高水準或有創新性的研究工作開始由點及面的鋪展開來,而背後是各地高校不遺余力地引進人才以及對基礎科學的大力投入。總的來說,論文發表品質在快速上升,但與歐美學術強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科研“新天氣”,開始浮現

這一年,中國科學界頻頻發出改革的呼聲,科技部部長也表示要給科研人員“鬆綁”,這給科學界帶來了一股新天氣。

從1月31日《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乾意見》印發到7月頒布的《關於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乾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包括科技部在內的多個部門表示,要“下大力氣給科研人員鬆綁,營造寬鬆環境”。《通知》,強調要科技領域“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力求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充分釋放創新活力,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並提出“四大措施”,如“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完善有利於創新的評價激勵制度”等,但能否真正地有效解決科研界長期存在的痼疾,仍有賴於相關措施的進一步落實。

另一個令人鼓舞的現象是,國內培養的博士也有好的上升路線。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對人才的海外身份過分看重。如何做到不問“出身和經歷”、“英雄不問出處”,國內外培養的人才並舉,這方面2018年已有好的發展勢頭。中科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克隆猴”研究的第一作者劉真博士,在國內讀完博士,後因博士後期間做出了出色的科研工作,2018年上半年也被破格提為神經所的獨立課題組長。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8月份,覃重軍合成酵母染色體研究的第一作者邵洋洋,原本打算在畢業後就去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傑夫·博克實驗室做博後。博克也在進行酵母染色體合成的研究,只是最終只能得到2條染色體的酵母,始終無法合成1條染色體的酵母。如何留住一流人才,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此事件最後引起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的關注,他表示對做出重大貢獻的青年學者,要真正做到“英雄不問出處”,給予他們與海外優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經費和生活待遇。邵洋洋最終選擇留在國內。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科學家抱怨國內難以找到好的博士後,因為很多工作出色的博士選擇去國外。未來青年人才是否選擇在國內,而不是被逼出國門,還要看以上政策是否能落到實處。

除此之外,5月底《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乾意見》頒布,對科研誠信制度化建設等方面做出部署,要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該《意見》還提出擬建立“水刊”黑名單,打造學術不端檔案庫,期待對淨化中國學術環境有所裨益。

中國的大科學計劃

2018年,國內幾個大科學項目有了新的進展。

作為16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之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時候在北京、上海先後成立。

2018年3月,北京腦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饒毅、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擔任聯合主任。該中心由8家部門共建,旨在“瞄準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世界前沿和國家戰略急需,匯聚全球頂尖科學家及創新團隊,搭建綜合性實驗和研發平台”。兩個月後,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科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張旭研究員擔任主任。兩個腦科學中心一南一北,顯示中國對腦科學以及類腦科學的重視。

但國家層面的腦與類腦計劃還沒上線,國內是否會參照歐洲、美國以及日本啟動國家腦科學計劃,目前還不得而知。早在2015年年底,就有學者表示腦計劃將上線,然而至今未啟動。歐美以及日本的腦計劃已經實施了近5年,並做出了許多重要發現以及開發出新的技術出來。2019年中國是否有新的進展?我們拭目以待。

2017年大型對撞機“建還是不建”的激烈辯論之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今年進一步推動該項目。2018年11月14日,高能所向外界發布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根據方案設計新的粒子加速器將達到100公里,超越法國CERN的LHC(27公里),成為全球最大的對撞機,項目耗資將達到300億人民幣(43億美元)。這份報告為大型對撞機的構建提供了藍圖。

中國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在2018年有了新的突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被成功送上太空,12月30日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它將開啟人類首次的“月背之旅”。由中國領銜的重大國際合作空間科學項目——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eXTP)這一年也有新進展。3月2日,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會議,啟動eXTP空間天文台背景型號項目。eXTP是由中國科學家發起和主導,合作部門有100多家,旨在通過對黑洞、中子星以及誇克星的觀測,從而研究廣義相對論、量子電動力學等重大科學問題。

除此之外,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方面也有新的進展。這些大科學項目的實施,得益於國內對科學技術關注以及對基礎科研的持續投入。

來自民間的力量

10月27日,中國首個商業航天在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發射升空,雖然在升空380秒後,由於三級分離出現異常,火箭最終發射失敗,但這是中國商業航天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除了“上天”,中國的商業公司對“入海”也興趣濃厚。11月下旬,“彩虹魚”第二代著陸器已成功下潛到萬米深淵,並開展相關采樣科考工作。彩虹魚的出現也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全海深無人深潛器技術的國家。

