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大信號,圖解你的痣癌變了嗎?

痣是睡著的老虎。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長一些黑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數目逐漸增加。

有人說痣是睡著的老虎,雖然不足 2/10 萬的痣可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瘤,但黑色素瘤惡性程度極高,易通過淋巴道和血行轉移,難免讓人恐懼擔憂。

那怎樣才能知道黑痣癌變了呢?

A(asymmetry):形狀不規則,表面隆起

B(borders):邊緣呈鋸齒狀,邊界不清

C(color change):顏色異常改變

D(diameter):直徑>6cm

E(elevation or evolving):高度增加或病變增大、出現潰瘍、瘙癢等變化

在此圖中,E的注釋為「elevation」,但許多皮膚科醫生有不同定義,例如「evolving」,即任何進展和演變都需要警惕。

惡性黑色素瘤,你需要知道這些

1.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起源於外胚葉神經脊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可發於身體任何部位,包括皮膚、黏膜,眼、腦膜等組織,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

2.黑色素瘤90%以上原發於皮膚,常見部位包括足底、指(趾)間、甲下、下肢、頭皮等。皮膚黑色素瘤早期臨床表現為痣或色素斑增大、隆起、破潰不愈、邊緣不規則、顏色改變、局部形成水皰、瘙癢、刺痛等,或新發皮膚腫物;晚期腫瘤破潰、出血,出現淋巴及血行轉移。常見轉移部位包括淋巴結、皮膚、肺、肝、腦、骨等。

3.非皮膚來源性黑色素瘤佔所有黑色素瘤的4%~5%,原發部位包括眼睛睫狀體、虹膜、脈絡膜,鼻、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黏膜,腦膜等處。眼睛黑色素瘤多無明顯癥狀,由常規眼睛檢查發現,可表現為視野缺損、閃光感、視物漂浮感等非特異性癥狀;黏膜黑色素瘤多表現為原發部位腫物,繼而出現腫瘤破潰出血、疼痛及遠處轉移癥狀。

4.黑色素瘤惡性程度極高,尤其非皮膚來源的黑色素瘤易血行播散至肝臟、肺、腦、皮膚等部位,其轉移危險性和預後與腫瘤厚度和侵犯深度密切相關。

5.據統計,美國惡性黑色素瘤在男性惡性疾病中增長最快,在女性則僅次於肺癌。2012年,美國黑色素瘤新增病例數估算為76,250例,死亡例數約9180例。我國黑色素瘤發病率雖然低,但一直持續增加,2000年發病率僅為0.2/10萬,2005-2007年則約1/10萬,每年新發病例約2萬人。

6.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高危因素包括明確的家族史,黑色素瘤病史,多發非典型痣或發育不良痣和先天基因突變。除外內因,陽光暴曬也可能對黑色素瘤的發生髮展起推動作用,皮膚容易被曬傷且皮膚白皙的個體患病風險更高(當然,黑色素瘤也發生於任何人種和未接受過大量陽光暴曬的人群)。

7.慢性摩擦被認為是良性痣惡變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避免對痣的刺激,長有痣的部位應盡量避免刺激和摩擦。

8.在美國,大約82%~85%的黑色素瘤患者就診時為局限性疾病(AJCCⅠ或Ⅱ期),10%~13%為區域轉移(AJCCⅢ期),2%~5%發生遠處轉移(AJCCⅣ期),中國還未有相關數據的報導。

9.黑色素瘤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切除為主配合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的個體化綜合治療。原發腫瘤應行根治性切除,淋巴結受累者同時行區域淋巴結清掃術,孤立轉移灶亦可手術切除,術後根據病理分期及患者情況選擇輔助治療手段。

10.分期、厚度為中國黑色素瘤患者的預後不良因素。通常而言,預後好的患者為局限性病變且原發腫瘤厚度≤1.0mm,其中90%的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腫瘤厚度>1mm的長期生存率為50%~90%不等。腫瘤厚度越厚,淋巴結受累的可能性越高。區域淋巴結受累,生存率幾乎減半。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為20%~70%不等,遠處轉移患者的長期生存總體不超過10%,但也有部分患者生物學特性獨特而進展緩慢。

參考資料:

1、《臨床腫瘤內科學》徐瑞華、薑文奇、管忠震 人民衛生出版社

2、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4497318/How-spot-mole-cancerous.html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