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2歲染愛滋卻說「沒事,不會影響壽命」 ,大學竟成為愛滋重災區

近日,在中國「第5屆愛滋病學術大會」上,專家披露,僅2018年第2季度,中國新發現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40,104例,其中性傳播佔93.1%。愛滋病在中國傳播的速度之快令外界震驚。知名評論家周蓬安撰文分析,近年來,中國新發現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呈暴增態勢。


今年5月26日,愛滋病匿名檢測報告在上海高校部署正式完成,令人大吃一驚的是,上海同濟大學的愛滋病匿名檢測包,隻用了6個小時就賣完了。



去年4月,湖南長沙嶽麓區大學城爆出106名大學生愛滋患者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去年11月,北京地區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11個高校也僅僅用了24個小時即宣告售罄。


下圖為2017年11月15日,北京大學內放置的愛滋病匿名檢測包(HIV尿液匿名檢測包)的自動售賣機。



這樣的結果讓人不安,現在隨意打開某寶,輸入「HIV試紙」進行搜索,就會發現銷量驚人,這在隱匿處揭開了黑暗悲痛的一面。


雖然這已經不是諱莫如深的事,只是當這樣的現實與神聖的大學殿堂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心裡還是覺得難以接受。



象牙塔裡,愛滋病也瘋狂


什麼時候,中國高校已經淪為了「愛滋病」重災區!


聖潔的高校彷彿中了魔咒,揮之不去,特別是近幾年,學生「染艾」人數迅速增加……


看看下列細思極恐的數據:


「愛滋病」、「象牙塔」,兩個詞看似毫無瓜葛如今卻被一串串急劇攀升的數字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2017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年度新增15~24歲青年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在相應年度青年感染總人群中的佔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這一數值,已經超過了國際愛滋病10%的「重災區」認定感染紅線值。


2017年5月,國內某公益問卷調查平台在有關「高校性開放程度」的問卷調查中,走訪調研了北上廣深以及成都、武漢、天津、鄭州等45個大中型城市的近百所高校的近萬名在校大學生之後,得出了以下幾個數據:



97%的受訪者對「學業」內發生性關係,持容忍態度;

94.9%的受訪者,不介意「試婚」這一新穎的相處方式;

51.2%的受訪者,已經或即將打算與人發生性關係;

31%的受訪者,坦誠自己已經與兩人及以上異性,發生過性關係、


@圖表新聞


均勻分布的45所高校學生,某種意義上可以代表現在中國高校學子對於「性」的態度。



性觀念開放,性知識落後


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國15歲~24歲達中學而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學生感染髮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可謂是觸目驚心,如此發展下去,後果不可想像。



在這個階段群體中,通過性傳播感染愛滋病佔到96%,而男男同性傳播更是高達57%,單純從數據可以分析看到,通過性傳播佔為主體,而八成來源於男男性行為。


「沒事,反正愛滋不會影響壽命。」


22歲的小偉(化名)是一名男大學生,今年馬上畢業的他,準備在就業前做一次全面的體檢。


小偉在體檢的同時,也做了HIV測試,結果顯示為陽性,原來小偉一直有龍陽之好,自知這一行愛滋病患者多,也有心理準備。



看到一個馬上要畢業的大學生得了愛滋病,還是個看起來陽光無比的大男孩,醫生都為他感到惋惜。可是小偉自己卻一臉輕鬆地說:「沒事,反正愛滋不會影響壽命。」


看到小偉的反應也是無奈,現在的孩子是知識太多,還是太少?



愛滋病的6個常見癥狀


愛滋病在1981年被發現的時候確實被認為是一種「超級瘟疫」,一般來講,愛滋病的6個常見癥狀:


1、皰疹

愛滋病患者會出現皰疹。與普通皰疹相比其位置比較深,範圍也較大,而且疼痛特別劇烈。皰疹常常數月不愈。


2、口腔炎症

患者出現鵝口瘡,口腔和舌面為一層厚重的白苔覆蓋有時還可延伸到食道,進食發生困難。


3、肺炎

這是一種特異性致命肺炎,是愛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病人呈突然出現的急速進展的呼吸困難,可迅速導致死亡。

4、疲乏、消瘦

愛滋病患者常感覺疲乏不堪,以致早晨起床困難。梳頭也感覺十分吃力。晚間發燒盜汗並導致體重的下降。牙齦腫痛,胃口不好,厭食,最後患者骨瘦如柴,呈現骷髏狀態。


5、腹瀉

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水瀉,這意味著患者失去吸收食物中維生素的功能。體質迅速下降,抵抗力逐漸減弱,直至最後完全失去抵抗力。


6、淋巴結腫大

患者頸部和腋下或者腹股溝處出現硬塊,但無疼痛感。一般人容易把這種病兆誤認為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但是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腫塊較軟而且有疼痛感。這種最初出現的病兆表明,愛滋病正在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


不禁感嘆,大學生的性觀念、性心理、性行為雖然趨於開放化,可是對於性病知識的缺乏及預防能力卻實在令人堪憂!