近年來,一股來自民間的力量,包括高科技企業對高等教育以及基礎研究興趣濃厚。2018年4月,西湖大學宣布成立,這是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吸引了國內外一流人才的加盟。從創立之初到被教育部批準,西湖大學隻用了3年左右的時間,它的迅速批準寄托了國人對高等教育改革的期望,而未來西湖大學也將擁有更多的自由度探索科學前沿。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開始回饋母校。4月28日,李彥巨集及其夫人,劉強東及其夫人分別向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捐款,捐贈額度分別鋼彈6.6億元和2億人民幣。在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兩家科技企業將與高校的合作更為密切。

企業家關注中國的基礎科學的另一種形式就是設立民間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和複旦-中植科學獎,可以看成是科學家和企業家合作的典型案例。以未來科學大獎為例,它由頂尖科學家、企業家以及投資者,匯聚在一起設立。而複旦-中植科學獎則由複旦大學和中植集團設立。11月初,以資助年輕科學家為目的的“科學探索獎”宣布成立,該獎項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饒毅教授等眾多科學家一起設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出資10億人民幣資助該獎項。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對基礎研究感興趣,他們對創新充滿了渴望,而創新的源頭來自基礎研究,因此雙方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

令人堪憂的中國學術出版

雄心勃勃的開放獲取S計劃(Plan S)在歐洲愈演愈烈,該計劃旨在讓所有公共資助項目發表的論文免費閱讀。12月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以及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機構公開表態,中國也支持OA2020和S計劃,雖然此舉贏得了國際同行認可,但中國的學術出版理念以及以及在國際上的學術出版地位令人擔憂。現實的情況是,國內更多是跟蹤國外的學術出版理念,通過與國外出版商合作提升自身品牌和影響力,以至於目前國內還沒有一本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以及論文發表平台。

儘管近年來中國學術刊物在發表論文數量、品質以及影響因子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實際上,這種論斷是忽視了國際學術出版商在以更快的步伐發展。在中國基礎研究快速發展的局面下,學術出版增長是必然,不增長反倒是偶然。

在此並非將國外和國內學術期刊對立起來,有序的市場競爭顯然很有必要,而是在思考國內如此眾多小而散的學術出版社在新一輪的競爭格局中如何贏得自己的市場份額?《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在辦的科技期刊總量已達5020種,其中302種為英文科技期刊。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此前也表示,國內的科技期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總體上還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時代。

近來年,幾大國際出版商都加快了在中國的市場布局,在學術出版競爭以及人才吸引方面,國內出版社幾乎全面處於劣勢。國內原本這些出版社規模原本就比較小,有經驗的學術編輯流失,會對學術雜誌社帶來不小的影響。如此局面要建設世界一流學術期刊,會遭遇非常大的困難。

倫理審批漏洞頻出

今年年初,《科學》雜誌專門討論了不斷湧現的科學技術帶來的社會影響,相關內容以專題“現代科學怪物”(A Modern Monster)出現。事實上,這種擔憂並非多餘,年底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之後,我們更切身地感到科學怪物“弗蘭肯斯坦”離每個人並不遙遠,科學界需要更為嚴格的倫理規範。

11月底,兩名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令國際科學界震驚,也令國際同行質疑中國的倫理審批制度。中國的倫理審批存在問題並不是第一次被曝光,“賀建奎事件”只是再一次暴露了國內倫理審批的混亂。

1月初,《華爾街日報》披露了一項中國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該試驗通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飾患者的T細胞,再回輸患者體內,從而使患者的T細胞能夠殺傷腫瘤細胞。據介紹,該試驗的倫理審批很快地通過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批複。該試驗如果在美國進行,倫理審批會更加規範,並且只有在通過了臨床試驗申請後,臨床試驗才會被允許。而國內有很多試驗僅通過了所在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以及獲得了患者知情同意書後,就開始執行,而並沒有臨床試驗的審批,這種做法並不規範,患者的安全也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它也為年底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出現,提供了萌發的“土壤”。

基因編輯嬰兒的臨床試驗如何通過倫理審批?根據已知的檔案,我們看到該試驗已取得了深圳和美婦兒醫院的倫理審批,並成功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注冊登記,後因無法提交原始數據等因素而被駁回。如此倫理審批,恐怕只是過場。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機構在第一時間對該行為予以譴責。中國的科研群體以及相關機構也表明了立場,與其劃分界限。

中美摩擦下的學術交流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更新,作為爭端之—高科技技術領域,其源頭是基礎科研,自然也成為了中美兩國博弈的焦點。雖說科學無國界,但在貿易爭端的大環境下,學術交流也遭受一定的影響。

8月20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發表了,關於保護美國生物醫學研究誠信的聲明(Statement on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U.S. Biomedical Research),表示美國的生物醫學研究遭受威脅,並要求所有的受其資助部門,要對來自“外國”經費進行申查,並向FBI匯報。受此影響,中國成為了NIH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12月14日,美國NIH公布了關於外國對美國科研誠信影響的報告(ACD Working Group for Foreign Influences on Research Integrity ),確認了來自“外國”的招募計劃正在“不當地影響和利用美國開展的研究”。作為海外人才引進計劃——Thousand Talent也成為了敏感詞。部分海外華人學者遭到調查,甚至遭到詆毀,如美國前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謝克平教授,被美國警方因涉嫌兒童色情被警方逮捕,最近又被證實這是一起虛假指控,謝克平無罪釋放,但這已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和學術聲譽。

目前,NIH的審查主要涉及有無尚未披露的“涉外”研究經費以及是否有知識產權的流失,整體上來看,中美學術交流並未遭受大的影響,該事件未來如何發展,事態是否會繼續擴大,目前還不得而知,中美雙方科研管理層應保持密切的交流與溝通。10月24日,美國國家科學理事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發表了一份緩和緊張氣氛的聲明,強調了開放合作以及國際性人才對美國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年度關切

2018年,《科學》雜誌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評為“年度崩壞”,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已給中國科學界帶來不小的國際壓力。暫且不說歷史將如何評價此事件,它已經對中國的科學界產生負面影響。12月初,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大高校進行自查,所有從事基因編輯及相關研究的學者需提交一份自查報告,以強調“科研倫理規範”。

經歷了2017年中國出現107篇論文撤稿事件後,2018年論文撤稿以及論文造假仍是科學界討論的主要話題之一,武漢大學學者李紅良被人舉報多篇論文涉嫌造假後,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啟動調查,結論是“不存在偽造科研數據的行為”,但該結論難以令人信服,隨後武漢大學重啟了對該學者的調查。10月下旬,《中國青年報》曝光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至少有15篇“抄襲或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問題”,《知識分子》隨後連線多名社會學領域的學者,他們表示“東窗事發,並不意外”。隨後梁瑩提出辭職,南京大學堅持繼續調查,給出嚴厲的處罰。與此同時,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也發生大規模撤稿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幹細胞學者的大規模撤稿事件備受國際關注,該事件還牽連中國該領域的研究,因為中國在心髒幹細胞領域投入了很多經費,而此次撤稿事件也說明,在科研領域盲目跟蹤,可能會被帶到溝裡。

這一年,當歐美的metoo運動開始蔓延至科學界,多位重量級科學家受此影響遭到調查或辭退,南加州大學校醫性醜聞事件不僅令該校校長被辭退,還面臨2.15億美元的罰單。2018年,中國科學界的metoo運動姍姍來遲。上半年國內高校也掀起了metoo運動,雖然在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零星地曝光幾個事件,但很快地就淹沒下去。

非洲豬瘟病毒席卷全國,重挫國內養殖行業甚至部分科研工作,因為有些實驗以豬為動物模型。基因編輯物也遭受“挫折”,歐洲收緊基因修飾物的監管,將其視為轉基因來監管,國內還沒有頒布相關的條例,歐盟的做法很有可能被過來拿來參考。

這一年也有很多華人學者從我們身邊永遠離開,如諾獎得主、光纖通訊之父”——高錕在長期與阿爾茨海默症做鬥爭後於9月23日離世,著名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12月1日突然離世,令科學界一片驚愕,中國空間探測專家王煥玉在做學術報告過程中突發心髒病於11月4號不幸去世。雖然這些學者已離開了我們,但他們將化作星辰,永遠照亮科學之路。

2019年,中國科學界將會發生什麽,正如《自然》雜誌在2019年展望中表示的那樣,中國將繼續加大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研發投入國家”,科學研究品質繼續提升,對科研人員的科學評價以及體制將更加趨於合理以及科學,會有更多的國際人才進入中國從事科研。這一年,中國的基礎科研仍將會快速發展。

參考資料

中國科技期刊現狀:影響因子還不高缺好稿. 人民日報.

外國學者主導中國病人資源進行研究引發爭議. 知識分子.

賀建奎等人的臨床申請被駁回,因無法如期“提供原始數據”等檔案. 知識分子.

美國國家科學理事會發表了一份關於安全和科學的聲明. 知識分子.

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台啟動:觀測宇宙最深處. 人民日報.

南京大學教授被爆多篇論文涉嫌抄襲. 知識分子.

追問哈佛撤稿事件:那些盲目跟風者怎麽辦?知識分子.

學術地震:清華深圳研究生院一科研團隊撤稿11篇,另有3篇更正. 知識分子.

更多內容:http://www.zhishifenzi.com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