以廣州10所高校600名在讀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小組座談等形式進行對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對性病的了解甚少。


50%的學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學生表示「不了解」;在處理性病的問題上,54%的受訪學生選擇「自行去看醫生」,少數學生選擇「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離愛滋病很遠,不會被感染。廣州高校大學生防艾公益組織介紹,大學生認為「男男」之間沒有避孕需要,大多不會採用防護措施,導致「男男」成為大學生愛滋感染最高危的群體。



性安全教育宣傳的缺位


「大學生感染愛滋病已經成為一個現象,而不是個案。」 青島大學醫學院教授、貝利馬丁獎(Barry & Martin"s Prize)獲得者張北川曾接受採訪表示。


「不能把屎盆子都往孩子身上扣。」張北川不這麼認為。他表示,根源還是在於當下性教育過於滯後、而且部分高校對於愛滋病等性教育態度古板。


連年高速增長的大學生愛滋病感染病例對於學校、對於社會、對於每個家庭都將是一場噩耗。



調查顯示,互聯網、書本、雜誌和跟同齡朋友交流是獲取性知識主要途徑。其中,不少男生通過互聯網、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識。

傳道授業的大學,卻忽視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陝西某高校教師劉聞,自己也是一位愛滋感染者,他說校長官往往對性教育聞之色變、避而不談。劉聞表示:沒有人願意談。如果談的話,可能社會上會認為,是不是這個學校有問題,會影響學校招生。


有些高校即使開展性教育,也僅限於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那一天。有專家稱,高校防艾教育開展的最大障礙,恰恰就是高校沒有把它當做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來做。


如果大學防艾知識宣傳還是持續,學生們得不到健康、正確的教育,很可能誤入歧途甚至給他人帶來傷害。正如我們看到的結果,青年學生愛滋病疫情上升明顯,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劇已經無法再彌補。



社會環境「性自由」尺度沒把握好

2017年,中國大陸的同性戀人數已經超過7000萬,在人口總值上已經達到了嚇人的5%,這一比例,是同時期美國的4倍,英國的5.3倍。


同時,近些年比例不斷上升的青春文藝片,大量摻雜「墮胎」、「濫性」等眾多刺激性的資訊,更是在暗示青少年,「性」可以為所欲為,似乎「不欲」就不夠青春。



並且依靠此類垃圾製作的著名藝人,也成為了這種「惡劣文化」的堅定捍衛者。前兩年,廣電總局因為尺度過大,對某范性藝人的新作進行了「剪胸」處理,這下倒好,從文化界到娛樂圈的聲討聲層出不窮,浩浩蕩蕩。


但其實,他們所謂的「捍衛藝術尊嚴「本質只是為了迎合某些特定群體,罔顧社會教育的純粹資本行為,他們最終是怕丟了自己的鐵飯碗。


這樣的社會環境只能讓那些對「性」尚在懵懂時期的孩子,在「垃圾堆」中自我學習。



救救孩子,把愛滋病毒逐出校園


「活著不容易,HIV不像其他病,會終身攜帶,你永遠覺得惴惴不安,身體裡像有個定時鬧鐘。」


高校何以成為愛滋病的重災區?這不是我們只需要思考的時候,而是我們需要面對、需要以實行行動來應對的時候。要將愛滋病毒逐出校園,不能再停留在口號上,針對高校青年學生的防艾工作是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的分內事,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有良知,來促進那些正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不要以為孩子考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放任孩子,這其實同樣會害了孩子。相反,我們不但不能放鬆對他們的教育,還要不斷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安全度過青春危險期。


如果說曾經的失語已經難以彌補,那麼今天嚴峻的現實會倒逼我們行動起來,關心、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只是因為他們是孩子,還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


綜合整理自:學術中國、北京青年報、人民日報、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長沙校園、鳳凰壹周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